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改善足底筋膜炎 中醫師簡單4招在家保養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一下床踩到地腳就痛,這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問題,不少民眾在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有些人會擺著讓它自己好,有些會看復健科,有些則會看中醫。看復健科是常見的改善方式之一,不過放著不管真的會自己好嗎?中醫又有哪些方式能夠治療、有助於改善?來看中醫師怎麼說!

足底筋膜炎4大常見原因

澄明中醫診所劉展憲中醫師表示,筋膜是一種身體的組織,用來連接身體的不同部位,在足底連接腳跟跟腳趾的組織就叫足底筋膜。足底筋膜常發生在久站、久走的族群身上,餐飲業、攤販等就容易有這樣的職業傷害,而運動姿勢不良、體重過重等也是常見原因。這些都容易導致筋膜出現撕裂受傷的情況,進而產生足底筋膜炎。像是近年來台灣馬拉松比賽流行,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也跟著直線上升。

足底筋膜炎休息就會好?醫:容易再次復發

劉展憲中醫師更進一步表示,足底筋膜炎好發部位不盡相同,大部分在足跟處,也有好發在足弓深凹內側肌群或前腳掌底肌肉層,其痛楚常會讓人感覺到無法「腳踏實地」,因為包覆肌肉的筋膜中,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這些神經對於足底筋膜發炎產生的痛,會加倍的敏感,也因此來中醫就診的患者非常多。雖然足底筋膜炎在好好休息、沒有積極治療的情況下,久而久之是可以會恢復的,但是生活中不可能整天不走動,只要一走動,筋膜撕裂處就會受到刺激,又會再產生發炎與疼痛,因此還是建議筋膜疼痛的患者盡早接受治療,以免於皮肉之苦。

治療足底筋膜炎一般中醫會先判斷患者是屬於哪一種證型,而因為足底屬於腎經,通常會考慮是否屬於腎水不足或腎氣虧虛,再用針灸療法針對手部的足跟穴及足部的太膝穴針刺,再針對局部的足底、足跟、小腿緊繃部位下針,往往療效顯著。

中醫簡單4招改善足底筋膜炎!

發現足底筋膜炎除了建議應盡早就醫治療外,劉展憲中醫師也提供4個簡單的方法,讓民眾可以在家輕鬆的改善。

熱敷是其中一種簡單的方式,且不僅簡單,還可以藉由熱傳導促進發炎所堆積的組織液散開,進而得到改善和舒緩。熱敷的方式有兩種,包括泡熱水和使用吹風機,泡熱水建議可將腳浸泡在40度以下的熱水裡約20分鐘,而使用吹風機則建議將吹風機和距離腳底疼痛處保持5-10公分的距離,吹個10分鐘便能獲得緩解。

另外,適當的伸展也對於改善足底筋膜炎很有幫助,且活動位置也較不受限,平常在辦公室、學校等場所就可以做。而動作也很簡單,以弓箭步的姿勢將腳掌盡量往前伸,並將患處的腳置於後側伸展,使小腿的比目魚肌有拉身的感覺,以30秒為一個動作,3組動作為一個循環。

除此之外,平常也可以準備一顆軟硬皆宜的網球放在腳底下按摩,作法只需要把網球放在平地上,用腳踩著前後滾動即可,每次做約5~10分鐘左右。

最後一個就是穴位按摩,劉展憲中醫師表示,針對腎經及膀胱經的穴位保養,有助於養腎舒壓止痛,如湧泉穴、太溪穴、崑崙穴等都可以適度的按壓。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在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崑崙穴在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10個壞習慣「害你默默變胖」!營養師示警 2類食物吃太少了

10個壞習慣「害你默默變胖」!營養師示警 2類食物吃太少了

胖真的不是福氣!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19億人,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肥胖,其也被證實會增加13種癌症的風險,已成為全球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正妹營養師高敏敏在粉專分享衛教影片,點名「10個讓你莫名變胖的原因」,一些每天都在做的小習慣,竟會讓人默默地變肥,快看自己中鏢幾項。

2025年02月19日 20:18

9天只大便1次!OL慘罹「1疾病」 醫警告:誘發全身發炎

9天只大便1次!OL慘罹「1疾病」 醫警告:誘發全身發炎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作息紊亂,不僅體重容易增加,腸道健康也可能亮紅燈!農曆新年剛過,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就接診了一位45歲女性上班族。起初以為患者只是想年後減重,但深入了解後發現,她在9天長假中竟然僅排便一次!經檢查結果確認,她已罹患「腸漏症」卻渾然不知。

