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半夜抽筋被痛醒 醫傳授3招拉筋運動來拯救

記者謝雯欣/綜合報導

很多人常有睡覺睡到一半時,突然「腳抽筋」被痛醒的經驗,抽筋的當下劇痛難耐,需要一段時間才可舒緩,且每每發作總讓人措手不及。醫師也舉例,最常出現抽筋的部位,如:小腿後側、大腿後側及大腿前側等,但這種夜間抽筋原因眾多,若想安穩睡一覺,推薦大家3招小撇步,睡前就可試試。

台灣復健醫學會、台大醫師陳冠誠指出,夜間抽筋的原因還不明,但目前推理可大致歸類為4種,第一、離子不平衡,常出現在孕婦、洗腎者或慢性病患者身上;第二、腳部筋膜過度緊繃,如:上班族或長期久坐的民眾,長期維持在同一個姿勢或動作不良,導致肌肉緊繃,晚上就較容易抽筋。

第三、局部循環不良,陳冠誠解釋,有些疾病會出現下肢水腫的問題,也會造成抽筋現象;第四、神經性疾病,醫師說明,有些糖尿病或中風患者,因神經受損出現病變,筋膜就會出現抽筋情形,確切機轉雖還不清楚,但這些族群身上的確有發現晚上抽筋機率較高的狀況。

至於夜間抽筋要如何舒緩不適?陳冠誠也傳授3招:

舒緩動作1:腳拇指拉筋
若處在急性期,先將大小腿完全伸直,並將手放置在腳的大拇指往回拉,讓筋得以伸展,並感覺到拉扯的力量。

▲▼醫師傳授3招可緩解半夜抽筋。(圖/記者姜國輝攝)

▲醫師傳授3招拉筋運動,可緩解半夜抽筋。(圖/記者姜國輝攝,下同)

舒緩動作2:來回走動
若動作1無法得到舒緩,醫師建議,可先起床走動,走的時候記得把身體重量往下壓,要留意腳的部分需伸直,接著就可以來回走路。

▲▼醫師傳授3招可緩解半夜抽筋。(圖/記者姜國輝攝)

舒緩動作3:弓箭步拉腳筋
先將未抽筋的腳往前踩踏做出弓箭步,再把抽筋的腳往後延伸,盡量完全伸直,腳盤及腳板完全貼近地面,以緩解抽筋。

▲▼醫師傳授3招可緩解半夜抽筋。(圖/記者姜國輝攝)

陳冠誠建議,常抽筋的人,可在晚上睡前進行上述的動作或簡單伸展,把腳筋拉開、放鬆,睡覺時也比較不容易出現不適。另外,有些人在網路搜尋「按摩承山穴位」也可有效緩解,對此,醫師說明,在西醫的概念裡,對於夜間抽筋的患者,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緊繃肌肉伸展,就可得到緩解,接著便可再進行按摩,而承山穴的位置與西醫的概念相近,也會有一定的作用。

不過,陳冠誠也提醒,通常人體缺少鈣、鎂等營養成分時就容易抽筋,平時要多喝水及吃蔬果,補充身體的維他命C,矯正離子不平衡的情況,有助於預防抽筋的發生,假設頻率較高的患者,醫師也建議,可前往醫院檢查是否有出現離子不平衡的情況,但基本上無須過度擔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健康長壽「關鍵營養」要吃蛋白質 陳亮恭:蚵仔煎可預防失智

健康長壽「關鍵營養」要吃蛋白質 陳亮恭:蚵仔煎可預防失智

年長者健康最大威脅不是慢性疾病,而是失智、失能情況上身,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年紀越大越容易營養不良,因為活動少、牙口不好,甚至是偏重蔬果的嚴格飲控養生都可能讓肌肉默默流失,導致肌少症、衰弱,慢慢步入失能困境。想要健康長壽「蛋白質」才是最關鍵營養素,陳亮恭也分享最佳攝取方式,食材選擇、飲食分配都有訣竅。

