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歪斜「5步驟測出高低肩」!在家靠1把椅子就能矯正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

肩膀一高一低原因很多種,包含、脊椎側彎、骨盆歪斜、長短腳,長期單側負重或進行羽毛球、網球等單側運動,都是造成身體歪斜的兇手!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李思慧指出,要檢測高低肩可根據外觀、足部、X光片等五大線索觀察,揪出病灶位置,再靠1張椅子就能矯正高低肩。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一。(圖/記者楊詩益攝,以下同)

台灣復健醫學會、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指出,要測試自己是否有高低肩,有五種步驟可以檢驗。

第一、可以觀察背部兩邊尖峰的位置,水平是否一樣高。

第二、可以來摸肩胛骨,比如一邊肩胛骨比較凸出來,另一邊肩胛骨比較平,就可能有高低肩的症狀。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二。

第三、身體往前彎時,會發現很多高低肩的患者,同時合併脊椎S型,當手去摸兩邊的脊椎的肌肉,會發現很上半背部一邊比較凸,那一邊比較不凸,那到了下半背的位置,則相反過來,變成另一邊比較凸,一邊比較不凸。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三。

第四、高低肩的患者同時又有合併骨盆旋轉,透過雙手指去摸兩側骨盆最高的尖端,並貼在腰部繞到背後交叉後,可以看雙手手指是否水平。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四。

第五、若是結構性長短腳而引起的高低肩,需要醫院來靠X光測量真正腳的骨頭的長度,才能夠抓到輕微的差距。因此可以採用「足弓觀察」,首先兩腳平行站標準姿勢,打開來一個拳頭寬。在該姿勢下體重所壓出來的足弓內側高度,可觀察左右邊是否一樣。

民眾在家中可以採用「足弓觀察」,裸足雙腳採標準姿勢,亦即兩腳腳跟對齊並平行站,兩腳間的距離打開來一個拳頭寬,觀察在該姿勢下體重所壓出來的內側足弓的高度,左右邊是否不等高。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五。

如何舒緩高低肩?

李思慧指出,高低肩的患者在斜方肌、體肩胛肌,比較緊繃,可以透過三步驟將肌肉拉開。

第一,先找一張高度合適的椅子,椅子的高度最好跟小腿等高,坐穩後,右手拉著椅子側邊,像一個矛一樣固定住,接著挺胸把氣吐乾淨,左手放到右側頭部,開始往左側拉過去,拉之前先吸一大口氣,之後把氣慢慢吐掉,邊吐邊拉。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一。

「當我們吐氣的時候,會引發肌肉放鬆,一邊吐氣一邊拉,也是最容易拉開的!若沒有吐氣,單純拉筋效果都不好。」另外,還可以採用「前往後扣住頭」,往左前方拉筋,邊吐氣邊拉,建議每組動作做10下,從1數到10,可以撐10到20秒,每天可以做3~4回。

第二,舒緩肩胛骨周邊的肌肉時,首先把兩個手腕彎曲九十度,慢慢由底升到最高,當不能再高的時候,把小指頭轉過來朝向天花板,並同時挺胸。會感覺到兩個肩胛骨是互相靠近的,胸大肌、胸小肌同時也會被撐開,請維持該姿勢吐氣然後撐10秒,反覆數次。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二。

第三,若高低肩同時合併有骨盆旋轉,門診會檢查是哪一邊的骨盆往前或往後旋轉,往前旋轉的那隻腳底要踏在椅子上,並將手扶在椅子上,另外一隻手放在背部,猶如採弓箭步的姿勢,踩地的腳盡量從頭到尾保持打直的狀態。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三。

「想像空氣中有一把椅子,然後要慢慢地坐在空氣中的這把椅子,所有的重心要放在彎曲的這隻腳,慢慢往下壓到最底的時候撐十秒。」 李思慧說明,這個動作有助於骨盆朝反方向轉正回來,減少脊椎造成的代償作用,進而減低高低肩的高度。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不是奶酥!最肥麵包是「它」 營養師曝7地雷:鹹比甜可怕

