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年紀輕卻僵直性脊椎炎上身 醫師:游泳能幫助改善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現代人因為多做少動,所以經常感到腰痠背痛,不免讓人緊張:「糟糕,該不會是僵直性脊椎炎?」。其實多數的背痛是因姿勢錯誤所引起。不過若是背痛出現了特殊的徵狀,或是出現在奇怪的時間點,又或是合併其他地方出現了相關症狀,就應多加留意,或許就該看看免疫風濕科了。

僵直性脊椎炎男性居多,女性也應留意相關症狀!

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文男主任表示,從統計學來看,下背疼痛前來就診的患者,僵直性脊椎炎僅占1/200~1/400,所占比例並不多。僵直性脊椎炎主要好發於20~40歲之間的年輕族群,其中又以男性占絕大多數,常見出現在軍人、運動員身上。

不過這個問題也並非是男性獨有。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翁孟玉主任表示,女性也會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問題,一般而言女性天生核心肌群較弱,不少人也會有較操勞的情況,不過以往僵直性脊椎炎被認為是常見出現於年輕男性族群的疾病,因此女性朋友很容易出現此問題卻在無意間輕忽。

下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醫指常見症狀及共病

黃文男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常常會有個循環,在早上起床時是最不舒服的時候,通常在活動身體後便獲得改善,日復一日的循環。翁孟玉醫師也表示,慢性發炎性的下背痛通常會持續三個月以上,且常見出現晨僵的問題,但疼痛部位可不僅侷限於下背,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出現疼痛。

翁孟玉醫師表示,不少患者常會有好了之後,過一陣子又再度復發出現疼痛的情況,或是阿基里斯腱疼痛不見好轉,但僵直性脊椎炎又好發於活動量較大的年輕族群身上,因此也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所致。而黃文男醫師也指出,僵直性脊椎炎也會有和足底筋膜炎非常相似的症狀,患者常在下床的那一刻腳會感受到明顯的疼痛,在經活動之後便逐漸好轉。

除此之外,僵直性脊椎炎也會有眼部疼痛的問題,黃文男醫師就指出,診間就不乏有許多患者是從眼科轉診而來,其為虹彩炎。虹彩炎與角膜炎及結膜炎不同,常見出現眼睛紅、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約有40%的機會罹患虹彩炎,甚至在一開始時就出現,因此也常見眼科醫師詢問患者是否有下背疼痛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也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翁孟玉醫師表示,研究指出,患者很可能年紀輕輕就罹患心肌梗塞、中風等共病,不可大意。

治療僵直性脊椎炎 配合生活習慣有助改善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在治療方面翁孟玉醫師表示,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相當有效,其可改善發炎性背痛,也因患者用藥後有明顯改善,因此也可作為鑑別診斷的輔助。

不過也有許多患者日久可能會有藥效稍不如以往的情況,隨醫學進步,現也有更先進的治療方式,如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最主要的治療目標就是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等共病發生的機會,可針對症狀較為嚴重、長期發炎時間較久的患者進行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有助回歸工作岡位。像是許多患者睡覺到一半常會有背部僵硬的情況,需起床走動後再回床,影響睡眠及生活,生物製劑就有助於改善。

除了積極治療外,黃文男醫師也建議,患者可同時搭配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改善疾病。如適當的運動就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柔軟度及活動度,不過像是籃球、格鬥等會產生碰撞的運動應盡量避免,建議以游泳、伸展、體操等進行為佳。而平時也應避免抽菸,因為抽菸容易增加肺部纖維化,進而對身體擴展產生負面影響。而不少民眾改善身體問題都會從飲食習慣著手,在飲食方面建議避免過度進補,保持飲食均衡足夠即可,因為風濕疾病常有個特徵,就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過度進補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不少疾病常見與遺傳有關,可藉由了解家族史預防。不過翁孟玉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雖然其中與名為HLA-B27的基因息息相關,但遺傳機率並不高僅約為10%,且目前醫學尚無法預測以助預防。

