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證實:不運動最危險

乳癌


圖文/常春月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2020年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11.7%,相當於所有新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癌患者。

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 6.6人死於乳癌

而衛福部公布最新的107年癌症統計數據觀看國內發生情況,乳癌再度蟬連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乳癌的死亡率為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69歲之間,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約6.6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婦女健康及生活品質。

注意乳癌危險因子 體重過重、不運動最危險

目前已知容易引發乳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喝酒、抽菸、環境荷爾蒙、晚婚生子等。其中,IARC最新研究提到全球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應注意「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醫師指出,肥胖為許多癌症的危險因素,要如何分辨是否肥胖或進一步量化肥胖程度,並非靠肉眼觀看外型胖瘦或體重數字來做為判斷,可用BMI數值(身體質量指數)來評估體重是否在理想範圍或已異常超重;另外,腰圍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值,男性理想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理想腰圍應控制在80公分以內。

 

乳癌檢查


定期乳房檢查 早期存活率高達95%

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政府提供45~69歲婦女及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降低40%的乳癌的死亡率。

沈彥君強調,若在乳癌早期發生時及早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平均可高達85%,其中0~1期乳癌存活率可高達95%以上,第2期的乳癌也有89%的存活率。

45歲以下婦女乳房組織較緻密 搭配乳房超音波更精準

值得一提的是,乳癌有年輕化趨勢,由於45歲以下婦女的乳房組織較緻密,若用乳房X光攝影做為檢查工具,其微小鈣化易受遮蔽較不清晰,使得診斷率下降,尤其對乳房腫塊的判斷效果上也較差。

沈彥君建議,45歲以下的婦女朋友可利用乳房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的第一步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或有乳癌家族史、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無輻射精密檢查更可有效提高診斷的精準度。

延伸閱讀:

·胸前長痘痘小心是乳癌警訊! 醫列「致癌習慣」:快戒吧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 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塑膠餐具、香水少用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女臉麻牙齦痛...看錯科2次 耳鼻喉醫一查竟是乳癌!

女臉麻牙齦痛...看錯科2次 耳鼻喉醫一查竟是乳癌!

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出現左側臉頰及下唇麻木、牙齦刺痛等症狀,長達三個多月遲遲未改善。她輾轉求診牙科與神經內科,接受包括腦部核磁共振等檢查,卻始終無法找出原因。最終在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下,意外發現是乳癌轉移至下頷骨,導致神經受壓所引起的罕見病例。

2025年10月27日 19:36

宜蘭3歲半女童未開口說話 羅東博愛醫院半年治療逆轉發展

宜蘭3歲半女童未開口說話 羅東博愛醫院半年治療逆轉發展

家住宜蘭的女童瑄瑄(化名)因語言發展遲緩,至3歲半仍未開口說話,日常互動反應也明顯比同齡兒童慢。原本由阿嬤帶大的瑄瑄因傳統觀念「大隻雞慢啼」未及時接受治療,但在鄰居提醒下,阿嬤意識到問題,隨即帶瑄瑄至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就診。經過半年語言、物理及職能治療介入,瑄瑄已能簡單數數,語言及動作發展逐漸改善。

2025年10月27日 17:22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國內將開放中醫師使用超音波檢查!新任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守毅今(27)日表示,目前全台已經有62位中醫師加入相關的超音波醫學會,是未來主要輔助工具,包括像針炙時的安全深度指引、辨別病人是否單純腹痛等,會以免費服務為主。衛福部中指出,這部分因涉及相關醫師團體的共識,後續會再召開會議確認。

2025年10月27日 15:18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目前國內流感疫情處於流行期,加上換季時節氣溫變化明顯,呼吸道病毒恐更加活躍。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27日)發文呼籲住院病人,若醫師評估可以安全出院,就趕緊安排別再戀棧,因為他已經看到不只一位不願出院的高齡患者感染A型流感了。

2025年10月27日 14:19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在10月27日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他們重新感受「吃」的溫度與記憶。

2025年10月27日 13:06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2025年10月27日 12:32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對此,北榮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相關新聞都有密切關注,兒科確實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他也提到,今年院內4個總醫師大都留不下來,都要出去開業,但這也不是壞事,重要的是培養更多兒科人才。

2025年10月27日 12:14

精準掌握骨質與體組成!DXA健康管理新利器 3類人群應定期檢測

精準掌握骨質與體組成!DXA健康管理新利器 3類人群應定期檢測

隨著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逐漸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及高糖高脂飲食,不僅導致脂肪堆積,也加速骨質與肌肉的流失。這些「隱形的變化」往往在出現跌倒、骨折或行動力下降時,才被發現。

2025年10月27日 11: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