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青光眼來襲 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青光眼。(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青光眼的病因有許多種,因此表現也十分多樣化,但它們又會造成近似的視神經傷害與視野變化,因此被歸類在「青光眼」的診斷。臺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提醒,多數青光眼病人是沒有自覺症狀,唯有靠定期的眼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眼壓會變動,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王清泓主任說明,眼壓是青光眼重要的風險因子,它的高低會影響青光眼是否會持續惡化,因此眼壓測量是青光眼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眼壓值要多少才正常呢?簡單來說,臺灣人正常眼壓值約在10 到20毫米汞柱間,但是有一群人,他們的眼壓高於20毫米汞柱,可是其中90%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展成青光眼。這些人我們稱之為「高眼壓症」;相反的,另一群眼壓都在正常範圍內的人,他們的視神經、視覺功能卻一直惡化。有人稱這些人是「正常眼壓或低眼壓性青光眼」。

由此可以知道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眼壓正常值,因為每個人視神經可以承受的壓力是不一樣的,病人也不需要因為今天的眼壓比上次高些,而心驚膽跳,寢食難安;但也不可以因為眼壓在正常範圍而輕忽了治療的必要性,更不要透過參考他人眼壓來揣測自己的病情。

眼壓會變動,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王清泓主任表示,目前使用的眼壓測量方法,都是透過角膜(黑眼球的部份)測得,角膜的厚薄會影響眼壓的測量。角膜較厚,測出來的眼壓可能會被高估;反之角膜很薄,測出來的眼壓可能被低估。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的病人,因為角膜厚度被削薄,眼壓測量值可能會被低估,因而降低病人及醫師對青光眼的警覺。

另外眼壓也會有晝夜變化,每個人的生理曲線都有所不同,在門診時間所測量的眼壓,往往不是病人最高的眼壓,因此病人要了解,眼壓高低只是評估青光眼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必須合併其他病情,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青光眼可能導致視神經盤的凹陷擴大

王清泓主任提到,視神經聯繫眼睛內的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大腦視覺中樞,視神經纖維成束聚集後,穿出位於眼球最後部的開口,而奔往大腦傳達訊息,這個眼球後部的開口就是我們所稱的視神經盤。沒有被神經纖維填滿留下的視神經盤空間我們稱之為視神經杯,或視神經凹陷。

青光眼可能導致視神經盤的凹陷擴大

不論是正常人或視神經有異常的人,絕大多數的人視神經盤都有凹陷,但是青光眼病人視神經盤的凹陷,會隨病情而增大或表現出特有變化。經驗豐富的眼科醫師用眼底鏡及細隙燈生體顯微鏡檢查,多數就可以篩選出青光眼的可疑病人,要更進一步確定,可以利用眼底攝影和近十年來發展的定量測量視神經纖維儀器。

進行視野檢查評估視野缺損

王清泓主任解釋,青光眼病人的神經細胞要損失40%以上,才會出現視野變化,多數視野缺損是從週邊先發展出來,再慢慢侵犯到中心,最後危及視力。因此病人自己不容易早期察覺,何況兩眼視野有相當大部分互相重疊,當只有一眼有問題時,更不容易自己發現,只能依賴眼科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視野檢查只是青光眼追縱和治療的一部份,並不是青光眼最找早期的診斷方法,但是它協助醫師對病情基礎的建立,判斷是否惡化,擬訂或修改治療方針方面,還是很重要,並可幫助和其他疾病並作鑑別診斷。

青光眼導致視野缺損

王清泓主任補充道,我們也稱青光眼是一首三部曲,先有視神經病變,再導致視野變化,最後才造成視力的衰退及失明。因為視神經是青光眼最早有變化的部分,所以觀察視神經的變化就是診斷青光眼最重要的步驟。而長期追蹤時,視神經、視野、視力的檢查各具有不同重要性,要看病況是屬於早期或末期而定。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青光眼來襲,你EYE注意!可能沒症狀,嚴重會失明,醫師圖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狂拉血便1個月!她以為「痔瘡爆了」 醫一照驚…已經第二期

狂拉血便1個月!她以為「痔瘡爆了」 醫一照驚…已經第二期

每31分鐘14秒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其連續蟬聯15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北部一名38歲游女平時愛吃燒烤、油炸物,近期因腹痛合併拉出血便1個月,初期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拖到狀況惡化才就診,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掃描,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二期,開刀後定期追蹤中,她有感而發「身體有不適不能輕忽。」

2023年04月02日 09:59

「吞精」養顏美容? 醫:別再被男友騙了

「吞精」養顏美容? 醫:別再被男友騙了

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吞精液養顏美容?不要再被男友騙了!那到底為什麼要吃精液呢?他認為,多半就是增添情趣,讓男性有被服務、被尊重的感覺,女性則是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和關愛。

