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看期別!HER2乳癌治療策略 醫師圖文詳解

▲HER2乳癌治療。(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提到癌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以「癌症第幾期」來思考嚴重程度,但是隨著醫學進步,我們對於癌症特性已有更新的認識。

澄清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葉大成醫療長指出,根據現在較新的觀念,我們不該把「乳癌」一概而論,需要進一步深入到分子醫學的層級,找出讓乳癌快速生長的關鍵,再依據癌細胞不同的受體、特性,做出適當的分類。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乳癌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醫師可從病理報告中了解患者乳癌細胞的重要特性,包括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癌症生長指數(Ki-67)等,並根據這些特性來區分乳癌的亞型。不同乳癌亞型的惡性度不同,治療策略也不同。乳癌亞型包括:

● 管狀A型:荷爾蒙受體ER、PR呈現陽性,Ki-67較低,HER2陰性的乳癌。這群患者的人數約占了所有乳癌患者的一半,預後較好,對荷爾蒙治療有良好反應,可視狀況搭配化學治療。

● 管狀B1型:荷爾蒙受體ER、PR呈現陽性,Ki-67較高,HER2陰性的乳癌。建議使用荷爾蒙治療與化學治療。

● 管狀B2型:荷爾蒙受體ER、PR呈現陽性,HER2陽性的乳癌。建議使用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

● HER2陽性型:荷爾蒙受體ER、PR呈現陰性,HER2陽性的乳癌。HER2是第二型人類上皮成長因子受體的簡寫,有這個蛋白質受體的話,代表乳癌細胞會快速分裂、增加轉移的機會。荷爾蒙治療對此型乳癌無效,需要使用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來提高患者存活率。

● 三陰性型:代表患者的荷爾蒙受體ER、PR和HER2均為陰性,因此患者無法接受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需要用化學治療抑制癌細胞,屬於惡性度較高的乳癌。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現在我們比較常講乳癌有五個亞型,不要再把乳癌一概而論。隨著癌症基因逐漸被發現,未來說不定有十幾類乳癌呢!」葉大成醫師強調:「精準醫療是現代癌症治療的概念,會藉由基因序來發展藥物。」

面對HER2陽性乳癌,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可提升預後

根據統計,約有15%-20%左右的乳癌患者屬於「HER2陽性」。HER2陽性屬於惡性度較高的一種乳癌,因為當HER2基因過度表現,癌細胞不僅分裂能力強,對部份治療藥物也較容易有抗藥性,使得病患即使完成手術治療,仍有較高的機會復發或轉移,存活期較短。

在過去的觀念裡,在發現乳癌時就想盡快把腫瘤切除,即使是HER2陽性的乳癌,也是先手術切除腫瘤,再進行術後輔助治療。

「外科手術是把肉眼可見的腫瘤拿掉,而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就要靠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葉大成醫師解釋:「現在的研究報告顯示,於手術前做藥物輔助治療,比起手術後做藥物治療會讓患者有更好的存活率。」

因此針對HER2陽性乳癌,新的治療指引建議可以改變治療順序,不一定要急著開刀,可考慮先給予單標靶或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將腫瘤縮小,即所謂「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如此一來,可以先降低腫瘤期別,再進行手術,能夠提高保留乳房的機會,術後再接續單標靶或雙標靶藥物打滿18個療程,或改變標靶藥物,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

HER2乳癌治療策略

為什麼術前標靶治療會有好處呢?

「術前使用標靶輔助療法有兩大優點,第一可以把腫瘤縮小,第二就是能幫患者篩選最合適的治療藥物。」葉大成醫師說。

在手術前接受標靶治療,腫瘤很可能因此縮小,於是原本需要乳房全切除手術的患者,有較高的機會保留乳房,也有機會免除淋巴結清除術,減少術後併發症,包括肩關節僵硬疼痛、上肢淋巴水腫與手臂活動不適等。

第二就是能為患者篩選最合適的治療藥物。使用標靶藥物搭配化療進行術前輔助療法,大約三至四個月後即可看出成效,如果有效,腫瘤會縮小,甚至消失,可幫助醫師了解哪一類的藥物適合患者,做為往後治療的依據。

「假使發現做完六次標靶治療後,腫瘤大小沒什麼變動,成效並不盡理想,代表藥物無法完全消滅癌細胞,就要考慮更換藥物,選擇其他種類的標靶藥物進行後續治療。」葉大成醫師建議。

由於尚未切除腫瘤,可以明確觀察到腫瘤對藥物的反應,臨床醫師更容易掌握病患的治療成效,有助減少復發、轉移的風險,提高乳癌患者的存活率。

根據國外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雙標靶搭配化療用於乳癌術前及術後輔助療法,完成18個療程,有效降低早期乳癌發生淋巴結轉移之高風險病患28%的復發風險,且有超過六成的患者在術前可達到腫瘤消失不見的程度。

若高風險之早期乳癌患者接受術前雙標靶治療及手術後,若仍有癌細胞殘留,可使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持續治療14個療程,可降低50%復發風險。

乳癌醫療團隊全方位照護 透過LINE@與病患及時緊密互聯

被診斷出乳癌時,患者通常是心煩意亂,面對龐雜的治療資訊更是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資深個管師謝惠珍主任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中地區的茱麗葉乳癌照護醫療團隊配置了多位「個管師」,當患者用藥遇到疑問,或對治療方式尚不清楚時,都能在第一時間用Line@多媒體系統聯絡個管師,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病人實際接受到的醫療訊息,往往會有落差,有時候你給他10分,他可能僅吸收到2分,所以為了避免患者、家屬誤解或認知不清,我們後續都會提供完善的衛教諮詢,讓病人可以再一次的確認學習。」談到乳癌醫療團隊時,謝惠珍主任說:「醫師可以提供精準醫療服務,而個管師還會提供與乳癌相關的各種諮詢,目前中港澄清醫院、惠中林新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等都是我們的服務據點。」