不是奶酥!最肥麵包是「它」 營養師曝7地雷:鹹比甜可怕

麵包是不少人的最愛,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很多麵包看起來健康,卻是熱量地雷,一個110克的海苔肉鬆麵包,熱量近500卡,根本是在喝油,不想吃進太多熱量,建議避開「奶酥、菠蘿、奶油、培根、千層、塔、派」等字的麵包。

2025年05月18日 17:24

「凍卵」年齡也有差!醫曝「黃金時期」:別超過38歲

「凍卵」年齡也有差!醫曝「黃金時期」:別超過38歲

晚婚、晚育已是現代社會常態,根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因此也越來越多人尋求凍卵。醫師提醒,凍卵的黃金時期為30至35歲,最遲不宜超過38歲。

2025年05月18日 16:58

咖啡、綠茶都可以!營養師推薦「8大健腦」飲食

咖啡、綠茶都可以!營養師推薦「8大健腦」飲食

「腦袋」可以透過飲食保健,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分享8大健腦食物,包括「雞蛋、莓果類、鯖魚、堅果種子、綠葉蔬菜、黑巧克力、抹茶、咖啡」。

2025年05月18日 15:52

沖繩人超長壽!醫曝當地人天天吃1蔬菜:穩血糖還護腸道

沖繩人超長壽!醫曝當地人天天吃1蔬菜:穩血糖還護腸道

「夏天就是要吃點苦,才會降火氣啊!」這句家常話不只是飲食智慧,也逐漸獲得現代醫學的支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近日在其臉書粉專分享苦瓜在現代營養學與醫學上的諸多好處,像日本沖繩是知名的長壽地區,當地居民即幾乎天天吃苦瓜。

2025年05月18日 15:24

氣候變化大慎防皮膚病 醫曝預防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秘訣

氣候變化大慎防皮膚病 醫曝預防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秘訣

在季節交替,氣溫與濕度劇烈變化的時期,對於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來說,可能加重皮膚的不適,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林佳萱提醒,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應注意天氣變化對皮膚的影響,及早預防和治療,能減少濕疹的發生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保持皮膚健康。

2025年05月18日 13:41

「經前到經後」都能喝!醫推薦「4款女性專屬花草茶」

「經前到經後」都能喝!醫推薦「4款女性專屬花草茶」

月經,雖然是女性自然的節律,卻往往伴隨著各種身心不適。其實,妳不必默默忍受。中醫認為,只要順應身體週期、用對方法,就能讓經期不再是折磨,而是一次溫柔調養的好機會。

2025年05月18日 12:12

醫示警「AI幻覺症候群」浮現 4症狀恐致精神疾病

醫示警「AI幻覺症候群」浮現 4症狀恐致精神疾病

人工智慧(AI)問世後,討論和使用熱度極高,但精神科醫師提醒,一種名為「AI幻覺症候群」的現象正逐漸浮現,已有使用者與AI互動過深,陷入靈性妄想、自我神格化,甚至產生精神疾病,症狀可分為救世主妄想、神性投射、被害妄想、情緒依附」。

2025年05月18日 12:06

女子胸部CT驚現「鬼臉」 醫生揭原因:真兇竟是鴿子

女子胸部CT驚現「鬼臉」 醫生揭原因:真兇竟是鴿子

大陸1名30歲的夏姓女子(化名)近日因持續乾咳,到廣醫附屬番禺中心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胸部CT顯示雙肺多發感染伴多發空洞形成,收入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一區住院治療。該科主任醫師劉知陶查房時,敏銳捕捉到CT上形似「鬼臉」的特殊影像(即鬼臉症),高度懷疑感染隱球菌肺炎。

2025年05月18日 10:24

「尿路結石」有4大典型症狀!醫示警「1類人」易發生

「尿路結石」有4大典型症狀!醫示警「1類人」易發生

「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疾病,隨著結石位置不同,症狀也有些差異,有些甚至無特別疼痛感,但只要發作就會疼痛難耐。醫師指出,結石大致分兩類,一種是在腎臟累積出來的,另一種是因排尿習慣不良,典型症狀有血尿、腎絞痛、下腹脹痛、排尿不順等,另外「肥胖」也容易引發結石。

2025年05月18日 10: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