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阿公講話不清楚 原來是缺血性腦中風惹得禍



圖文/常春月刊

一位65歲王伯伯患有糖尿病與心房顫動,日前因為左半身無力,講話模糊不清就像口中含一顆蛋一樣,家人送醫檢查後發現腦部無大血管阻塞,研判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在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之後,恢復狀況良好,醫師特別提醒,心房顫動是缺血性中風最危險因子之一,一定要把握黃金3小時來就醫,才能提高存活康復的機率。

施打血栓溶解劑打通阻塞血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新藻表示,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史10多年了,平時透過吃藥來控制血糖,當家人發現患者左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時,緊急送往醫院急診,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腦部並無大血管阻塞,不過根據家人描述,從發現狀況有異到送達醫院,已經超過3小時的黃金時間,最後決定自費施打「血栓溶解劑」(rt-PA)。

施打後,患者後續雖有部分腦出血,但僅造成些微說話不流暢的症狀,其餘功能恢復良好,而且在住院期間會診心臟內科醫師,剝絲抽繭找出致病原因原來與他的心房顫動病史有關。



掌握急救黃金3-4小時

邱新藻指出,根據國內2018年臨床試驗顯示,在腦中風發作3~4.5小時的個案中,有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患者,三個月後的復原情況良好,且死亡風險中無顯著差異,以上述個案為例,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家屬也同意自費施打,確實能獲得比較好的預後。

邱新藻強調,缺血性腦中風佔目前台灣中風型態約八成之多,為血管堵塞所造成的,可能是來自心臟的血栓流到腦部,也可能為血管硬化所導致,通常與三高、老化有關;當發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且沒有禁忌的情況下,會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藉此快速溶解腦部的血栓,以減少因為缺血所引起的腦部損傷。

心房顫動是中風的危險因子

另外一個中風的危險因子則是「心房顫動」,由於心臟跳動不規則,心房內容易產生血栓,當血栓跑到冠狀動脈血管,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萬一離開心臟跑到腦部,則會造成腦中風,發生猝死的機率恐會大幅增加。

邱新藻提醒,目前多以口服抗凝血藥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缺血性中風,但因新型抗凝血藥物相當多樣,醫師會依患者中風程度、病情發展及相關風險,隨時監測療效,因此若心房顫動患者需要長期透過抗凝血藥物作為中風防治,應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對自己做有利的治療藥物。

延伸閱讀:
每天有10位慢性病患死於這種病,600萬人處於腦中風高風險狀態
如果你老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中風可能會找上你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胸痛誤認心臟病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胸痛誤認心臟病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吃保健食品、吞藥注意不要吃完就睡!一名70多歲男性,為了保養身體,每天吃20多顆保健品,近期因胸痛、吞嚥有不適感而就醫,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潰瘍。醫師提醒,有些藥物、健康食品有腐蝕性或是酸鹼值較高,在食道中停留過久產生溶解,有可能破壞食道組織,引起潰瘍、糜爛。

2025年11月28日 11:29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瘦瘦針」減重效果顯著,但除了幫助瘦身之外,也要注意其他影響。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根據今年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的研究,瘦瘦針對於護腦、降低成癮與情緒穩定都有看到正面效果,不過要研究團隊也觀察到急性胰臟炎風險上升超過2倍,民眾要有警覺。

2025年11月28日 10:19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也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分享台灣人經常吃,卻是相當傷腎的10大食物,例如看似健康的早餐穀物,或是早餐店常見的鍋貼、鐵板麵都在名單內,排名第一的更是被譽為台灣之光的珍珠奶茶。

2025年11月28日 02:09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