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腿怎麼瘦?先分辨你是哪一種 2常見消除方式比一比


圖文/常春月刊

擁有一雙又細又長的長腿往往令人羨慕,影響腿部是否美觀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腿部的線條,無庸置疑的是一雙穠纖合度的美腿是女性展現性感的另一個表徵。不過,其實大多數台灣女性不滿意自己的雙腿的主要原因是小腿肚肌肉過於發達,也就是俗稱的蘿蔔腿。

蘿蔔腿因先天、後天因素導致  腓腸肌過度發達而形成局部凸塊

要如何定義美腿標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黃志宏副院長表示,依比例來計算,大腿與小腿的長度比例為2:3;而小腿的腿圍也有一套計算公式,用身高公分數除以5就是完美腿圍。舉例來說一位身高165公分的女性,小腿肚的完美腿圍大約就是在33公分左右。

蘿蔔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小腿內側腓腸肌太過發達,原因可能是先天遺傳或後天造成的,例如運動時常用到小腿肌肉、長期穿高跟鞋、走路姿勢不正確,或有翹腳、墊腳等習慣,都有可能造成腓腸肌過度發達而形成局部凸塊、結球,外觀上也比較不美麗。
 


改善肌肉型小腿 施打肉毒桿菌、小腿神經阻斷術可選擇

若要改善這樣的肌肉型小腿,黃志宏提及,常見會使用肉毒桿菌素放鬆肌肉來獲得改善,但缺點是維持時間短,需依照每個人對肉毒桿菌的代謝成度而定,大約是每半年就需施打一次,累積下來的所需費用也相對不少。

愛美的女性朋友若想改善粗壯小腿問題,除了使用施打肉毒桿菌,黃志宏建議,可採用小腿神經阻斷術,其作用原理是切斷支配小腿內側腓腸肌的神經,讓肌肉失去活動的功能,使小腿內側腓腸肌自然萎縮進而達到小腿纖細,手術簡單且傷口小,術後可直接下床正常作息、恢復期短。
 


失去腓腸肌不影響小腿功能 比目魚肌可取代動作

腓腸肌是小腿的輔助肌肉而非主要功能性肌肉,其作用是輔助膝蓋彎曲或腳踝伸等動作,如果少了它還有另一功能性更強的比目魚肌可以取代,在臨床上,失去腓腸肌完全不影響小腿的功能。

黃志宏進一步補充,若採取小腿神經阻斷術來消除小腿肌肉屬於一次性手術,不像肉毒桿菌需要反覆施打;但因每個人支配腓腸肌的神經位置、數量不同,如僅切除單一條神經,腓腸肌的萎縮程度就會不如預期,有可能還是需要再次接受手術,其發生機率很小。

延伸閱讀:

如何瘦小腿?先看蘿蔔腿型
突然腳抽筋怎麼辦? 小腿、大腿緊急處置各別這樣做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肺炎鏈球菌疫情創6年新高 羅一鈞曝「2原因」籲快打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情創6年新高 羅一鈞曝「2原因」籲快打疫苗

疾管署今表示,肺炎鏈球菌染感染今年已累計125例,創下6年同期新高,其中有14人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肺炎鏈球菌疫情創新高主要跟免疫負債和流感疫情影響。

2025年04月29日 15:15

母親節掀起「音波高訂潮」 光澤診所醫師:美國音波高指名度,精準拉提讓媽媽美得更安心

母親節掀起「音波高訂潮」 光澤診所醫師:美國音波高指名度,精準拉提讓媽媽美得更安心

隨著醫美科技日新月異,各年齡層的女性紛紛開始重視預防老化、延緩鬆弛的關鍵時機。尤其在母親節、舉辦終身大事前夕或是年度保養之際,「母女共美」更是醫美診所常見的風景,愈來愈多媽媽和女兒一起攜手踏上變美之路,慢慢找回自信的同時,更多了話題與增溫感情的機會!

2025年04月29日 14:50

新冠又升溫「高峰恐落5、6月」 20多歲女併發心肌炎住加護

新冠又升溫「高峰恐落5、6月」 20多歲女併發心肌炎住加護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3周上升,疾管署今公布上周新增21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7例死亡病例。重症個案中有1名北部20歲女性發燒兩天,第三天到急診就醫時,發現新冠感染併發肺炎和心肌炎,當天就收治加護病房,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2025年04月29日 14:44

上班族K歌狂咳嗽「無法飆高音」 就醫赫見罹患肺腺癌

上班族K歌狂咳嗽「無法飆高音」 就醫赫見罹患肺腺癌

台中一名上班族56歲王先生熱愛唱歌,但最近卻狂咳不已,呼吸也變得急促,就醫檢查,在右上肺發現一顆約2公分、邊緣不規則腫瘤,切除後證實為惡性,為早期肺腺癌,所幸並未擴散,讓他又能一展歌喉。

2025年04月29日 14:33

本土麻疹職場群聚+1!另增3例境外移入「都曾去越南旅遊」

本土麻疹職場群聚+1!另增3例境外移入「都曾去越南旅遊」

疾管署今公布國內新增4例麻疹確定病例,包含1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北部20多歲男性,為日前公布境外移入致本土職場群聚感染事件的新增個案,另3例都在4月上旬曾到越南旅遊。

2025年04月29日 14:14

只要3分鐘,家務、散步也能護心!新研究顛覆運動迷思

只要3分鐘,家務、散步也能護心!新研究顛覆運動迷思

擔心心臟健康,卻苦於沒時間運動?新的研究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即使只是每天短短三分鐘的適度活動,也能有效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

2025年04月29日 13:13

網瘋傳「1歲前不能吃4水果」 醫無奈闢謠:初期可少量嘗試

網瘋傳「1歲前不能吃4水果」 醫無奈闢謠:初期可少量嘗試

有網路影片流傳「1歲前不能吃鳳梨、柳丁、西瓜、芒果」,兒科醫師傑登也為此在臉書發文闢謠,直指這些講法不但沒有科學根據,還帶有誤導,1歲以下小朋友唯一明確禁止的「天然健康食物」只有蜂蜜。

2025年04月29日 12:27

醫投書國際期刊指台灣醫療瀕崩潰 邱泰源:最快今寄信刺胳針

醫投書國際期刊指台灣醫療瀕崩潰 邱泰源:最快今寄信刺胳針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急診壅塞、新冠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高、低薪過勞等,甚至出現最大規模的護理師離職潮,引發醫界議論。對此,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表示,引用錯誤的數據呈現不實的台灣狀況,這是非常不當的行為,衛福部這邊會寫信給刺絡針,最快今天就會寄出。

2025年04月29日 12:13

譚敦慈弟健檢發現貧血「1個月後罹血癌」 醫揭4警訊:男生要注意

譚敦慈弟健檢發現貧血「1個月後罹血癌」 醫揭4警訊:男生要注意

男性若有貧血情況必須特別注意,護理師譚敦慈指出,她的弟弟曾因健檢發現血色素偏低,有貧血情況,1個月後就被診斷出罹患血癌。醫師提醒,貧血與低血壓不必然相關,感染、發燒、出血、貧血都可能是血癌警訊,有貧血症狀應及早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2025年04月29日 12:08

美國「生蠔、酪梨」重金屬超標 食藥署邊境攔截3批

美國「生蠔、酪梨」重金屬超標 食藥署邊境攔截3批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有1批從美國輸入的「生蠔」檢出重金屬鎘超標,2批從美國輸入的「鮮酪梨」也檢出重金屬超標,所有不合格產品皆在邊境退運銷毀。

2025年04月29日 11: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