不過僵直性脊椎炎也並非不治之症,醫師建議最好的防範方式還是應多留意症狀,若有出現相關症狀盡早就醫並規律回診,如此便有助於維持正常生活。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康健》公布「8大疾病特色醫院」名單 中醫大附醫入選5項最多

《康健》公布「8大疾病特色醫院」名單 中醫大附醫入選5項最多

《康健》雜誌首度公布8大疾病「特色醫院」名單,這份名單是結合專家與健保公開數據,蒐整全台400餘家醫院資料評選而成,不只打破大醫院迷思,同時彰顯不同層級各家醫院的醫療照護強項,讓民眾就醫更有依據。

2025年11月05日 10:55

血管沒塞≠沒事 AI揪心肌梗塞殺手:「斑塊體積」要特別注意

血管沒塞≠沒事 AI揪心肌梗塞殺手:「斑塊體積」要特別注意

許多民眾知道血管內有粥狀斑塊是心血管疾病主因,一旦斑塊破裂,可能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但振興醫院心臟內科提醒,心血管疾病並非只有「堵塞」才算嚴重,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即使血管還沒被塞住,只要斑塊體積過大,心肌梗塞、心衰竭與死亡風險都會明顯上升。

2025年11月05日 10:25

月經爆痛「6症狀」恐是巧克力囊腫 醫:超過5公分應及早手術

月經爆痛「6症狀」恐是巧克力囊腫 醫:超過5公分應及早手術

月經痛到想開刀解決,是許多女性苦於巧克力囊腫的心聲。針對手術時機,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若囊腫大到5公分以上,或症狀很嚴重,都可考慮腹腔鏡手術治療,不但能有效緩解疼痛,更可提升懷孕機率,如有生育需求,切勿一味拖延。

2025年11月05日 09:42

雞蛋常溫3周品質就走樣 研究:7度冷藏3個月「口感如新鮮蛋」

雞蛋常溫3周品質就走樣 研究:7度冷藏3個月「口感如新鮮蛋」

雞蛋是日常生活好朋友,如何保存卻有關鍵學問。國內研究證實,品質良好的雞蛋若穩定冷藏於7℃,放3個月煮來吃,口感還是和新鮮蛋一樣,但若沒冷藏,只是放在陰涼處,或置於室溫,則品質將在3周內明顯下降;專家說, 不論是洗選蛋、未洗選蛋或土雞蛋,最好全都冷藏,既安全又避免浪費。

2025年11月05日 09:03

「無羊枕頭」爆紅  醫揭睡好關鍵

「無羊枕頭」爆紅  醫揭睡好關鍵

在日本熱賣、號稱輕鬆入睡的「無羊枕頭」,最近也在台灣好市多上市,引起討論。對此,腎臟科醫師林軒任表示,枕頭在選用上還是要依照個人睡眠習慣,「別人睡得好的,不一定適合你,只要能夠讓你睡得過夜,就是好的枕頭。」

2025年11月05日 07:12

UCC成效遭質疑 石崇良坦言「改變要時間」:實施半年後整體檢討

UCC成效遭質疑 石崇良坦言「改變要時間」:實施半年後整體檢討

「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在11月起試辦,但外界仍對此質疑是否真的能達到效果?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表示,就醫習慣確實不容易改變,但這是醫療韌性重要的一步,至少會實施半年後,明年過完年後做整體檢討跟調整,不過這期間也會一直滾動式修正。

2025年11月04日 19:07

告別斷崖式衰老!掌握「三大關鍵+飲食秘訣」讓你越活越年輕

告別斷崖式衰老!掌握「三大關鍵+飲食秘訣」讓你越活越年輕

衰老不只是外表變化,也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營養師珊珊指出,衰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透過正確的飲食、運動、定期健康追蹤,以及適當的保健品輔助,可以延緩衰老速度,有效維持身心健康,並減緩肌膚老化、關節老化與肌肉退化。

2025年11月04日 17: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