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頭每半年就要換!醫曝「落枕兇手」…靠1手掌挑對床墊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

枕頭高度不對、床鋪太軟太硬、睡姿差,都可能害你一早起床落枕!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李思慧提醒,民眾愛用一般纖維枕,三到六個月要換一次,至於記憶枕可能可以撐到三年,要注意睡姿與寢具的高度、軟硬度,都會影響肌肉的放鬆程度,導致落枕風險增高。

台灣復健醫學會、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指出,造成落枕的原因最常見發生在睡姿不良,使用的枕頭高度不對,或用久了造成枕心塌陷,無法適當的支撐頸部。李思慧說明,如果使用纖維枕比較不耐壓,大約睡三到六個月就要換一次,而使用記憶枕材質,可以撐到三年左右。

▲▼。(圖/記者楊詩益攝,以下同)

▲枕頭高度太高,會在脖子擠出皺褶。(圖/記者楊詩益攝,下同)

但她也強調,每個人的體重、頭重不一樣,就連床鋪的軟硬度也不同,「只要枕頭無法支撐頭部,身體無法呈現水平狀態,就應該換掉。」李思慧有三點建議,第一,如果枕頭太高,脖子前方會出現過多的皺褶,如果太低,脖子後方會出現過多的皺褶,必須改換成高度適中的枕頭。

▲▼。(圖/記者楊詩益攝,以下同)

▲枕頭和身體的距離要緊靠,不能有空隙。

第二,枕頭跟身體的距離,如果距離開太遠,會發現肩膀斜方肌與枕頭有一段距離,必須將枕頭往下拉往身體靠近,直到距離貼合,與斜方肌呈水平。第三,是枕頭跟床鋪的硬度必須相互搭配,如果床鋪偏軟,建議選擇較硬的枕頭,若床鋪偏硬,則選擇較軟的枕頭。頭平躺在枕頭後,頭的重量往下壓、枕頭和床的力量住上頂,這三者的力平衡後,必須讓頸部從側面看呈水平狀態。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選擇枕頭的軟硬度。

李思慧指出,如果長期選擇太矮的枕頭,會造成睡覺時舌頭往後頂,嘴巴也容易打開呼吸,使得睡眠品質不好,如果枕頭太高,容易造成椎間盤壓力高,導致頸部壓擠、神經脹麻無力。

至於要檢測床鋪軟硬度是否剛好,可以將身體平躺於床面,並用手掌往腰部脊椎下方的縫隙插入,如果床過硬,腰脊椎會被拱高,縫隙增大,整個手掌可以完全挿入;如果床過軟,脊椎會陷下與床面貼合沒有縫細,手掌完全插不進去;這兩種床都是不合格的。若床的軟硬度適中,脊椎自然撐起,約可插入一半的手掌。

▲▼。(圖/記者楊詩益攝,以下同)

▲可以採用一個手掌放到腰椎的空隙,測試床墊是否太軟。

「最適合的軟硬度,就是剛好躺下後,手掌可以塞進一半左右,這個硬度才是剛好的。」李思慧也提醒,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床鋪,建議不要一躺完就購買,而是至少要在床上睡20~30分鐘左右,身體的感受才比較準確,減少買到不適合的寢具,造成腰酸背痛、落枕的可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