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拆封可以放多久? 藥師揭「常見7類藥品」各別保存期限


圖文/常春月刊

根據統計,7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去醫院一趟會掛2~4科門診,形成特殊的「逛門診」現象。另外,許多人也有多拿藥、囤藥的習慣,尤其是逢年過節,更會想方法多拿些藥,以備放長假或旅行所需;而「送禮送健康」的觀念,讓不少人會購買保健食品當做伴手禮,造成家中堆滿藥物或保健食品的特殊景象。

藥物保存易受環境影響 吃過期藥恐害命

藥師陳崇逸表示,藥物就跟食品一樣,必須妥善保存,因為藥品很容易受到濕度、溫度、光照等影響,降低了藥物品質穩定度,另外,保存期限也是藥物保存相當重要的一環,只是很多人容易疏忽。

吃對藥物能救命,吃錯藥則可能會害命。陳崇逸指出,吃過期藥對身體的危害程度,跟吃錯藥是不相上下的,所謂過期藥是指超過保存期限的藥品外,同時也指受潮發霉的藥、遭到污染的藥或壓碎不成粒變質的藥;長期服用過期或變質藥物,都會對身體產生程度不一的損害。

 

 


人體吃進藥物 吸收、分布、代謝、排除

當人體吃進藥物後,會經過一段吸收、分布、代謝、排除的長途旅程。第一站「吸收」,是藥品與人體的第一次接觸,不同劑型代表不同的接收部位,像口服藥 是經胃腸道吸收,點鼻液劑則是由鼻腔黏膜吸收;第二站「分布」,是透過局部作用或血液循環,將藥物的療效遍布全身。

第三站「代謝」,當藥品在人體內發揮療效後,性質改變的程序稱為代謝,例如肝臟中的酵素能讓藥品失去毒性或活性,進而保護身體組織;最終站為「排出」,在肝臟被代謝後的物質,進入膽汁後再進入小腸,最後透過糞便排出,或血液中的代謝藥品經腎臟轉成尿液後排出。

 


藥物開封後6個月 沒吃完就不要再吃

腎臟及肝臟是負責人體代謝的主要器官,若藥物過期或受潮發霉後,都可能會產生毒素,例如黃麴毒素,一旦服用了「壞掉」的藥品,附於藥物上的毒素就會侵襲肝、腎器官,直接破壞肝臟細胞及腎臟細胞。

醫療院所常見的藥物包裝方式有4種,包括分包機包裝、藥袋紙包裝、夾鏈袋包 裝或鋁箔錠劑包裝。其中,鋁箔包裝的外觀上都會有保存期限的標示,可以清楚得知何時到期,但夾鏈袋及藥包紙則是散裝各種藥物,該如何辨別保存期限?陳崇逸說明,除了有清楚標示保存期限的鋁箔包裝,或直接於藥局購買的成藥、保健食品外,其他不清楚的藥品開封後,一般都是 建議保存3~6個月,即從開封取藥日起算,若藥物到期後仍沒有吃完,就不要再吃。

 


避免囤積藥物 6建議學起來

要避免吃到過期藥物的方法,除了謹慎注意保存期限及保存方法,不要在家中囤積藥物也是一種有效方式。陳崇逸建議:

1、避免不必要的藥物,像是多科看診時,要提醒醫師不要重複開藥;當病情好轉或有變化時,與醫師討論用藥情況。

2、依醫囑用藥,勿自行增減藥量。

3、依照自己的用藥經驗,像是感冒藥水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每次感冒都不會服用藥水的病人,則可以與醫師討論,可否不要開感冒藥水,免得拿了也沒喝。

4、避免接受親友贈送的藥品。

5、不隨意購買成藥和保健食品。

6、整理已經過期和變質的藥物。

 


過期藥別當垃圾處理 醫療院所回收才正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藥物的保存上,也要注意避免直接照射日光或放置在高溫處,最好能放在小型防潮箱中,以恆溫、乾燥的環境保存,才能維持藥物的品質。

最後,也不要忘了將過期及變質的藥物以夾鏈袋裝好,再送到設有藥物回收箱的醫療院所或社區藥局進行回收。

延伸閱讀:

·藥放冰箱才不會壞? 藥師解析NG保存方式…分裝也不行
·服藥時間影響藥效! 藥師告訴你「飯前」、「飯後」正確時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進入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6度,中央氣象署也接連發出高溫警報,提醒外出都要多喝水、避免熱傷害。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日前就接到一名個案,一名婦人連續好幾天騎車30分鐘,前往8公里外的文化健康站參加活動,日前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身體發熱,趕緊到醫院就診,檢查診斷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及急性腎衰竭,緊急住院,治療後才逐漸正常。

2025年07月02日 09:24

毒潮來自中國席捲全台 喪屍煙彈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毒潮來自中國席捲全台 喪屍煙彈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俗稱「喪屍煙彈」的毒品「依托咪酯」(etomidate),其進入台灣時間點不明,但源頭應來自於中國。醫師表示,對岸最早約在2023年中出現相關消息,並以「上頭菸」之名流傳;由於兩岸傳播快速,這股風潮隨即傳來台灣,名稱也從「上頭菸」演變為喪屍煙彈,另有「蛋蛋」等俗名。

2025年07月02日 09:04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毒品「喪屍煙彈」這2年的濫用出現爆炸性成長,去年全台查獲的相關非尿液檢體逾1200件創新高,今年變本加厲,僅1到4月便已超過1600件。醫界日前首度披露一名受害者就診情形,個案當時的狀況令家人、醫師都不解,而如今各界雖對喪屍煙彈的毒害較為清楚,但它帶來的威脅,仍無緩解跡象。

2025年07月02日 09:03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台灣大腸癌罹患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輕化趨勢。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表示,可能因素包括「飲食西化(高油脂、低纖維)」、「生活型態改變(久坐缺乏運動)」、「腸道菌落失衡」。

2025年07月02日 08:27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家醫科美女醫師許書華分享,間歇性斷食要注意什麼!為什麼別人瘦了,你卻卡關,幫你破解「斷食瘦身三大迷思」,像是用斷食當藉口爆吃,血糖飆了、熱量爆表,根本瘦不下來。

2025年07月02日 07:06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為了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贊助校園技職人才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玉里高中校長詹坤達表示,有了這些經費的挹注,讓偏鄉不再是偏鄉,使花東技職學生可跟西部的孩子在同一個舞台競爭,提升孩子們的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19:27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為落實環境永續與綠色醫療理念,台北榮總今(1)日宣布導入AI智慧回收機,正式推動院區內寶特瓶、塑膠杯、鋁罐與乾電池等資源分類回收,民眾可藉此累積回收點數,兌換院內商店購物折價券、忘憂湖魚禽飼料,不僅提升民眾參與意願,更創新打造「回收兌換 × 生態循環」模式,將環保行動與生命教育緊密結合,實現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態雙重目標。

2025年07月01日 18:29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U=U (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是近期疾管署推廣觀念之一,但是外界對U=U因資訊落差而有不同認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於7月2日台灣U=U Day公布常見五大U=U迷思,由第三年擔任U=U衛教大使的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不分手擂台》節目,一名感染者伴侶母親質疑「U=U根本是場騙局」而要求分手,誤以為會生下愛滋寶寶的真實故事呈現給大眾,希望破除迷思。

2025年07月01日 17: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