2023年04月02日 09:03

拜祖先=顧源頭!命理師:業力像電腦,開機鍵壞了其他再好都沒用

拜祖先=顧源頭!命理師:業力像電腦,開機鍵壞了其他再好都沒用

隨著清明節的來臨,又到了一年一度掃墓、祭祖的時刻啦!不只是緬懷故人和祖先,我要分享一個邏輯,就是當你的「源頭」壞了,你當然也會跟著壞。你可以想像人的整個因果業力就像一臺電腦,開機鍵壞了,就算其他再好都沒有用。電腦的組成一定是所有東西要一起合作才能動,一個按鈕壞了其他再好也沒有用。

2023年04月02日 05:35

醫生警告連假做這件事「對腎臟6重傷害」 可能導致洗腎

醫生警告連假做這件事「對腎臟6重傷害」 可能導致洗腎

從4月1日開始就是為期5天的清明節假期,許多人可能會趁連假期間,熬夜追劇、打電玩等等,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台灣人名列全世界「第二晚睡的國家」僅次於葡萄牙人,而且熬夜其實會對腎臟造成「6項重傷害」甚至可能導致洗腎。

2023年04月01日 23:49

男子左肩痛2年竟是罹患「肺癌」 醫示警2類人定期篩檢

男子左肩痛2年竟是罹患「肺癌」 醫示警2類人定期篩檢

67歲陳姓老翁長年左肩痛,試過按摩、推拿、針灸仍無解,照X光也沒有發現異常;陳翁因接受健康檢查意外揪出肺癌,竟是腫瘤侵犯左肩骨骼導致疼痛。醫師呼籲,應定期肺癌篩檢。

2023年04月01日 23:44

全台250萬熟男陷夜尿危機!恐影響性慾、性功能「軟上加軟」負循環

全台250萬熟男陷夜尿危機!恐影響性慾、性功能「軟上加軟」負循環

全台約有超過250萬名40歲以上男性遭到夜尿困擾,進一步恐影響性功能!泌尿科醫師指出,男性40歲之後,睪固酮會以每年1%的速度逐漸下降,腦下垂體也會逐漸退化,導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引發夜間多尿的困擾;夜尿造成睡眠不足,睪固酮激素的分泌下降,進而影響性慾與勃起功能。

2023年04月01日 23:37

男性40歲後「不想愛愛、難勃起」!4大症狀=更年期到了

男性40歲後「不想愛愛、難勃起」!4大症狀=更年期到了

不只女性,你知道男性也有更年期嗎?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男性因不如女性有停經等明顯外在變化,因而容易被忽略,但當身體出現「4大症狀」就得留意是更年期到了,其中可檢視自己相較於過去,是否有不想愛愛、難勃起等情況;另外身體變化、精神及神經系統問題,都是可觀察重點。

2023年04月01日 21:34

一直覺得累!他20年「靠喝1飲品」提神 醫一驗驚呆:都爆表了

一直覺得累!他20年「靠喝1飲品」提神 醫一驗驚呆:都爆表了

一名中年男子下班衝到急診,面露倦容看起來相當疲累,醫師仔細檢查,發現他已出現輕微黃疸,症狀表述為疲倦無力、胃口變差,抽血結果「肝功能指數都破表」,確診為急性肝炎併黃疸。醫師追問病史以及有沒有喝酒,他都矢口否認,最後抽絲剝繭下得知他因在工地工作,20年來都喝「1種飲品」提神,最後肝臟受不了。

2023年04月01日 20:04

才剛吃飽!肚子突發出「怪聲」 醫自曝尷尬經驗:8症狀要就醫

才剛吃飽!肚子突發出「怪聲」 醫自曝尷尬經驗:8症狀要就醫

有些人或許有過類似經驗,在安靜的空間哩,明明才吃飽,肚子卻發出一陣鳴響。醫師表示,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腸鳴」,主要是腸胃道蠕動所發出的聲音。原因包括肚子內的食物、空氣或水導致的蠕動或是腸道過度敏感等,若出現腸鳴的同時還有7種症狀連帶出現,最好就醫確認。

2023年04月01日 19:31

專家勸「別想著控制情緒」!原因曝光 時間一久=傷害自己

專家勸「別想著控制情緒」!原因曝光 時間一久=傷害自己

身為自信教練,常會有讀者和學生問我「情緒是可以被控制,或被管理的嗎?」想搞懂這件事,你得先理解什麼是情緒,情緒的本質是什麼?我以為情緒的本質是思想,它們兩者互為陰陽,互為表裡。

2023年04月01日 17: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