落枕要冰敷還是熱敷? 醫生:成因不同改善方式也不同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相信不少人都有落枕的經驗,輕則難以活動,重則舉步艱辛每步都在痛。遇到落枕時有些人說可以冰敷,有得人則說要熱敷,有人說做伸展操有用,有人則會硬把脖子凹回來。究竟為什麼會落枕?如何避免落枕發生落枕?落枕當下又要怎麼改善?來看復健科許嘉麟醫師怎麼說!

為什麼會落枕?醫:年齡、成因不盡相同!

許嘉麟醫師表示,落枕的正式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是一種因為頸部肌肉收縮而無法放鬆,進而形成疼痛、僵硬的不適症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身體為了保護已經受傷的頸部,防止頸部周圍組織進一步受傷所產生的保護機制,而不單單只有枕頭沒睡好、睡姿不良等,形成的原因不同防範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年齡層常見原因也有所不同。

以青壯年來說,常常容易出現低頭滑手機、坐姿不良、用肩膀夾手機講電話等不良姿勢;或是舉重負荷過重、運動未確實拉筋等運動傷害;以及像是因車禍等原因所造成的頸椎受傷等,這些都是常見引起落枕的原因。因此平常就應調整姿勢、適度訓練肌群,並依病情穿戴頸圈、保護套,並注意運動的強度並適時的放鬆。

中年人則常見因為其他部位疼痛或發炎,使得身體為了舒緩容易不自覺出現代償的情況所致。例如五十肩患者常因手無法抬舉,身體便自然會以歪斜的方式行動,也就會出現長期聳肩、中心軸偏移的情況,頸部便容易過勞,落枕也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族群便要積極的治療問題的根源,以避免情況一再發生。

老年人的落枕主要則和頸椎退化、骨質疏鬆症等骨骼問題,或是肌少症所引起的駝背、肌耐力下降等肌力問題,造成睡眠時頸部支撐力不足有關。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常見因為溫度下降,睡覺時不自覺縮起脖子而引起落枕。建議應積極治療退化性疾病,例如頸椎牽引後適度訓練肌力,並且時時注意頸部保暖。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兒童也有可能落枕。嬰兒的落枕主要是因為先天性或生產時受傷,造成的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致,建議可在作過超音波檢查後,進行復健牽拉治療。而兒童的落枕則常見因為感冒、中耳炎等感染,鼻腔後方的喉頭肌肉發炎所引起,這樣的族群就要根治疾病,平時做好勤洗手、戴口罩、避開人群等防疫措施。

落枕當下要冰敷?熱敷?醫:先確定原因

發生落枕的當下,不少人會以推拿、冰敷、熱敷、自己把脖子扭回來等方式試圖改善情況。許嘉麟醫師表示,事實上這些都是不恰當的做法,急性期當下除了輕輕按摩,建議什麼都不要做,盡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再進行治療為佳,特別是劇烈疼痛者以及一年超過三次以上的長期慢性肩頸僵硬者,應檢查頸部是否有其他問題以利根致。

醫師進一步解釋,落枕確實可以以熱敷和伸展的方式改善,冰敷則不建議,但那是在經檢查後確認為單純的肌肉問題的前提之下進行;且伸展也應在肌肉發炎痙攣緩解後,在控制力道的情況下適度伸展,而不是硬把脖子扭回來。如前述所提到的,落枕的成因眾多,也需排除骨刺、淋巴結腫大等各種成因,且頸部如此狹窄的地方放了很多人體重要的神經、血管等,是大腦通往身體的主幹道,若改善的方式錯誤,不僅無法改善落枕問題,甚至可能讓情況惡化,且若是頸動脈處於非暢通的狀態,也很有可能造成中風。

