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痛風當心!尿酸過高不只關節痛 還可能會洗腎

▲痛風。(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隨著天氣轉涼,熱呼呼的火鍋愈來愈受歡迎,四十多歲的王先生在周末和親朋好友聚會連續兩天吃了火鍋大餐,隔天清晨突然被痛醒,右側大腳趾關節又腫又痛,不得已只好下床吃止痛藥,但右腳踩到地板的那一剎那,卻讓他痛到冷汗直流。經過一番折騰,王先生只好搭車到急診室求助。

王先生的尿酸已超標多年,急性發作緩解後,醫師建議要使用藥物降低尿酸,減少未來痛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然而王先生的腎臟功能不佳,經過討論後開始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減少尿酸的生成。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陳冠興醫師指出,痛風與「高尿酸血症」很有關係,而尿酸的源頭則是「普林」。我們體內所有組織都含有「普林」這種物質,當細胞在汰舊換新時,就會分解普林,產生尿酸。

我們的身體要如何排除尿酸呢?陳冠興醫師解釋:「大約三分之一靠腸胃道,另外三分之二則靠腎臟,分別以糞便和尿液的方式排除。」但是如果攝取太多的高普林食物,或是腎功能不好而難以排除的話,尿酸就會於血液內累積,形成「高尿酸血症」,臨床上定義為血中尿酸濃度>7.0mg/dl。

尿酸累積結晶,導致關節疼痛

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時,可能於體內形成尿酸結晶,這些細細長長的尿酸結晶容易累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紅、腫、熱、痛,就是大家熟悉的「痛風」。

痛風不只讓關節疼痛,還會形成「痛風石」,讓關節變形

陳冠興醫師表示,痛風通常是陣發性地發作,最容易出現痛風的關節是大腳趾,許多患者會在半夜、清晨,於睡夢中感到關節劇烈疼痛而驚醒,腳趾關節已變得又紅、又腫、又熱、又痛。痛風發作後,往往需要經過幾天才逐漸轉好,但也可能在不久後又再度發作。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漸漸會發現連膝蓋、腳踝、手腕等部位都可能會有痛風發作。

「假使痛風一直反覆發作,經過五年、十年之後,尿酸結晶會破壞、侵蝕關節,」陳冠興醫師提醒:「這些累積在關節處的結晶會形成痛風石,導致關節變形。」

痛風好發於30歲到50歲之間的男性。不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有愈來愈多的年輕患者也出現了痛風的問題。而花東地區的原住民得到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可能高達九成以上。

輕忽痛風,全身都受害

陳冠興醫師說,值得注意的是,痛風不只造成關節疼痛,還可能傷害其他器官,因為尿酸結晶除了會沉積在關節,還會沉積在血管、腎臟等,導致慢性發炎反應。

「痛風其實是一種慢性發炎,並與許多疾病有共病關係,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與痛風有關。甚至台灣的國病『腎臟病』,也與痛風有關。」陳冠興醫師強調:「盡早治療痛風、控制尿酸,才能減少出現各種併發症的機會。」

痛風不只關節痛,全身都受害

尿酸主要透過腎臟代謝,如果體內的尿酸濃度持續過高,腎臟的負擔就很大。當尿酸鹽結晶過大,無法順利由腎臟排出時,會塞住腎小管,導致腎臟間質發炎;尿酸鹽結晶也會卡在輸尿管,形成尿路結石。此外,當尿酸結晶沉澱在腎臟毛細管血管壁,腎絲球將逐漸硬化,造成腎臟功能失調。

因此,痛風患者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只有在發作時自行購買強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吃,長期大量服用恐損害腎臟功能,漸漸走向腎衰竭,甚至到需要洗腎透析治療的程度。

面對痛風,急性止痛,慢性降尿酸,長期達標尿酸值小於6.0mg/dL是關鍵!

