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白內障 你不能不知的6大風險因子



圖、文/NOW健康 林郁敏

說到會讓人視力模糊的白內障,普遍來說,患者為50歲以上居多,不過現在白內障逐漸年輕化,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有疾病。1名年約42歲男性日前因自覺視力驟降,到眼鏡行想重配1副眼鏡,但調整度數和原先度數差異太大,驗光師察覺不對勁,請他至眼科診所檢查,竟發現是白內障所引起,且視力已下降到僅剩0.1。

收治該名白內障患者的晶愛眼科醫師李孟昇指出,導致白內障的原因通常與老化和接收過多紫外線有關,此外,高度近視患者也是白內障的高風險族群,其他也有少部分案例是因為外力撞擊傷及水晶體,特殊代謝疾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所致而該名男子則是因為長期服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類固醇藥物,使得水晶體混濁,白內障因此產生。

李孟昇醫師表示,目前治療白內障的方式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屬於非入侵性治療,僅能延緩病情惡化,但是無法讓混濁的水晶體復原,適合輕症患者、身體狀況不佳的人暫時使用;手術治療屬於積極治療,也是目前唯一能真正改善視力的方法,不過傳統白內障手術給人的印象鮮明,讓許多人對於白內障手術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手術。

李孟昇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的白內障手術需要開刀將白內障清除,傷口較大,需縫線拆線,復原時間長,且須等待白內障熟一點較好清除,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今的微創超音波乳化術已經可以控制在0.2公分左右的傷口,使用超音波探頭將白內障吸出,再將人工水晶體折疊植入正確的位置,術後無須縫合,傷口恢復快,只要發現罹患白內障開始損害矯正視力並影響日常生活,即可安排手術清除,無須等待完全成熟,在適當時間介入治療也能減低術後併發症的機率。

至於人工水晶體的進展也相當快速,單焦點、雙焦點及多焦點的層層演進,雖逐漸增加不少焦段的清晰度,不過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與健康人眼相較卻又有視覺品質不連貫及夜間眩光的問題。李孟昇醫師提到,今年初剛從國外引進台灣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補足了傳統多焦點的缺點,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不僅能改善近視、遠視和老花,可看得清楚遠中近距離,遠中近焦點之間的切換也更為滑順,呈現清晰連貫的影像,極大限度減少模糊的焦段,且較無夜間眩光問題,適合需要夜間開車、通勤或是還在上班的人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有嚴重乾眼症、高度近視、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眼睛受傷過或有其他病變,則較難發揮高階水晶體的最大效用,要想遠離白內障,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李孟昇醫師建議,患者術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告知自己的生活習慣、作息、用眼習慣及預算,醫師可藉此提供最適切的建議,讓患者快速找回健康的雙眼。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熬夜追劇「眼睛紅痛流淚」!乾眼症常見5症狀 放著不管恐失明

熬夜追劇「眼睛紅痛流淚」!乾眼症常見5症狀 放著不管恐失明

春節有長達9天的假期,平常辛苦上班工作的人終於有時間好好放鬆,稍微放縱追平常沒看完的劇,和親友多打幾場麻將。不過眼科醫師就提醒,乾眼症以往都在年長病人身上出現,近年來3C產品越來越普遍,年輕人也開始出現眼睛「過勞」的現象,整體年齡層越發下降。如果假期娛樂時出現乾眼症的症狀,別忘了趕緊適度休息,補充人工淚液,觀察症狀若未能緩解就需要盡早就醫。

2025年02月01日 09:00

牙齒也有過年病?美女醫教你「4不2要」再破解迷思

牙齒也有過年病?美女醫教你「4不2要」再破解迷思

農曆春節大啖美食,滿足了口腹之欲,卻也讓牙齒問題跟著找上門!秝康牙醫診所陳芝然院長表示,過年後牙科求診人數往往會增加,常見問題包括臨時假牙咬裂或脫落、因食用堅果、骨頭等硬物造成牙齒咬裂,或因長時間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引發牙齦炎等。對此,她分享「4不2要」口腔保健守則。

