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重度B型血友病患福音 第九凝血因子長效型製劑通過健保給付

▲血友病。(圖/照護線上)

作者:醫藥新知

一名近50歲的重度B型血友病患,過去因為健保沒有給付,無法定期施打凝血因子,不到30歲就換過兩個人工關節;而手肘、膝蓋和腳踝處的關節,也在逐漸損壞。隨著科技發達,醫學技術進步,發展出使用基因工程技術製作而成的長效型凝血因子製劑,不僅能夠減少過往使用捐血者血漿提煉的潛在感染風險,半衰期也比短效型製劑延長了2.5至5倍,凝血因子濃度增加,保護效果更拉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友病中心張家堯主任表示:「台灣新上市的第九凝血因子長效型製劑,針對重度B型血友病患的預防性治療已通過健保給付,未來將有更多患者受惠!」

基因工程製劑 提供血友病患生命的保障

民國60年代,從捐血者血漿提煉純化而成的血漿製劑凝血因子,是血友病患唯一的救命藥物,由於在製程中有許多捐血者本身血漿內的蛋白質和抗原,造成當時患者使用血漿製劑存在病毒感染的風險,即使經過病毒移除和去活性化,還是會有一些未知的潛在感染源,使用時需要有所警覺;幸而在醫療科技進步下,現在科學家可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從細胞培養製成製劑,少了潛在的人類傳染源,血友病患於使用上也能少一層顧慮、多一份安心。

目前基因工程製劑在國外較先進的三種技術,第一種是白蛋白融合技術(albumin fusion),第二種是聚乙二醇融合技術(PEGylation),第三種是Fc融合蛋白技術(Fc-fusion)。第一種技術將重組第九凝血因子與白蛋白的基因融合,以延長凝血因子的半衰期,第二種技術是透過加入聚乙二醇小分子,讓凝血因子較不易從腎臟排出,延長藥物作用;張家堯主任提到:「台灣新上市的第九凝血因子長效型製劑是使用Fc融合蛋白技術製成,其機轉是透過天然的免疫球蛋白(IgG1)在體內自然回收的途徑,增加藥物在血管中停留的時間。」張家堯主任也建議患者,可主動詢問醫師哪一種藥物才是最適合自己病況,以獲得更好的治療。

規律預防性治療 國際建議應從2歲開始

國際間認定預防性治療是血友病的標準治療,建議應在血友病患2歲前後、初學走路時,就要開始接受預防性治療。因為血友病患體內幾乎沒有凝血因子,所以規律的預防性治療,是要讓體內的凝血因子保持在一個穩定的保護濃度;然而,凝血因子在體內會隨著半衰期慢慢被身體代謝,若半衰期較短,想要維持保護濃度就要多注射幾次凝血因子,讓患者的關節受到保護,維持較正常的生活品質。

即使健保允許重度B型血友病患每週可注射兩次短效型製劑,但對患者來說仍是很沉重的負擔,因此藥物順從性也不高,張家堯主任表示:「尤其是血管不好找、體型肥胖或年紀小的患者,即便是成年人上班族,若每週要打兩次針,也很干擾工作」,但因為打針的壓力加上凝血因子代謝的速度快,「患者的關節很敏感,濃度一下降就會有感覺,覺得自己好像快出血了;甚至有些患者表示,到了第三天好像就沒有什麼保護力,也因為效果沒那麼好,大部分都是被動的在接受治療。」

長效型凝血因子製劑 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國外研發多年的第九凝血因子長效型製劑,解決了重度B型血友病患多年來生理及心理的問題;由於半衰期比短效型製劑增長了2.5至5倍,雖然一週只打一針,凝血因子濃度仍然可在體內維持很久,到了第七天,患者的凝血因子保護濃度還是相當足夠,「患者覺得效果好,就會提高他們的打針意願和治療的順從度,對整體健康來說,也是較好的保護。」