陳冠興醫師分析:「在治療痛風的時候,可分成兩部分來看。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以用消炎止痛藥讓患者疼痛改善;慢性期則是要嘗試降低血中尿酸濃度。」 

假使患者一年會發作兩次、三次以上的痛風,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便要考慮長期使用降尿酸的藥物,穩定控制血中尿酸濃度小於6.0mg/dL,身體才不會處在長期發炎的狀態。

陳冠興醫師解釋,目前控制尿酸的藥物有兩種機轉,一種是「促進尿酸排除」,另一種是「減少尿酸生成」。

「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可以增加腎臟排除尿酸的量,但是如果患者腎臟功能較差,又要讓更多尿酸從腎臟排出的話,就可能加重腎臟負擔,藥物的治療效果並不好。另外,從泌尿道排出愈多尿酸,其實也會增加產生尿路結石的風險。

積極降尿酸,減少併發症

「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新一代降尿酸製劑,由肝臟代謝,即使患者腎功能不佳也能使用。陳冠興醫師說:「台灣的患者通常只要每天服用半顆,就能讓血液中尿酸濃度下降。」研究指出,痛風患者規則服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將尿酸值維持低於6.0mg/dL後,能觀察到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明顯消除痛風石,且減少痛風再度發作的機會,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相較於傳統藥物有造成過敏的風險,輕則皮膚起疹子,重則引發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這是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可能導致死亡、殘疾,非常棘手。新一代降尿酸製劑較少發生皮膚過敏反應,安全性高。

陳冠興醫師回憶,曾經有位痛風患者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剛來門診時尿酸超過9 .0mg/dL,每年都會發作2-3次痛風。他的腎臟功能較差,已經進入慢性腎臟病3b期(eGFR 30~44 ml/min/1.73m2),所以選擇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在持續穩定的藥物治療下,他的尿酸漸漸降到6.0 mg/ dL以下,回到正常值。後續追蹤過程中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從3b期進步到3a期(eGFR 45~59 ml/min/1.73m2) ,痛風也不再頻繁發作。

痛風是富貴帝王病,使用藥物也要正確飲食

陳冠興醫師說,想要避免痛風,我們也得從飲食方面下點工夫。首先,肉類、海鮮、火鍋湯、高果糖漿、及啤酒都屬於高普林食物,務必控制攝取的份量。

每天的水份要充足,充足的水分能幫助尿酸排除,降低尿路結石的機會。適當的減重也能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此外,痛風與許多慢性病有共病相關,一定要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千萬不要以為痛風只是關節痛,急性發作的時後就自行吃止痛藥!」陳冠興醫師叮嚀著:「尿酸超標是慢性的問題,長期下來對腎臟、心血管都不好,最好規則服藥控制尿酸,才能減少未來腎臟衰竭、洗腎的機會。」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為什麼會痛風?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連假將至,不少人已安排好戶外掃墓行程,但疾管署提醒,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外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2023年03月26日 09:40

「9皮膚問題」恐是糖害的! 醫激推:戒了=自己做醫美

「9皮膚問題」恐是糖害的! 醫激推:戒了=自己做醫美

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糖對身體會造成危害。而醫師更直接點名,從皮膚就能察覺高糖、高胰島素的傷害,像是皺紋、痘痘、老人斑或是浮腫等。醫師還說,不少患者都在戒糖後恢復到年輕時的皮膚,或是更好,「戒糖是自己替自己動醫美手術。」

2023年03月26日 08:21

12生肖必看2023職場運!屬龍有才華但鳥事多、屬虎「雙財路」運佳

12生肖必看2023職場運!屬龍有才華但鳥事多、屬虎「雙財路」運佳

你知道你的官祿宮(事業)運勢如何嗎?屬鼠同學工作運旺,累積技術被看見;屬虎同學雙財路、兩份工作,工作運不錯;屬龍同學才華洋溢,但私底下需整理爛攤子;屬猴同學工作運佳,桃花運強;屬豬同學官運穩升,慎防桃花。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你,趕快來看看你的運勢吧!

