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病都跟久坐有關 身體「1特徵」罹病機率爆增


圖文/常春月刊

許多研究顯示,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到未來的健康,如提升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增加腹部脂肪等,甚至影響大腦健康,包含大腦體積比較小、結構和認知功能較差。根據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的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推測是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使用3C的時間變長,導致久坐不動的人越來越多。

每天坐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 死亡風險增加58%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6年發表於《Lancet刺胳針》整合16篇超過100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58%;2014年發表於《國立癌症研究雜誌》的研究顯示,久坐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風險24%、子宮內膜癌增加32%、肺癌增加21%;2019年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報告指出,許多強力證據顯示久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

 


腹部脂肪導致全身性炎症 久坐不動容易失智 

許惠玉亦指出,久坐不動會明顯增加腰圍及腹部脂肪,根據2019年美國疾管署預防慢性疾病期刊,每天久坐看電視超過2小時的人腹部肥胖的機率更大;而腹部脂肪已被證實是導致全身性炎症,造成慢性病的原因。

近期更有許多研究發現,久坐不動亦會影響大腦健康,更容易失智。美國波士頓大學2015年在美國心臟協會公布,針對1271名40歲成年人追蹤調查20年,結果經過腦部MRI和認知測驗後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大腦的健康。

 


經常做運動 增加腦區的活化、連結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運動認知神經科學家張育愷教授指出,經常做運動的人,其腦部組織密度更大、結構更健康,例如與失智症相關,掌管高階認知功能的前額葉及主導記憶和學習的海馬迴,運動都可增加這些腦區的活化和連結,使功能更佳。

建議避免久坐不動,隨時動一動並循序漸進增加強度,最好能提早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運動20~30分鐘,讓身體和大腦都能突破年齡限制。

延伸閱讀:

·8成女性都有橘皮組織,如何消除? 7部位最容易出現!瘦下來也沒用,這幾個方式才有幫助
·腳水腫、浮青筋是靜脈曲張? 嚴重會致命!生活中「1動作」常無意識就做了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90%人都吃錯了!FDA重新定義「健康食品」 早餐2聖物竟被剔除

90%人都吃錯了!FDA重新定義「健康食品」 早餐2聖物竟被剔除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30年來首次修訂「健康食品」標準,人們早餐常吃的穀物、白麵包等食品竟被踢出清單,而雞蛋、鮭魚等富含營養的食品則被納入行列,以應對與飲食相關的慢性疾病危機。FDA指出,當局也計劃推出新標誌,幫助消費者快速識別符合標準的食品。

2024年12月22日 16:47

越冷越餓!醫推「冬天3大飲食原則」不易胖 辛辣料理助燃熱量

越冷越餓!醫推「冬天3大飲食原則」不易胖 辛辣料理助燃熱量

冬天除了容易感到飢餓,接近年底聚餐多,對想減重的人來說更是一大挑戰。對此,中醫師指出,想要冬天吃不胖,飲食建議以足量蛋白質搭配少量優質脂質,也可適量吃含有微辣、辛香的辛味食材料理,可幫助燃燒熱量,適合食材包括蔥、薑、蒜、洋蔥、辣椒、九層塔、韭菜、月桂葉等。

2024年12月22日 16:30

試管嬰兒易流產、可以挑性別?國健署破「人工生殖5大迷思」

試管嬰兒易流產、可以挑性別?國健署破「人工生殖5大迷思」

隨著國人結婚與備孕年齡逐漸延後,越來越多夫妻面臨懷孕困難,求助人工生殖,不過對於人工生殖,多數人仍有錯誤觀念。對此,國健署也列出以下「人工生殖常見5大迷思」,包括「試管嬰兒流產風險、胚胎植入數量與成功率的關係、試管療程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人工生殖嬰兒健康」,提醒民眾用正確觀念看待人工生殖。

2024年12月22日 15:15

「面速立達姆」是什麼? 網:現在大家都聽不懂

「面速立達姆」是什麼? 網:現在大家都聽不懂

有人知道「面速立達姆」是什麼嗎?日前就有人跑到藥局要買東西,卻發現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認識之前的唸法,都改口叫「曼秀雷敦」或「小護士」,她就想問問大家「是我變老了嗎」。

2024年12月22日 14:35

新法草案預告「賣檳榔要申請」 衛福部:未登錄將開罰

新法草案預告「賣檳榔要申請」 衛福部:未登錄將開罰

衛福部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要求檳榔業者應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錄,始得營業,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說明用意是盼健全管理,以利宣導與輔導。

2024年12月22日 14:29

檳榔專法草案預告「兒少孕婦禁吃」 原民文化擬不受限

檳榔專法草案預告「兒少孕婦禁吃」 原民文化擬不受限

衛福部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明訂禁止嚼用檳榔場所,更禁止未成年人及孕婦嚼用,但研擬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祭儀有使用檳榔必要者,不受此規定限制。

2024年12月22日 14:04

醫示警「散光2大錯誤觀念」 恐加劇視力模糊、眼疲勞

醫示警「散光2大錯誤觀念」 恐加劇視力模糊、眼疲勞

全台有近650萬人有「散光」問題,但大部分都沒有正確的觀念!醫師指出,許多人對散光矯正是消極處理態度,多有「以為散光症狀習慣就好」、「加深近視度數就可以解決散光」2大錯誤觀念,常常在購買隱形眼鏡時未留意散光問題,這苦會增加視力模糊、眼睛疲勞問題,甚至會伴隨光暈、頭痛肩頸痛等症狀。

2024年12月22日 13:33

冬季乾癬爆發抓成「釋迦頭」 口服新藥每日一顆免理髮

冬季乾癬爆發抓成「釋迦頭」 口服新藥每日一顆免理髮

冬季寒風陣陣是乾癬病患最困擾時節,尤其是發生在頭部的斑塊型乾癬,除了頭頂皮屑就像白雪般紛飛,乾癬硬塊與滿佈抓傷的頭皮就像「釋迦頭」,令患者身心備受煎熬。醫師表示,目前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研發上市,病友每天服藥一顆即能有效控制病情,是穩定控制的治療新選擇。

2024年12月22日 12:41

冬天「手腳冰冷卻體熱」? 醫示警「四逆體質」不能進補

冬天「手腳冰冷卻體熱」? 醫示警「四逆體質」不能進補

今年冬季氣溫變化大,近期又逢氣溫驟降,同時伴隨零星降雨,讓體感更加濕冷。中醫師提醒,日常保暖務必注意「頸部、腹部、足部」等3部位保暖,若發現自己有「手腳冰冷卻身體燥熱」,恐怕是「四逆體質」,此時不宜再進補,應以「疏導」經絡循環為主。

2024年12月22日 11:03

染疫後2成人「長新冠」影響遍及全身 台大醫曝2預防方式

染疫後2成人「長新冠」影響遍及全身 台大醫曝2預防方式

國內目前新冠疫情仍處低點,不過隨著氣溫下降,呼吸道傳染病恐升溫,台大感染科醫師指出,感染新冠的死亡率是流感的12倍,而且確診後約有2成的人會出現「長新冠」,康復後仍有持續症狀,而且會是全身性,包含腦血管、心臟疾病、腸胃、肺部、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都會影響。若要預防,有2大重點,接種疫苗、確診後儘速用藥。

2024年12月22日 10: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