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異味讓人退避三舍 這個療法讓你不再尷尬

狐臭

圖文/常春月刊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除了悶濕黏膩感之外,腋下有異味困擾的人也隨之增加。據調查統計顯示,在臺灣每10人就有4人有多汗症及狐臭困擾的民眾,而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門診統計109年1月至110年3月底截止,已有65位因腋下異味困擾來求診,女生占55%、男生占45%、平均年齡介於20至35歲區間。

多汗+細菌感染,還會有臭味

35歲的房仲業者陳先生,只要一緊張或氣溫較高時就容易大量出汗,其中,最讓他尷尬又困擾的是腋下臭味的問題,每當與客人近距離解說時,就覺得很尷尬,多年前經頂漿汗腺刮除手術仍未見改善,進而輾轉至奇美醫學中心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暨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門診。

診視之後發現,陳先生容易因為緊張或輕微運動便大量出汗,尤其是在腋下,出汗量更是正常人的5倍之多。此外,多汗的情況若經細菌感染,還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就是所謂的「狐臭」,令人退避三舍。

狐臭

清新微波熱,解決腋下多汗異味

賴豐傑建議,可選擇「清新微波熱能腋下多汗異味治療」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經治療一次後,陳先生終於可以自如地與客人拉近彼此的距離,也對自己與工作越來越有信心。

多汗症是一種慢性醫學疾病,其特徵是出汗過多,超過調節體溫所必需的出汗量。它會優先影響腋窩,手掌,腳掌和臉部,但也會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這種表面上良性的症狀可能對生活品質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導致社交和工作障礙以及情緒困擾。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多汗症可能是繼發於潛在病理的繼發性病變,有時必須迅速加以識別。

延伸閱讀:
體味揮之不去? 試試這些方法狠甩臭摸摸
香水噴錯位置會變臭! 遮蓋異味犯5大禁忌會影響味道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高中生烤肉趴「還沒熟就塞嘴裡」悲劇了 高燒39度急診住院3天

高中生烤肉趴「還沒熟就塞嘴裡」悲劇了 高燒39度急診住院3天

中秋連假還沒到,烤肉悲劇先上演!台中一名17歲男高中生,與同學嗨辦「中秋前哨戰」烤肉趴,看著炭火上的肉片、海鮮滋滋作响,一群人飢腸轆轆,顧不得食物是否全熟,便上演搶食大戰,不料貪快一口竟讓他付出慘痛代價,腹痛狂拉到險些脫水,還高燒到39度,住院整整三天才撿回一命。

2025年10月03日 13:40

花蓮募款達8.4億!賑災基金會破除3謠言:花蓮縣慰助金非來自善款

花蓮募款達8.4億!賑災基金會破除3謠言:花蓮縣慰助金非來自善款

善款突破8億!衛福部賑災基金會今(3)日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至10月02日止累計收到捐款24萬5,811筆,募得款項達8億4,752萬2,641元。近來網路上流傳捐款相關不實訊息,賑災基金會今也特別澄清三大謠言,例如網傳「花蓮縣府發給每戶5萬元,其中4萬來自賑災基金會」,事實上花蓮縣慰助金並非來自賑災基金會。

2025年10月03日 13:30

流感疫苗2天55萬人搶打!大S效應延續「左流右新打氣翻3倍」

流感疫苗2天55萬人搶打!大S效應延續「左流右新打氣翻3倍」

流感疫情已經進入流行,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新冠疫苗10月1日開打,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流感疫苗昨日接種數為28萬5,750劑,兩天下來共有55萬200人接種;新冠疫苗昨日接種接種數約7萬3,023劑,累積接種達16萬2,573劑,這兩種疫苗接種皆為去年同期的三倍,打氣相當踴躍。

2025年10月03日 13:07

男子車禍無外傷兩天後才就醫 一查「脾臟破裂」險喪命

男子車禍無外傷兩天後才就醫 一查「脾臟破裂」險喪命

一名50多歲男子騎車和機車碰撞,當下只覺得左胸劇烈疼痛,因無明顯腹痛或頭部外傷所以沒有就醫,2天後左胸仍痛就醫,檢查竟然發現左側第6至第9根肋骨骨折併有氣胸與皮下氣腫,進一步檢查除胸腔損傷外,腹腔內竟有大量出血,情況一度危急,經過緊急處置才幸運撿回一命。

2025年10月03日 11:51

科學證實甜鹹風味害人吃更多鹽 專家點出「蜜汁、照燒」隱憂

科學證實甜鹹風味害人吃更多鹽 專家點出「蜜汁、照燒」隱憂

鹹鹹甜甜的料理雖然美味,但其實潛藏健康風險。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日本最新研究,當食物加入糖與鹽,人對鹽味的敏感度會下降,容易導致攝取過量食鹽;研究團隊提醒,這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影響大,減鹽必須注意「甜味掩蓋鹽味」的風險。

2025年10月03日 10:22

每天半碗花椰菜可降罹癌風險26% 醫:清蒸3分鐘吃最理想

每天半碗花椰菜可降罹癌風險26% 醫:清蒸3分鐘吃最理想

每天吃半碗花椰菜,就可以有顯著防癌效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國外知名學術平台BMC發表的研究,習慣每天至少吃半碗花椰菜的人,比起不吃者,罹患癌症的風險最多可降低26%,建議用「清蒸」方式料理,可保留較多營養素,也能維持一定口感。

2025年10月03日 09:35

流感雙病毒共存「H3N2小弟竄起變大哥」 專家:快打疫苗

流感雙病毒共存「H3N2小弟竄起變大哥」 專家:快打疫苗

流感疫情進入流行且持續升溫!疾管署監測顯示目前A型流感N3N2佔比已經超過H1N1,處於兩型共存且可能出現主流轉換,10月可能都是疫情相對高點。專家示警,經過新冠疫情之後病毒排序大洗牌,H3N2可說是「小弟竄起變大哥」,且H3N2臨床症狀較嚴重、免疫逃脫機率高,恐讓脆弱族群容易發生重症與死亡,呼籲民眾施打流感疫苗,覆蓋率需達7成才有足夠保護力。

2025年10月03日 09:27

「門診打抗生素」解急診壅塞 馬偕實施後每日多釋出3床收重症

「門診打抗生素」解急診壅塞 馬偕實施後每日多釋出3床收重症

為了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祭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相關給付,讓部分感染症患者從住院轉門診接受治療。馬偕醫院早在今年1月實施院內計畫,累計至今已達325人次,平日每天可釋出3張急性病床,轉為收治更為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確實有效減少輕症患者在急診待床與急診病床的使用率,病人滿意度也高,顯示成效良好。

2025年10月02日 19: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