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歪斜「5步驟測出高低肩」!在家靠1把椅子就能矯正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

肩膀一高一低原因很多種,包含、脊椎側彎、骨盆歪斜、長短腳,長期單側負重或進行羽毛球、網球等單側運動,都是造成身體歪斜的兇手!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李思慧指出,要檢測高低肩可根據外觀、足部、X光片等五大線索觀察,揪出病灶位置,再靠1張椅子就能矯正高低肩。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一。(圖/記者楊詩益攝,以下同)

台灣復健醫學會、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指出,要測試自己是否有高低肩,有五種步驟可以檢驗。

第一、可以觀察背部兩邊尖峰的位置,水平是否一樣高。

第二、可以來摸肩胛骨,比如一邊肩胛骨比較凸出來,另一邊肩胛骨比較平,就可能有高低肩的症狀。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二。

第三、身體往前彎時,會發現很多高低肩的患者,同時合併脊椎S型,當手去摸兩邊的脊椎的肌肉,會發現很上半背部一邊比較凸,那一邊比較不凸,那到了下半背的位置,則相反過來,變成另一邊比較凸,一邊比較不凸。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三。

第四、高低肩的患者同時又有合併骨盆旋轉,透過雙手指去摸兩側骨盆最高的尖端,並貼在腰部繞到背後交叉後,可以看雙手手指是否水平。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四。

第五、若是結構性長短腳而引起的高低肩,需要醫院來靠X光測量真正腳的骨頭的長度,才能夠抓到輕微的差距。因此可以採用「足弓觀察」,首先兩腳平行站標準姿勢,打開來一個拳頭寬。在該姿勢下體重所壓出來的足弓內側高度,可觀察左右邊是否一樣。

民眾在家中可以採用「足弓觀察」,裸足雙腳採標準姿勢,亦即兩腳腳跟對齊並平行站,兩腳間的距離打開來一個拳頭寬,觀察在該姿勢下體重所壓出來的內側足弓的高度,左右邊是否不等高。

▲▼。(圖/記者楊詩益攝)

▲量測高低肩步驟五。

如何舒緩高低肩?

李思慧指出,高低肩的患者在斜方肌、體肩胛肌,比較緊繃,可以透過三步驟將肌肉拉開。

第一,先找一張高度合適的椅子,椅子的高度最好跟小腿等高,坐穩後,右手拉著椅子側邊,像一個矛一樣固定住,接著挺胸把氣吐乾淨,左手放到右側頭部,開始往左側拉過去,拉之前先吸一大口氣,之後把氣慢慢吐掉,邊吐邊拉。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一。

「當我們吐氣的時候,會引發肌肉放鬆,一邊吐氣一邊拉,也是最容易拉開的!若沒有吐氣,單純拉筋效果都不好。」另外,還可以採用「前往後扣住頭」,往左前方拉筋,邊吐氣邊拉,建議每組動作做10下,從1數到10,可以撐10到20秒,每天可以做3~4回。

第二,舒緩肩胛骨周邊的肌肉時,首先把兩個手腕彎曲九十度,慢慢由底升到最高,當不能再高的時候,把小指頭轉過來朝向天花板,並同時挺胸。會感覺到兩個肩胛骨是互相靠近的,胸大肌、胸小肌同時也會被撐開,請維持該姿勢吐氣然後撐10秒,反覆數次。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二。

第三,若高低肩同時合併有骨盆旋轉,門診會檢查是哪一邊的骨盆往前或往後旋轉,往前旋轉的那隻腳底要踏在椅子上,並將手扶在椅子上,另外一隻手放在背部,猶如採弓箭步的姿勢,踩地的腳盡量從頭到尾保持打直的狀態。

▲▼。(圖/記者楊詩益攝)

▲高低肩復健姿勢三。

「想像空氣中有一把椅子,然後要慢慢地坐在空氣中的這把椅子,所有的重心要放在彎曲的這隻腳,慢慢往下壓到最底的時候撐十秒。」 李思慧說明,這個動作有助於骨盆朝反方向轉正回來,減少脊椎造成的代償作用,進而減低高低肩的高度。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之家庭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114年度申請從今年7月1日開始,補助額度最高12萬。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住民,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失能者,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等都可提出申請。

2025年07月03日 16:25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你以為精子數量只跟「要不要生小孩」有關嗎?其實不只如此!即使是不打算當爸的單身男子,也該對這件事提高警覺。根據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大型研究,全球男性的精子數量在短短45年間竟然減少了超過一半,而且在2000年之後還加快了兩倍的速度下滑!

2025年07月03日 15:58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不少網友在感情討論區分享戀愛受挫的經驗,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最後總是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許是忽冷忽熱、不夠在乎,甚至讓人反覆失望的對象。就算曾經立誓「下一個不要再一樣」,但到了下一段戀情,卻還是重演同樣的劇本。

2025年07月03日 15:00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世界最長壽的人都這樣吃!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分享,長壽人口密度最高的藍區(Blue Zones)居民,之所以如此健康,關鍵在於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攝取豐富多酚(具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大量日常活動、緊密的社群支持,以及低壓力生活。他也建議多吃深綠蔬菜、豆類、水果,用橄欖油烹調,並飲用綠茶或黑咖啡,實踐藍區的長壽飲食法。

2025年07月03日 14:45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工作越做越無感、人生方向越來越模糊、每天起床都覺得「這樣過一輩子可以嗎?」許多邁入40歲上下的民眾或許都曾出現類似困惑,而這樣的狀態,過去常被標籤為「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2025年07月03日 14:41

健康食品開放宣稱「膝關節保健」功效 須做12周人體食用研究

健康食品開放宣稱「膝關節保健」功效 須做12周人體食用研究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告「健康食品管理法所稱保健功效之項目」及「健康食品之膝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明訂保健食品可有膝關節保養功效。食藥署表示,業者需要依照規定完成人體食用研究,才可宣稱有保健膝關節功效,未經評估核可者,只要擅自宣稱功效,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年07月03日 14:28

心情起伏大別只怪生理期!男女情緒炸裂、衝動購物可能都是「血糖值」在搞鬼

心情起伏大別只怪生理期!男女情緒炸裂、衝動購物可能都是「血糖值」在搞鬼

午餐才剛吃飽沒多久,腦袋卻開始打結、眼皮直打架?一整天下來不只疲憊感揮之不去,情緒還跟著上上下下,甚至一不小心就爆氣或衝動下單?

2025年07月03日 13:45

不是高收入也能很快樂!研究揭「這個金錢習慣」最能降低焦慮、提升幸福感

不是高收入也能很快樂!研究揭「這個金錢習慣」最能降低焦慮、提升幸福感

研究指出,真正能降低焦慮、提升生活滿意度的關鍵,並非高收入,而是「良好的理財習慣」,研究特別強調,即便排除收入多寡的影響,只要能穩定存錢、準時繳清信用卡帳單,就能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換句話說,不用變有錢,只要會管錢,就能擁有更安心自在的生活狀態,結果顛覆對財富與幸福的既定印象。

2025年07月03日 13: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