2025年02月01日 06:28

醫揭密「6大長壽食物」 女性每日喝綠茶可降低30%死亡風險

醫揭密「6大長壽食物」 女性每日喝綠茶可降低30%死亡風險

隨著現代人對健康和長壽的重視,飲食已成為維持生命活力的重要關鍵。根據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的研究結果,包括綠茶、堅果、魚類、咖啡、全穀類和水果在內的6種「長壽食物」,不僅營養豐富,還能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及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讓人吃得美味又健康。

2025年02月01日 01:32

人「最大壓力來源」曝光! 專家示警:讓你動彈不得 

人「最大壓力來源」曝光! 專家示警:讓你動彈不得 

一位學員問我,如果他是一個高自我要求,又有目標想要追尋的人,那他這輩子,是不是注定擺脫不了壓力了。再和他聊了一會,我發現他的意思是,他覺得自己的「壓力山大」,卻又無處紓解,找不到出口。他曾嘗試向朋友尋求幫忙,但朋友提出的「不要想太多」、「放鬆一下自己」、「培養興趣」、「安排獨旅出去走走」等看似很有道理的建議,他都已試過,可是效果都不大。

2025年01月31日 22:12

年後腫一圈恐是「代謝異常」警訊!常見5徵兆 皮膚變粗糙要注意

年後腫一圈恐是「代謝異常」警訊!常見5徵兆 皮膚變粗糙要注意

過年聚餐不斷,加上豐盛的團圓飯與年節零食,許多人在過年後發現自己「腫了一圈」,但其實可能並非單純的體脂肪增加,而是代謝異常所致。醫師指出,過量攝取鹽分、糖分和脂肪,容易引發體內的水分滯留、血糖波動以及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身體看起來浮腫,並伴隨容易疲勞或胃腸不適等症狀。

2025年01月31日 20:56

過年吃飽就睡「胃食道逆流」上身!醫揭常見NG習慣 肥胖也中

過年吃飽就睡「胃食道逆流」上身!醫揭常見NG習慣 肥胖也中

農曆新年、春酒旺季後,腸胃科門診量總是會比年前增加!醫師指出,經常見到患者因為年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一場又一場聚餐,又經常吃飽後倒頭就睡,最後因為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困擾而來就醫,提醒民眾多加註意。

2025年01月31日 18:06

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7人就醫 衛生局勒令停業「稽查揪3缺失」

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7人就醫 衛生局勒令停業「稽查揪3缺失」

台北市中研院附近知名北雲餐廳,傳出有民眾在除夕夜吃圍爐餐,結果發生上吐下瀉症狀。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截至今日上午已累計7人就醫,已責令業者自午餐起停業;另外,前往稽查發現3個衛生缺失,限期未改善將開罰,最高可罰2億元。

2025年01月31日 17:11

獨/罕見巧合!南部地震波意外助攻 她腰痛爆竟是「體內落石」

獨/罕見巧合!南部地震波意外助攻 她腰痛爆竟是「體內落石」

近期南臺灣地震不停,但也意外讓一名婦人發現疾病!一名婦人在地震隔天之後,因為腰側肌肉疼痛前往檢查,一開始還以為是在躲地震時造成的肌肉扭拉傷,不過醫生透過超音波發現,竟然是結石掉落塞住的疼痛,讓醫生笑著說沒想到「地震波」也可以碎石。

2025年01月31日 16:24

月經來就拉肚子?醫急喊:是警訊 1急症「腸子都穿破了」

月經來就拉肚子?醫急喊:是警訊 1急症「腸子都穿破了」

不少女生每次月經來都難逃經痛、頭痛、腹脹的宿命,若再加上狂拉肚子,讓人身心俱疲。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析4原因造成「屎意滾滾來」,包括前列腺素分泌、黃體素變化、本身體質寒,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產科醫師劉偉民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嚴重會把「腸子都穿破」,提醒每到經期就腹脹、腹瀉者要提高警覺。

2025年01月31日 15:03

過年喝太嗨小心「染酒癮」 醫曝8症狀:一週未改善快就醫

過年喝太嗨小心「染酒癮」 醫曝8症狀:一週未改善快就醫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親友相聚一攤接一攤,專家提醒,常在連假後看到民眾放假期間過太嗨,失去對喝酒控制,想停卻出現手抖、心悸等戒斷症狀,若超過1週未改善,應快就醫。

2025年01月31日 14: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