許嘉麟醫師舉例,曾經就有一位醫師落枕,因本身為醫師了解應先找出原因,檢查後發現是淋巴腫大所致,其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在透過超音波導引解開神經與腫大的淋巴結後,改善了落枕的問題。此情況若是以一般熱敷的方式進行改善,反而會讓淋巴結腫大更嚴重,落枕也會加劇。因此呼籲民眾,發生落枕的當下進早就醫,以利醫師提供正確安全的改善方式,不論是要熱敷或是伸展,都應經過專業醫師檢查後進行為佳。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躺下、彎腰就暈眩 60歲男憂中風 醫徒手一招竟不藥而癒

躺下、彎腰就暈眩 60歲男憂中風 醫徒手一招竟不藥而癒

一位年約60歲的男性患者平常就經常頭暈,近期不但發作頻繁,甚至還引起嘔吐、噁心等症狀。老翁擔心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做過各種身體檢查卻都沒有大礙,直到看了神經內科後才發現原來是「耳石位移」,奇妙的是,醫生僅用一招就讓症狀完全消失了。

2023年12月03日 23:53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以停經前女性增加最快,台灣研究發現,化學物質PFCs血中濃度與小於50歲罹患乳癌呈正相關;PFCs日常生活常見,衣物、食品包裝塗層,甚至是不沾鍋塗層脫落釋出物都有其蹤跡。

2023年12月03日 22:22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一進入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也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透露,近期因感冒、流鼻水而求診的患者天天大排長龍,並分享「照顧呼吸道」3招,包括適當穿衣及保暖,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此外,他也提到,即使開窗真的很冷,也要保持通風及室內溼度適中,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2023年12月03日 22:08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台灣人多愛喝含糖飲料?從開得比便利商店還要密集的手搖飲店,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品項就知道。營養師張珮蓁指出,含糖飲料很傷身,容易引起脂肪肝、痛風、皮膚變差易長皺紋、記憶力減退,以及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此外,果糖還會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讓你越喝越餓、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容易因此吃過量而發胖。

2023年12月03日 21:21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痔瘡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其好發年齡為40~55歲左右。北部一名媽媽在替5歲兒子洗澡時,意外摸到肛門爆出一顆「詭異肉球」當場嚇壞,先是到小兒科求診,但醫師也無法確定病因,輾轉找上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經檢查確診為痔瘡,當下也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

2023年12月03日 20:14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您的膽固醇過高嗎?其實,膽固醇太高不是病,幾乎讓人感覺不到特別的症狀,但卻是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想要避免血管硬化、老化太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管好你的膽固醇」!

2023年12月03日 19:14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高雄市一名30歲的上班族到泌尿科看診,醫師詢問怎麼了?這名男子表示晨勃時陰莖會痛,可能攝護腺有問題,不過經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樣,不過卻在內診時發現這名男子從尿道口已經流出黃色分泌物,而且龜頭紅腫,明顯就是感染「淋病」,詢問性史,這才發現10多天前跟網友發生性關係,不排除是因此中鏢。

2023年12月03日 16:55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行政院日前通過補貼健保點值,緩解疫後波動影響,今醫界代表共同聲明也一同召開記者會,表示支持以「公務預算」調節健保總額點值,並期盼未來8年持續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每年至少6%以上,期待113年開始能將點值穩定在0.95元以上。

2023年12月03日 15:26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隱睪症和包皮問題」是小學學童健檢最常需要「複檢」的項目,但醫師指出,根據臨床觀察,不少家長因為害羞尷尬等諸多因素,並未帶孩子複檢,可是隱睪症治療黃金期為2歲前,若不及早治療,不僅會造成不孕,20~40歲罹患睪丸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10倍,而包皮過長或包莖則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或是生殖器發炎等問題。

2023年12月03日 15:11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總額明年成長率4.7%,而行政院為協助健保財務,今年也以公務預算撥補健保基金240億,但健保會部分代表直言挪用240億元「補點值」恐讓安全準備金提早變負,2025年可能就面臨調漲保費。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也並未把話說死,直言「後年會不會調漲保費,還要看人口老化程度和新藥、癌藥等高科技醫療影響,才能去做評估。」

2023年12月03日 14: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