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改善足底筋膜炎 中醫師簡單4招在家保養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一下床踩到地腳就痛,這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問題,不少民眾在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有些人會擺著讓它自己好,有些會看復健科,有些則會看中醫。看復健科是常見的改善方式之一,不過放著不管真的會自己好嗎?中醫又有哪些方式能夠治療、有助於改善?來看中醫師怎麼說!

足底筋膜炎4大常見原因

澄明中醫診所劉展憲中醫師表示,筋膜是一種身體的組織,用來連接身體的不同部位,在足底連接腳跟跟腳趾的組織就叫足底筋膜。足底筋膜常發生在久站、久走的族群身上,餐飲業、攤販等就容易有這樣的職業傷害,而運動姿勢不良、體重過重等也是常見原因。這些都容易導致筋膜出現撕裂受傷的情況,進而產生足底筋膜炎。像是近年來台灣馬拉松比賽流行,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也跟著直線上升。

足底筋膜炎休息就會好?醫:容易再次復發

劉展憲中醫師更進一步表示,足底筋膜炎好發部位不盡相同,大部分在足跟處,也有好發在足弓深凹內側肌群或前腳掌底肌肉層,其痛楚常會讓人感覺到無法「腳踏實地」,因為包覆肌肉的筋膜中,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這些神經對於足底筋膜發炎產生的痛,會加倍的敏感,也因此來中醫就診的患者非常多。雖然足底筋膜炎在好好休息、沒有積極治療的情況下,久而久之是可以會恢復的,但是生活中不可能整天不走動,只要一走動,筋膜撕裂處就會受到刺激,又會再產生發炎與疼痛,因此還是建議筋膜疼痛的患者盡早接受治療,以免於皮肉之苦。

治療足底筋膜炎一般中醫會先判斷患者是屬於哪一種證型,而因為足底屬於腎經,通常會考慮是否屬於腎水不足或腎氣虧虛,再用針灸療法針對手部的足跟穴及足部的太膝穴針刺,再針對局部的足底、足跟、小腿緊繃部位下針,往往療效顯著。

中醫簡單4招改善足底筋膜炎!

發現足底筋膜炎除了建議應盡早就醫治療外,劉展憲中醫師也提供4個簡單的方法,讓民眾可以在家輕鬆的改善。

熱敷是其中一種簡單的方式,且不僅簡單,還可以藉由熱傳導促進發炎所堆積的組織液散開,進而得到改善和舒緩。熱敷的方式有兩種,包括泡熱水和使用吹風機,泡熱水建議可將腳浸泡在40度以下的熱水裡約20分鐘,而使用吹風機則建議將吹風機和距離腳底疼痛處保持5-10公分的距離,吹個10分鐘便能獲得緩解。

另外,適當的伸展也對於改善足底筋膜炎很有幫助,且活動位置也較不受限,平常在辦公室、學校等場所就可以做。而動作也很簡單,以弓箭步的姿勢將腳掌盡量往前伸,並將患處的腳置於後側伸展,使小腿的比目魚肌有拉身的感覺,以30秒為一個動作,3組動作為一個循環。

除此之外,平常也可以準備一顆軟硬皆宜的網球放在腳底下按摩,作法只需要把網球放在平地上,用腳踩著前後滾動即可,每次做約5~10分鐘左右。

最後一個就是穴位按摩,劉展憲中醫師表示,針對腎經及膀胱經的穴位保養,有助於養腎舒壓止痛,如湧泉穴、太溪穴、崑崙穴等都可以適度的按壓。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在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崑崙穴在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自閉症曙光!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 可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自閉症曙光!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 可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自閉症發生率約為1%至2%,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遺憾的是,目前對於自閉症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性治療方法。林口長庚醫院最新使用Theta叢集性經顱磁刺激術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每週2次、連續8週,證實可顯著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功能,且治療效果可維持4週。這項發現也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曙光。

2025年02月21日 16:25

健保30年「改革已到深水區」!專家揭3挑戰:世代不正義問題難逃

健保30年「改革已到深水區」!專家揭3挑戰:世代不正義問題難逃

全民健保今年邁入30週年,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今(21)日於「健保30週年永續研討會」致詞直言,台灣健保制度正面臨三大前所未有的挑戰,分別是「超高齡化」、「少子化」、「新科技」,其中超高齡化代表支出增加,少子化則弱化健保收入、世代不正義,兩相結合讓健保財務負擔變成不可承受之重,這些問題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要誠實面對、無法迴避,「健保改革已到了深水區」。