2023年03月26日 05:20

叫自己「別再想了」沒用!陷入焦慮迴圈⋯找出5件東西從憂慮出來

叫自己「別再想了」沒用!陷入焦慮迴圈⋯找出5件東西從憂慮出來

下一次當你感受到焦慮,且恐慌迴圈已經失控,請試著這樣做:停下來、深呼吸、看看你的四周。首先,找到環境中眼睛所見的五件東西。你可以把目光落在角落的檯燈、你自己的雙手或是牆上的畫。花一分鐘好好看一下這些東西,察看其紋理、顏色和形狀。慢慢來,仔細端詳物品的每一寸,全部看進眼裡。

2023年03月26日 01:11

妙齡女打玻尿酸除淚溝 2年後變「眼下毛毛蟲」竟是不純殘留物

妙齡女打玻尿酸除淚溝 2年後變「眼下毛毛蟲」竟是不純殘留物

31歲的王小姐因為愛玩、常熬夜,20幾歲就出現淚溝,當時聽朋友介紹打玻尿酸,沒想到2年之後眼皮下竟然多了一塊怎麼樣都消不掉的腫塊,近看的感覺就像是一條小毛毛蟲藏在眼皮下,近期就醫諮詢才知道之前打的並非單純玻尿酸,打進去物質有剩餘殘留物,得先手術清除,再進行眼袋、自體脂肪填補淚溝手術,才將眼周問題解決。

2023年03月25日 21:51

汗臭「噴太多香水」反而更嚴重! 醫揭2行為:害味道更濃

汗臭「噴太多香水」反而更嚴重! 醫揭2行為:害味道更濃

流汗是人體正常生理機制,可幫助調節體溫、排出毒素;但有些人不喜歡排汗出現的「汗臭味」,對此,醫師表示這其實是因為有太多「不對」的細菌會將汗液分解出不好聞的成分,假設過度清潔或隨意塗抹太多香水、化學藥劑等,會破壞皮膚的好菌,反而讓壞菌過度生長,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2023年03月25日 21:14

上腹悶脹半年!40歲罹癌王擴散了 醫示警1關鍵症狀

上腹悶脹半年!40歲罹癌王擴散了 醫示警1關鍵症狀

上腹不舒服時,許多人第一時間反應都認為是腸胃問題,不過時間一久,就要懷疑可能是「胰臟」出狀況。醫師提醒,先前有一名40歲患者不菸、不酒也沒有家族史,但半年來總感覺上腹悶脹,後來到醫院檢查發現胰臟已經有一顆8公分的腫瘤,且擴散到淋巴和血管;其中,醫師更點名,「血糖上升」可能是胰臟癌早期的唯一症狀,千萬不要大意。

2023年03月25日 20:28

她狂勸「愛愛後必做1件事」!感染率大降

她狂勸「愛愛後必做1件事」!感染率大降

在結束一場完美性愛後,你下一步都會做什麼?最美性學博士許藍方再三強調「一定要尿尿」!有網友好奇「不尿會怎麼樣?可不可以洗洗就好?」她解釋,尿道與陰道位置非常靠近,在難以確保男性生殖器可在不碰觸尿道情況下直直進入,以及前戲時手不會摸到尿道前提下,建議愛愛前喝水、愛愛後要尿尿,以降低感染風險。

2023年03月25日 20:02

月經前喝3飲品「和經痛說Bye」 醫揭最忌諱1事

月經前喝3飲品「和經痛說Bye」 醫揭最忌諱1事

女性生理期報到時,時常會伴隨一些不適,疼痛程度因人而異。中醫師建議,經前可喝些玫瑰茶、紅棗茶,調整賀爾蒙平衡;並切記千萬別生氣,否則會影響肝氣調節血液,造成生理期紊亂。

2023年03月25日 19:33

「168、瘦瘦筆減肥法」都超容易失敗!可能愈減愈肥 原因曝

「168、瘦瘦筆減肥法」都超容易失敗!可能愈減愈肥 原因曝

減肥方法五花八門,不少人都希望可快速、輕鬆地消除身上贅肉及體重。但醫師表示,像現今頗受歡迎的168減肥法、瘦瘦針減肥法,其實都很容易失敗,甚至有副作用。建議尋求專業意見,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減肥方式較為妥當。

2023年03月25日 19: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