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直線變彎曲、閱讀漏字? 小心黃斑部病變! 醫曝「危險警訊」


圖文/常春月刊

黃斑部位於眼球後部視網膜正中央區域,對中心視力影響甚鉅。若是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輕者會出現視力模糊,重者則會出現中央畫面扭曲、中心視野變暗等症狀,一旦黃斑部病變的情形嚴重,甚至會造成中央視野缺損,看出去的畫面,中央是呈現黑色的,且可能從一個小黑點慢慢擴大為大黑點。

黃斑部病變 這些異常要當心

眼科醫師蔡翔翎指出,黃斑部雖只是視網膜中央的一個小區域,但負責相當重要的功能,包括比較精細的視力,例如閱讀、開車、認人的臉等,都與黃斑部功能息息相關,一旦發生異常,許多功能都會受到影響,進而出現一些視覺症狀,包括視力變模糊、開車看不清楚、閱讀有困難,看東西時影像變暗、影像變扭曲等。

黃斑部病變有很多種,包括大家最常聽見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另外,高度近視、長期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種類的黃斑部病變。

 


長時間看藍光 提高病變風險

此外,智慧型手機普遍,很多人幾乎整天機不離手,甚至睡前躺床上都離不開手機,有些人關燈準備睡覺,還不忘打開手機滑一下,或是習慣在黑暗空間偷偷看 手機,經常如此,手機的藍光長驅直入眼睛,可能增加對眼睛的傷害,甚至提高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蔡翔翎表示,人類眼睛可見到的可見光,波長大概從400~700奈米,而藍光是可見光當中的一種,波長在400~470奈米的短波長都稱為藍光,無論在戶外太陽底下,或室內燈光下,亦或看電視、電腦,只要物體會發光,都有一定比率的藍光存在,並不只是晚上在黑暗中滑手機才會有藍光。

 


電腦螢幕需留意 過度用眼影響大

黑暗中滑手機,除了接觸一定比率的藍光之外,更要注意的是光線反差過大, 眼睛容易疲勞,瞳孔會放大,影響眼睛協調。事實上在任何情況下,過度用眼都是 不好的,尤其電腦螢幕放出的光比較白,藍光所占的比率可能會多一些,因此要特別注意。

從一些動物實驗中發現,接受高強度藍光,長時間下來,確實會增加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所以,人類如果過量暴露在藍光下,也可能會提高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濕性病變會迅速惡化 定期追蹤避免憾事發生

最常見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性與濕性兩大類。蔡翔翎說明,乾性黃斑部病變占約7~8 成之多,病程較為緩慢;濕性黃斑部病變占的比例雖低,但會迅速惡化,對視力影響極大。

由於乾性黃斑部病變可能轉為濕性,即使乾性黃斑部病變不會對視力造成即刻的 威脅,仍需接受追蹤,萬一轉為濕性,可即時接受治療。

 


黃斑部病變不惡化 7方法學起來

1、做好紫外線防護措施:因為紫外線波長更短,對眼睛的傷害要比藍光更大,所以外出最好準備太陽眼鏡,尤其夏天或中午太陽特別強的時候更要做好防護。

2、規律的運動。

3、維持正常的血壓、膽固醇和血糖。

4、少抽菸:抽菸確定是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有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最好能戒菸。

5、減少、延緩近視產生:高度近視也會增加黃斑部病變的機會,所以必須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避免過度近距離用眼、過量閱讀、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適度讓眼睛休息是必要的。

6、多攝取魚、深綠色蔬菜會有幫助。

7、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建議要定期接受眼睛檢查。

延伸閱讀:

·黃斑部病變可自測! 這張圖你看到的是直線還是曲線?
·研究發現: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高CP值吃法」:連皮帶籽最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指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X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建議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2025年10月18日 11:27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不少民眾對「隔夜菜」心存疑慮,一聽到這三個字便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風險等,甚至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夜就堅決倒掉。然而,根據《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只要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真正應避免隔夜的,其實是海鮮類熟食、半熟蛋、涼拌木耳與豆漿這4種高風險食物。

2025年10月17日 22:17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北市衛生局於今日會同衛生福利部及國民健康署針對加熱菸鋪貨之販菸店家實地稽查,截至今日(17日)19時止,專案稽查已累積稽查115家販菸店家,並查獲5個品項加熱菸外包裝標示不符規範,已令販賣業者儘速回收違法產品,最重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54

50歲後「1部位骨折」死亡率達2成! 醫警告:勿輕忽骨質疏鬆

50歲後「1部位骨折」死亡率達2成! 醫警告:勿輕忽骨質疏鬆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骨質疏鬆已成為銀髮族的隱形危機,可能只是輕輕一跌就骨折,甚至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對此,醫師示警,50歲以上民眾若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近20%,更有3成患者面臨永久性失能,8成將難以獨立生活。

2025年10月17日 21:22

加熱菸開賣首日就出包!新北查獲部分品項「包裝標示違規」需回收

加熱菸開賣首日就出包!新北查獲部分品項「包裝標示違規」需回收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就出包!新北市衛生局今(17)日晚間稽查確認有部分品項未標示尼古丁濃度,涉及「菸品容器標示不符合規範」,將依法開罰且菸商要盡速回收違法產品,依據《菸害防制法》可處最高500萬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07

【廣編】

愛爾麗拉髮密雷射實現毛囊新生 髮型美學專家吳依霖代言

【廣編】

愛爾麗拉髮密雷射實現毛囊新生 髮型美學專家吳依霖代言

為了讓更多人理解「毛囊健康」的重要性,愛爾麗特地邀請 髮型美學專家 吳依霖 擔任代言人。並也親自體驗,她表示:「很多人問我怎麼樣才能讓髮型更好看?其實答案不是造型,而是從毛囊健康開始。

2025年10月17日 21:05

減重不只靠節食!營養師教你「4招好睡、4招舒壓」輕鬆瘦

減重不只靠節食!營養師教你「4招好睡、4招舒壓」輕鬆瘦

減重不只是少吃多動而已!營養師珊珊提醒,「睡得好、壓力低」其實才是瘦得快又持久的秘密武器,除了控制飲食、運動外,她還整理了「四大好睡秘訣」與「四大舒壓關鍵」,幫助你在減重路上少踩雷、事半功倍,快把這些小技巧記下來,今晚就開始改變!

2025年10月17日 17: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