2025年02月19日 19:41

你吸的不是空氣?中南部空汙爆表「學3招」幫自己保命

你吸的不是空氣?中南部空汙爆表「學3招」幫自己保命

近期冷氣團來襲,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易累積,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可能達到「橘色提醒」等級(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甚至是「紅色警示」等級(對所有族群不健康)。

2025年02月19日 18:22

入春流感仍高峰 中醫教養生4招:少吃酸味多補甘味

入春流感仍高峰 中醫教養生4招:少吃酸味多補甘味

春天是流感等傳染病的高峰期,中醫專家建議在飲食方面少食酸味,多補甘味,作息上應早睡早起,避免受風寒侵襲;另春季溫差大,兒童易感冒,建議適時增減衣物,注意飲食清淡,必要時戴口罩防護。

2025年02月19日 18:11

台東馬偕醫院腹腔鏡微創手術 解除百歲人瑞雙疝氣苦惱

台東馬偕醫院腹腔鏡微創手術 解除百歲人瑞雙疝氣苦惱

台東馬偕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奕竣近日成功為一位百歲人瑞魏爺爺施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解決其長期困擾的雙疝氣問題,並順利康復出院。

2025年02月19日 18:05

少女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流湯」!還因類固醇臉腫 新療法數月改善

少女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流湯」!還因類固醇臉腫 新療法數月改善

知名YouTuber阿滴曾自曝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不僅影響外貌,更造成心理負擔。三總皮膚部醫師陳奕先今(19)日分享個案,一名14歲少女,從2歲起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到13歲之前可說是飽受折磨,全身病灶流湯流水,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身形改變,臉腫身體還出現肥胖紋,性格更因此變得內向自閉。所幸在使用新興療法生物製劑幾個月後,整個人煥然一新,皮膚得到大幅改善,到現在體重更降了20公斤,重拾開朗性格。

2025年02月19日 18:00

胃癌禍首改變!患者逾5成與幽門桿菌無關 醫籲推胃鏡篩檢

胃癌禍首改變!患者逾5成與幽門桿菌無關 醫籲推胃鏡篩檢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每年新增4千多名胃癌個案,其中35%確診已經是晚期,衛福部今年試辦「公費胃癌篩檢」,透過糞便抗原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希望能及早介入。不過專家指出,台灣有超過5成胃癌患者事後確定與幽門桿菌感染無關,建議還要推動高風險族群胃鏡篩檢,才能有效提高檢測率。

2025年02月19日 16:35

總是睡不飽、想賴床?中醫解析濕氣影響 2穴位+精油助改善

總是睡不飽、想賴床?中醫解析濕氣影響 2穴位+精油助改善

許多人都有:即使睡足8小時,早上起床仍感到疲憊不堪,甚至越睡越累的困擾。這可能與「濕氣重」有關。許多台灣民眾會用「濕氣」來形容自己身體的不適,像是晨起頭昏腦脹、全身無力、下肢水腫,甚至分泌物變多等。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容易受到濕氣影響,而有些人卻沒有這種困擾?

2025年02月19日 16:15

北榮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10秒揪病!走幾步就知有無中風

北榮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10秒揪病!走幾步就知有無中風

走幾步路,就能知道有沒有中風或巴金森氏症!台北榮總今(19)日發表和資策會及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三方共同研發的「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在AI(人工智慧)的協助下,病人在5公尺的空間內走上幾步路,透過攝影拍攝,10秒內就能透過步態的分析,精準判斷是否可能會有神經退化疾病。

2025年02月19日 16:09

她上腹悶痛、頭暈竟同時2病上身 胃腸6公分大腫瘤+膽囊結石塞滿

她上腹悶痛、頭暈竟同時2病上身 胃腸6公分大腫瘤+膽囊結石塞滿

72歲林女士,3年前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個2公分大的胃黏膜下腫瘤,疑似胃腸道基質瘤,持續門診追蹤,近期發現腫瘤緩慢長大,2個月前因上腹部悶痛且頭暈就診,由於合併有血便症狀,經上消化道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已接近6公分大,同時膽囊被結石塞滿,已經沒有膽汁的空間,最後透過微創手術進行部分胃切除以及膽囊切除,一次完成治療。

2025年02月19日 15:5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