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使用電子煙 未來成為這族群的機率達8倍



圖文/常春月刊

電子菸在世界各國青少年中引起風暴,青少年們以抽電子菸為樂,而各國關於電子菸的研究陸續出來。根據英國最新研究,國中生若使用電子煙,未來成為吸菸者的機率竟高達8倍之多;而美國的研究則顯示,年輕人平均花8.4秒觀看社交媒體上的電子菸的貼文。

台灣的董氏基金會指出,109年一整年,民眾向基金會申訴的電子菸、加熱菸等違法行銷案件就高達5,310件;而國民健康署日前公佈「網路與新興菸品監測研究」也指出,IG一年就有高達680萬筆電子菸的相關貼文。台灣拒菸聯盟呼籲〜電子菸「鉤癮」下一代情況嚴重,政府修法禁止新型菸品刻不容緩!

越早使用電子菸的青少年成為吸菸者的機率越高

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表示,英國利兹大學團隊於「成癮(Addiction)」雜誌發表最新研究有驚人結果,13至14歲使用電子菸的青少年,竟然有高達8倍的機率未來會成為吸菸者。研究中明確指出,越早使用電子菸的青少年成為吸菸者的機率越高。

台中榮民總醫院家醫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朱為民則指出,美國俄亥俄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網路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與年輕人使用電子菸的增加直接相關!研究針對200位16至24歲的年輕人進行眼球追踪測試,讓參與者用手機等行動裝置瀏覽IG網紅們的電子菸相關貼文,結果顯示年輕人平均會花上8.4秒觀看電子菸貼文。朱為民強調,電子菸業者看準了年輕人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甚大,所以付費置入社交媒體廣告,利用網紅向年輕人展示電子菸。



電子菸對青少年的5個影響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醫部賴志冠醫師強調,電子菸的尼古丁其實就是青少年的「大腦毒素」,事實上無論哪一種菸品,都含有尼古丁,青少年被電子菸「鉤癮」之後,至少有5個影響如下:

1.加速尼古丁成癮:電子菸添加各式香精誘使青少年上鉤嘗試,許多電子菸液含有高濃度的尼古丁鹽,作用更強、濃度更高、吸收更快,更容易上癮,一旦停用會產生「戒斷症狀」變得焦慮、易怒、坐立難安、注意力無法集中。

2.腦部發育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腦部發育,引發容易頭痛、學習障礙、情緒波動等症狀,甚至大腦發育遲緩的永久傷害。

3.提高誘發癲癇、哮喘、肺部發炎等疾病的機率:如美國爆發的電子菸相關肺傷害。

4.變成吸菸者:不吸菸的青少年受電子煙「鉤癮」後,未來吸菸機率提高8倍。

5.濫用大麻:使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未來吸食大麻的機率增加3.5倍,甚至成為雙重或多重毒品濫用者。

常春月刊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不只是添加香精的蒸汽! 吸電子煙照樣會讓人肺塌喪命
電子煙助戒菸? 美國肺臟學會斥:假訊息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不是退化!翁膝蓋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不是退化!翁膝蓋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