2025年05月07日 09:15

國二生發燒快篩出爐 「家長嚇一大跳」

國二生發燒快篩出爐 「家長嚇一大跳」

小兒科醫師陳信宏分享,一名國中二年級學生發燒,快篩結果確診B型流感,家長當場嚇一大跳,因小孩之前才得過A型流感。

2025年05月07日 06:34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輔大醫院火警初判「空調設備異常」 無人傷亡、醫療不受影響

輔大醫院火警初判「空調設備異常」 無人傷亡、醫療不受影響

新北市新莊區輔大醫院6日晚間6點多突傳火警,院方晚間說明,院內急診室電腦斷層(CT)造影室發生火警警報,隨即完成區域封鎖,現場無明火產生、無人員傷亡,後續確認為空調設備異常,明(7)日火災鑑識中心派員鑑識。院方也強調,院內醫療作業正常運作,急診服務未受影響,後續會全面檢視視造影設備與電力系統安全性,確保院內環境安全。

2025年05月06日 22:13

「6類家常菜」錯誤食用方式恐致癌! 譚敦慈示警:蔬菜上榜

「6類家常菜」錯誤食用方式恐致癌! 譚敦慈示警:蔬菜上榜

身體健康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有「無毒教母」封號的譚敦慈指出,部分肉品為了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避免食物中毒,會添加亞硝酸鹽防腐,再與胺類食物結合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譚敦慈列出6類常見家常菜,其中見到蔬菜也上榜,但她進一步解釋後強調「蔬菜是健康食物」。

2025年05月06日 19:16

提案效法澳洲「兒童工作證」 李靚蕾今赴衛福部意見交流

提案效法澳洲「兒童工作證」 李靚蕾今赴衛福部意見交流

藝人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在國發會網路平台「提點子」提案,希望台灣可以效法澳洲建立「兒童工作證」制度,提案至今累計近9千名網友覆議,衛福部保護司今也依規定邀請李靚蕾至衛福部了做意見交流。衛福部表示,後續會經過研議,並在六月初具體回應提案人,但後續法制作業流程,還會需要一些時間。

2025年05月06日 18:44

40歲後易爆肥、失眠 醫曝「關鍵凶手」:與荷爾蒙失衡有關

40歲後易爆肥、失眠 醫曝「關鍵凶手」:與荷爾蒙失衡有關

很多人到中年後,除了體力持續下降,還常常覺得自己吃不多,但卻還是持續發胖?醫師指出,其實背後跟「荷爾蒙失衡」有很大關係,女性會因為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E2)分泌減少,男性則是因壓力累積,導致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上升,抑制睪固酮生成。

2025年05月06日 17:08

腸病毒反常「估6月中下旬才進入流行」 恐拖到暑假後才高峰

腸病毒反常「估6月中下旬才進入流行」 恐拖到暑假後才高峰

腸病毒疫情又反常!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呈現緩升趨勢,但仍處於相對低點,不同以往流行趨勢,目前預期6月中下旬才會進入流行,並於暑假中仍持續升高,一直到9月開學時才會到最高點。羅一鈞也透露疫情不同以往的2大原因。

2025年05月06日 15:26

增3例百日咳!東部嬰出生8天染病住加護 疫情創6年新高

增3例百日咳!東部嬰出生8天染病住加護 疫情創6年新高

國內百日咳疫情拉警報!疾病管制署今(6)日表示,上週新增3例嬰兒百日咳本土確定病例,其中一名東部出生僅8天女嬰在4月中旬出現症狀後三度就醫,還一度收治到新生兒加護病房,目前仍住院中。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今年累積14例本土百日咳病例,其中還有4起家庭群聚,疫情創6年同期新高,可能受到日本、美國等鄰近國家疫情嚴峻影響。

2025年05月06日 15:00

快訊/新冠激增近8成!單周5853人次就醫 還爆4歲童重症

快訊/新冠激增近8成!單周5853人次就醫 還爆4歲童重症

新冠已經進入第7波omicron疫情!疾病管制署今(6)日公布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已連續4周上升為今年最高,且上周新冠併發重症新增33例、4例死亡,重症中年紀最小為一名年僅4歲兒童,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疾管署目前預期疫情應於5到6月進入高峰。

2025年05月06日 14: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