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來襲嚴重會失明 醫師圖解6大危險族群

▲青光眼。(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青光眼是一種會持續惡化的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傷害一旦造成,目前醫學水準無法使它回復,甚至會導致失明。

臺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表示,青光眼視神經病變通常和眼壓的異常有關,會產生典型的視神經變化和視野缺損。青光眼的治療目標就是透過讓眼壓降低,防止視神經惡化,來保護病人的視覺功能。

青光眼種會造成視神經不可逆的傷害

房水流出通路受阻導致青光眼,傷害視神經

王清泓主任說,為了使光線與影像可呈現在視網膜,以便將資訊傳到視神經和大腦,整個視軸所經過的組織(如角膜、水晶體及玻璃體),必須是沒有血管或其他遮蔽,以免擋住了我們的視線。這些結構的新陳代謝,就必須仰賴房水來擔任,房水由位在虹彩後面的睫狀體分泌到後房,流經瞳孔到前房,再經由前房隅角的小樑網組織流出到眼球外,最後回到全身的血液循環。當房水循環路徑的任何一處受到阻礙,就會引起房水淤塞,造成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覺功能受損。房水系統存在眼睛內,因此我們平常並無法感覺到它的存在,且房水和我們一般熟知的淚水分屬於不同的分泌系統。

為什麼會青光眼

王清泓主任分析,青光眼的分類可根據房水阻塞的位置而粗分成隅角開放型和閉鎖型兩大類,再依照是否能找到原因,又分成原發性或續發性兩大類。

青光眼高危險族群,務必定期追蹤

王清泓主任提到,造成青光眼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先天性和自然老化之外,其它可能造成青光眼的病因還有:葡萄膜炎或其他原因的發炎;各種眼部外傷或手術,像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角膜移植等手術;全身或局部的藥物使用,如類固醇;影響血管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造成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還有具家族史和高度近視,也是罹患青光眼的高風險因素。

青光眼高危險族群,務必定期追蹤

王清泓主任補充,雖然年紀大的人罹患青光眼的機會較大,但事實上,呱呱墜地的嬰兒就有罹患青光眼的機會,因此人人都是危險群,必須透過定期的眼科檢查,才有辦法診斷出青光眼,病人是無法憑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自己是否罹患青光眼。

莫輕忽!青光眼對社會衝擊很大

王清泓主任分享,隨著全球人口組成不斷的老化,青光眼發生機會又隨著年齡增加而越來越高,於是全世界青光眼的罹患人數就不斷的攀升。青光眼造成的視力障礙,是年長者無法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多數青光眼的病人往往除了眼睛視力受到影響之外,其餘身體部分都與正常人一樣健康,平均餘命也不會受到影響。因此視覺功能帶來不便的時間也就相當長,對個人、家屬與社會的影響也就十分顯著。王清泓主任提醒,民眾若視力出現異狀或是本身屬於前面所提到的高風險族群,建議應每年定期接受檢查,以及早揪出青光眼徵兆。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誰偷走了你的視力? 認識青光眼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