2025年02月21日 14:18

不是汆燙!譚敦慈「獨家炒菜法」護心血管:鹽要最後撒

不是汆燙!譚敦慈「獨家炒菜法」護心血管:鹽要最後撒

不少婆婆媽媽炒菜時喜歡大火爆炒激發鍋氣、香氣四溢促進食慾。不過,無毒教母譚敦慈不建議這麼做,她分享自己都以「冷鍋冷油水炒菜」,先在鍋內加油,再陸續放入青菜和水後才開火,等到鍋中開始冒泡、冒蒸氣時拌一拌,待最後要起鍋時再撒鹽。她說,高油若再加上高鹽分,事實上對心血管的傷害很大,起鍋前撒鹽能避免過量攝取。

2025年02月21日 13:24

想抗氧化?除了藍莓、奇亞籽 「開心果」營養更豐富

想抗氧化?除了藍莓、奇亞籽 「開心果」營養更豐富

每年 2 月 26 日是全球美食愛好者歡慶的「世界開心果日」,這一天不僅是對開心果美味與營養價值的肯定,今天就帶你重新認識這顆「綠色黃金」的健康益處。

2025年02月21日 13:05

脖子頸動脈竇是「死穴」不能壓! 醫師示警恐害致命

脖子頸動脈竇是「死穴」不能壓! 醫師示警恐害致命

你知道「衣領症候群」嗎?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小時候常被武俠小說中的「點穴功夫」所吸引,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神秘的「死穴」。隨著年齡增長,了解到人體確實有一些關鍵部位,若受到不當壓迫,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其中,位於頸部兩側的頸動脈竇(Carotid Sinus)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25年02月21日 12:36

公費流感疫苗昨日接種4萬多劑!衛福部:增購10萬劑已用掉快一半

公費流感疫苗昨日接種4萬多劑!衛福部:增購10萬劑已用掉快一半

藝人大S猝逝引發全台流感疫苗搶打潮,行政院拍板緊急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昨(20)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幼兒、潛在疾病者等11類風險族群接種。衛福部今(21)日公布最新統計,首日全國接種4萬多劑,相當打掉快要一半的量。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會再觀察後續幾天的接種情況變化,若非公費對象民眾有需求,各醫療院所仍有許多自費疫苗。

2025年02月21日 10:51

不一定是感冒!咳嗽「恐藏6警訊」 醫:超過3週小心

不一定是感冒!咳嗽「恐藏6警訊」 醫:超過3週小心

咳嗽是相當常見的呼吸道症狀,也是大部分人覺得較不易治療的問題,像感冒時往往其他症狀都治好了,但最後常會剩下咳嗽問題沒有完全改善,此外過敏、氣喘,甚至肺癌都有可能導致咳嗽,原因繁多也讓咳嗽變得更不易治療。究竟咳嗽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辨別評估幫助就醫治療呢?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啓偉一一解答!

2025年02月21日 10:04

台灣健康指數落後日韓 專家提「健保改革3重點」:費率適時提升

台灣健康指數落後日韓 專家提「健保改革3重點」:費率適時提升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將迎來30周年,讓台灣的醫療可近性顯著提升,不過隨著醫療發展,近年來財務壓力和改革方向一直是各界關注焦點。台灣醫務管理醫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若要讓健保制度更具永續性,勢必要回歸創立初衷「自助互助風險分擔」,建議要有「健保費率應適度調整、改善健保支付制度、加速新藥與新科技的納保進程」等3大改革方向。

2025年02月21日 09:30

腸道=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歐瀚文醫師「防病菜單」大公開

腸道=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歐瀚文醫師「防病菜單」大公開

大S流感併發重症病逝,引發國內流感疫苗搶打,而諾羅病毒引起發燒、腹瀉更是讓人叫苦連天。近日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更示警,推估新冠疫情於3月恐升溫。在病毒大亂鬥的時代,提升個人免疫力是關鍵,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院長歐瀚文醫師指出,「人體最大免疫器官」就是腸道,如何透過「吃」顧好腸道黏膜,他也不藏私一次公開。

2025年02月20日 20:30

水煮維生素C流失70%! 醫推「1烹調法」保留最多營養

水煮維生素C流失70%! 醫推「1烹調法」保留最多營養

不少人為了養生、減肥,餐餐都吃水煮,以為這樣最健康。但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點出,水煮蔬菜造成水溶性營養素隨水流失,其中維生素C流失高達70%,且長時間這樣吃,恐致健康油脂攝取不足,影響荷爾蒙平衡。他列出6種烹調法之優缺點,若以營養保留度來看,低溫冷凍把食材脫水的「凍乾」最佳,其次是舒肥、壓力鍋的料理方式。

2025年02月20日 20: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