如此一來,患者在醫院可以了解專業醫療的部分,透過醫病共享決策了解、參與自己的治療計畫;還可以參加病友活動,針對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做討論,了解平常可以吃什麼,有沒有哪些保健食品不該吃,有疑慮時還能與個管師窗口及時溝通,必要時由個管師引薦回門診,讓各種治療與資源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降低乳癌風險,妳可以這麼做!(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4成台灣人都有!「視力散光」恐釀致命車禍 超過50度建議矯正

4成台灣人都有!「視力散光」恐釀致命車禍 超過50度建議矯正

眼睛是靈魂之窗,散光恐成惡視力破口。專家提醒,不少人以為散光不影響生活、習慣就好,但散光患者看東西邊界模糊、變形,釀交通安全等問題,若超過50度,建議諮詢專業意見。

2024年12月19日 18:21

全聯倉儲惡火「滿滿保麗龍」 中市府示警:毒煙恐影響到雲林

全聯倉儲惡火「滿滿保麗龍」 中市府示警:毒煙恐影響到雲林

位於台中市大肚區的全聯大肚廠房新建工程今(19)日下午發生火警,因廠房有許多保麗龍板而大量延燒,已釀多人死傷,現場濃煙直沖天際,場景駭人。環保局表示,除大肚區外,下風處的彰化縣、甚至彰化以南的雲林縣皆可能略受影響。環保局已提醒下風處各縣市相關單位及敏感族群;另大肚區沙田路附近市民朋友,以及北彰化縣的朋友,關閉門窗,如需外出也請配戴口罩。

2024年12月19日 18:16

「5種食材」千萬別冷藏!營養師揭恐怖後果:發霉長菌還可能致癌

「5種食材」千萬別冷藏!營養師揭恐怖後果:發霉長菌還可能致癌

許多人都習慣將剩餘的食物或是為了保鮮,而將食材放到冰箱冷藏,對此,印度臨床營養師桑格維(Jhanvi Sanghvi)建議,有5種食材不應該冷藏,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還有致癌風險。

2024年12月19日 18:06

無印良品「小料理匙」塑化劑超標 迪卡儂水壺標示違規罰4萬

無印良品「小料理匙」塑化劑超標 迪卡儂水壺標示違規罰4萬

食藥署今公布「113年度新興含塑膠材質食品容器具或包裝稽查專案執行結果」,其中「無印良品」販售的「料理匙」檢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超標,門市產品已下架並銷毀、「迪卡儂」的「水壺」檢出標示違規,包裝與本體標示的耐熱溫度不符,遭地方衛生局開罰4萬元。



2024年12月19日 15:57

2顆湯圓=半碗白飯!營養師教「控制熱量3撇步」:甜湯改無糖茶

2顆湯圓=半碗白飯!營養師教「控制熱量3撇步」:甜湯改無糖茶

今年冬至為12月21日,許多民眾會吃湯圓過節,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家琳表示,要應景又吃得健康,可將甜湯改為無糖茶、豆漿或牛奶,另可將湯圓糯米粉成分改為地瓜或芋泥等。

2024年12月19日 14:31

10月男嬰打卡介苗3個月…腫成小籠包還流一整條膿!家長嚇壞

10月男嬰打卡介苗3個月…腫成小籠包還流一整條膿!家長嚇壞

彰化1名10個月大的謝姓小男嬰在接種卡介苗的3個月後,施打處竟腫成像小籠包大的腫塊、並流出黃色膿汁,家長相當擔憂,經部彰醫院採驗,疾管署判定為卡介苗不良反應。對此個案,彰化縣衛生局已協助家屬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申請救濟。

2024年12月19日 14:04

美國爆人類染H5N1重症 疾管署:疫區8州已發旅遊警示

美國爆人類染H5N1重症 疾管署:疫區8州已發旅遊警示

近期美國乳牛感染禽流感H5N1疫情加劇,路易斯安那州1名長者感染後重症,目前情況危急,加州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H5N1人傳人的機率仍低,會持續監測,目前也已針對疫情區域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

2024年12月19日 13:42

「子宮體癌」擠進前10大癌症!醫示警7風險:未生育也有關

「子宮體癌」擠進前10大癌症!醫示警7風險:未生育也有關

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新發癌症人數突破13萬,其中子宮體癌又再度擠到前10名。對此,醫師指出,子宮體癌中以子宮內膜癌最多,主要和荷爾蒙有關,不過飲食西化、未生育持續排卵也有影響,如果有不正常出血要盡快就醫。

2024年12月19日 13:27

癌症時鐘加快!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  國健署:新冠疫後影響

癌症時鐘加快!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  國健署:新冠疫後影響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今公布,民國111年10大癌症由肺癌蟬聯拿下、大腸癌居次;但新癌發生人數較110年增8531人、癌症時鐘快轉17秒,國健署推測是疫情期間就醫篩檢減少所致。

2024年12月19日 12:14

寶寶遠離過敏有方法!坊間傳喝羊奶能預防過敏 慈濟醫曝真相

寶寶遠離過敏有方法!坊間傳喝羊奶能預防過敏 慈濟醫曝真相

「到底寶寶喝完牛奶拉肚子是不是換喝羊奶可以預防過敏?」對於很多家長關心的小兒過敏問題,花蓮慈院小兒部醫師鄭勤儒從環境、寵物、飲食等相關因素,提供各種讓寶寶遠離過敏體質的訣竅,希望幫助新手家長育兒不焦慮。他也將這些觀念在12月的爸媽教室分享。

2024年12月19日 12: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