張家堯主任分享一名近50歲重度B型血友病患的故事,過去因為沒有健保給付,患者無法定期施打凝血因子,不到30歲就換過兩個人工關節,手肘、膝蓋和腳踝處的關節,也在逐漸損壞。後來健保通過預防性治療給付,但因為要上班,一週只注射一次短效型製劑,由於保護不足,這兩年右膝關節開始出現反覆出血、關節病變惡化的情況,出血造成的疼痛頻率也越來越高。在得知第九凝血因子長效型製劑通過健保給付後,也積極詢問換藥的可能性,「使用後患者覺得膝關節的出血疼痛大幅改善,也能感覺到體內的保護濃度增加,效果拉長、不容易出血,關節的耐受性好像也增強了」,讓以前光是從坐到站這個動作就要花費3至5分鐘,無法提重物、每爬幾步樓梯就要停下來休息的患者,深深體會到長效型製劑的效果,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年輕工程師不菸、無家族史!「1症狀」竟是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年輕工程師不菸、無家族史!「1症狀」竟是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胸腔外科醫師謝義山近日在臉書分享門診經驗,一名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的年輕工程師,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因為持續咳嗽,主動要求自費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結果意外發現早期病灶。

2025年08月21日 14:37

蔡依林21:30睡覺養顏 醫建議「3班別」入眠時間:可喝咖啡提神

蔡依林21:30睡覺養顏 醫建議「3班別」入眠時間:可喝咖啡提神

天后蔡依林(Jolin)日前透露保養祕訣就是每天晚上9點半就上床睡覺,引發網友關注。但現在人工作型態不同,其實不同類型的「班別」,建議的睡覺時間也不一樣。有醫師以研究指出,以「白天、小夜、大夜」來區分,睡覺時間建議分別是「晚上9點、凌晨1點、早上9點」。

2025年08月21日 14:28

「非常泰」蔥、九層塔農藥超標 新北抽樣杭菊花檢出18項違規

「非常泰」蔥、九層塔農藥超標 新北抽樣杭菊花檢出18項違規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5~6月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其中知名餐飲業者瓦城泰統集團旗下餐廳「非常泰(Sogo天母店)」的九層塔和蔥檢出農藥超標,新北市衛生局已處供應商3萬元。另還有一款翁益祥蔘藥行販售的「杭菊花」檢出18種農藥違規。

2025年08月21日 14:01

211kg過期頂級和牛照樣賣!22客人吃下肚 御帝燒肉無良老闆起訴

211kg過期頂級和牛照樣賣!22客人吃下肚 御帝燒肉無良老闆起訴

台中去年接連傳出頂級和牛過期案件,其中西區頂級和牛店「御帝和牛燒肉」宋姓負責人將211公斤逾期肉品販售,害22名客人不知情吃下肚,新聞揭露後,宋男還動手改效期、延長1年。檢方近日偵結,依食安法、詐欺以及偽造文書等罪起訴宋男。

2025年08月21日 12:54

常見5大傳染病傷心腦血管 研究曝皮蛇上身「中風風險高31%」

常見5大傳染病傷心腦血管 研究曝皮蛇上身「中風風險高31%」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根據112年健保統計資料,國人每4人約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人數高達552萬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聯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發表《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建議患者要慎防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帶狀疱疹等五大疾病,接種疫苗,避免染病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2025年08月21日 12:21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12萬人追蹤管理」 近2成順利脫離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12萬人追蹤管理」 近2成順利脫離

國健署自111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至今已滿3週年,114年9月起擴大開放醫院層級參與。國健署今指出,截至目前,已有約12萬人追蹤管理至少6個月,其中37%成功改善至少1項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17.8%成功脫離代謝症候群。

2025年08月21日 12:17

把關輕食料理!花蓮1家業者腸桿菌超標 罰3萬勒令下架

把關輕食料理!花蓮1家業者腸桿菌超標 罰3萬勒令下架

為保障縣民的飲食安全,花蓮縣衛生局執行「輕食料理餐飲業及販售業稽查專案」,針對輕食料理餐飲業等進行稽查及抽驗,共查核14家餐飲業者(含販售業),抽驗26件輕食料理相關產品,檢驗項目包含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多項微生物標準。結果顯示,僅有1件產品不符規定(腸桿菌科超標),其餘均合格。

2025年08月21日 12:16

玩健身環「中等強度」相當於快走慢跑 醫:特別適合久坐上班族

玩健身環「中等強度」相當於快走慢跑 醫:特別適合久坐上班族

沒時間去健身房,其實在家靠遊戲機也能補足運動量。研究顯示,使用Switch「健身環大冒險」(Ring Fit Adventure, RFA),只要將強度設定在中等,心率便可達到國際指引定義的「中等強度運動」,能量消耗相當於快走甚至慢跑。

2025年08月21日 11: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