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防黃斑部病變、白內障 眼科醫點名「6建議族群」


圖文/常春月刊

打開電視購物頻道,經常會看到銷售人員努力推銷葉黃素(Lutein)保健食品,並宣稱可治療白內障、近視、遠視,甚至青光眼等,說得天花亂墜,有的消費者為了改善孩子的近視度數而購買,有的人買來則是為了保護家中年長者的眼睛健康,難道葉黃素真如所說能解決各種眼疾?真有如此神奇嗎?該怎麼吃比較好?劑量該吃多少才安全?該如何正確選擇?

葉黃素 降低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傷害

葉黃素是一種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類胡蘿蔔素,但是比維他命A及胡蘿蔔素更直接被人體吸收,和另一種類胡蘿蔔素玉米黃素(Zeaxanthin),是組成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重要物質,也可以說是視網膜主要色素來源。

眼科醫師蔡景耀表示,早於2006年起迄今,美國持續進行一項名為AREDS(2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2),即葉黃素與其他營養補充品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有幫助的研究,此研究初期成果與其他已完成的大型眼科研究(例如EDCC,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等均顯示老人適量補充葉黃素或含有此成分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黃斑部病變的發生率。

  


眼睛營養金三角 這些關鍵不可少

相關研究也顯示,對於單眼已經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疾導致失明的患者,長期補充葉黃素,可以降低另一隻還未發病眼睛造成失明的機率;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構成「眼睛營養金三角」除了類胡蘿蔔素(以葉黃素、玉米黃素為主)以外,還包括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 EPA)與抗氧化劑(維他命C、E、B群)與鋅等,更有助降低自由基對於視網膜的傷害,並可補充視網膜的色素流失。

由此可見,葉黃素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傷害,以及降低可能失明的機率;也就是說,葉黃素可吸收進入黃斑區對眼睛有害的藍光(指波長略長於紫外線的藍色波長光,電腦螢幕、電視、日光燈都會輻射出微量的藍光)避免自由基對黃斑部的氧化傷害,降低白內障及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退化(簡稱AMD)的發生。

 


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黃斑部位於眼球後部視網膜中央,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主要功用在於將進入眼中的影像、顏色及形狀等細節轉化成有意義的訊息,若黃斑部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人們的主要視覺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失明,因此,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已漸成為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家中如有老人罹患此症,必須謹慎小心預防惡化,以免影響正常生活。

蔡景耀提及,尤其退化性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包括用眼需求增加、近視比例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年輕化,以及未做好眼睛防曬工作,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中,都屬於高危險群。

 


葉黃素只能從天然食物攝取 每日6毫克就足夠

當年齡增長,體內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也會逐漸遞減,所以必須適度補充,才不會導致眼疾發生甚至惡化。由於人體無法自己合成葉黃素,所以必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蔡景耀指出,葉黃素存在於一般的深綠蔬果中,例如甘藍、菠菜、綠花椰菜、香菜、豌豆等,以及奇異果、葡萄、柳橙、綠皮胡瓜、南瓜等瓜果中,還有如中藥材枸杞也有此成分,多食用這些食物就有保護眼睛的效果。

根據美國FDA建議與相關研究顯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6毫克就足夠,可降低罹患老化性黃斑退化症的風險,脂溶性的營養素如果攝取過量,徒然增加肝臟負擔;若日常中飲食攝取不便,無法固定從食物中攝取滿足此劑量,則可補充葉黃素錠劑同樣也是6毫克。

 


這些人需要補充葉黃素 攝取過多恐致反效果

至於什麼人需要補充葉黃素?蔡景耀表示,擔心未來可能會罹患黃斑部病變的人,例如銀髮族、學生族、上班族等,若父母有此疾病小心遺傳,還有近視度數在600至800以上的高度近視者,以及眼睛疲勞、長期消耗眼力,如重度使用電腦、長期閱讀的人,另外,長時間飲食缺乏蔬果者。

值得注意的是,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維他命,容易堆積在體內不易代謝,因此如果有肝功能不佳,或是耐受性不好的人,也不宜攝取過多,可能造成反效果。

 


吃對劑量及成分最重要 購買前應與醫師討論

目前市售的葉黃素膠囊錠劑保健食品中,葉黃素的來源大多從金盞花或山桑子的萃取物取得,不過,金盞花萃取物的劑量並不等於葉黃素的劑量,金盞花的「標準」萃取物含5%的葉黃素及0.22%的玉米黃質,若60mg就等於含有3mg的葉黃素,購買時則應該看清標示是否註明葉黃素的含量百分比及劑量。

另外,市售複方一顆錠劑中可能標示含有20毫克至30毫克葉黃素,此與所使用的原料有關,其實並非完全都是葉黃素,切勿以為多補充對眼睛愈有幫助,還有的綜合維他命中即含有葉黃素,不知情的狀況下若刻意加強補充葉黃素,有可能導致手腳皮膚會變黃、夏天容易曬黑等問題。

蔡景耀建議,購買前,最好先跟主治醫師諮詢,評估是否適合補充與安全補充劑量,選購時也要注意來源是否經衛生機關核定合格,以及知名有信譽的品牌等,才能確保使用安全。

延伸閱讀:
·吃葉黃素護眼無法立即見效! 一張表告訴你哪些食物含有葉黃素
·眼睛出現7大症狀是青光眼前兆...紅眼、看到光暈別拖! 一張表自我檢查危險指數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