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也會偏頭痛! 醫教「日常照護秘訣」

頭痛

 


圖文/常春月刊

國內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且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20至40歲女性平均每五名有一人是偏頭痛受害者。然而,偏頭痛發作時除了頭痛,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害怕特殊氣味,一發作從數小時到幾天不等,嚴重到需要休息,影響工作或生活,長期下來恐惡化為慢性偏頭痛。

偏頭痛 控制不妥恐演變2影響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醫師說明,偏頭痛屬於一種體質性頭痛(原發性頭痛),其病因來自於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性發炎,雖沒有立即危險性,但痛起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根據研究指出,大部分源自於遺傳和荷爾蒙的影響,甚至氣溫變化、環境因素等都可能讓患者刮起腦內風暴。

台灣頭痛學會名譽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醫師補充,偏頭痛若不妥善控制,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型頭痛」,前者約占偏頭痛人數的3%,後者約1%;另外,也可能發生兩種的結合,為「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

天氣熱

 

 

偏頭痛致病因複雜 天氣、壓力、情緒都可能造成

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每月15天以上、每天4小時以上,且15天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林高章補充,偏頭痛未必是單側頭痛,可能是雙側,甚至整個頭都痛;其成因多元且複雜,偏頭痛或是慢性偏頭痛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誘發因子而導致頭痛的次數與頻率產生變化,例如天氣變熱或變冷、壓力、睡眠不足、情緒、時差、過分劇烈運動等;女性患者則多受雌激素等荷爾蒙所影響,因此在經期前後較易發作。

王署君進一步指出,氣溫與氣壓變化亦可能造成偏頭痛的發作。近年陸續有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帶有對溫度、痛覺敏感的基因,因此當溫度變化時,特別容易發作,像是低氣壓的颱風來襲,患者發作頻率亦會增加。

 

 

頭痛藥

 

 

治療慢性偏頭痛 預防與治療為主

慢性偏頭痛會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患者每個月有15天都在頭痛,且每月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處於嚴重偏頭痛的狀態,對於生活、工作影響很大。

王署君解釋,慢性偏頭痛藥物主要有兩種,包括預防與治療。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需要長期服用,一般療程需要服藥3至4週,在使用過程中也會伴隨對應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有些藥物會造成體重增加或是反應力變弱等;第二種則是多數常使用的止痛藥,主要是頭痛發作時,醫師才會指示使用。

 

 

頭痛

 

 

健保有條件地給付肉毒桿菌素 延緩頭痛發作程度、時間

除了上述藥物,健保自109年2月1日起有條件地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若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患者並使用過3種以上預防性藥物無效即可與主治醫師溝通討論是否適合申請。

王署君解釋,肉毒桿菌素原用在醫美除皺,意外發現可以改善偏頭痛。研究顯示,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於頭部前額、枕頁、兩側、肩頸等31處治療點,每3至4個月施打一次,可降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與嚴重度,延長下次疾病發作時間。

 

 

辛辣食物

 

 

預防、控制頭痛發作 日常這些習慣要做到

除了透過藥物進行預防與治療,更要搭配生活調適。林高章強調,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每天補充2000至2500cc水分,避免菸酒與過度激烈運動,都能有效減少發作。

此外,避免辛辣、煙燻等刺激性飲食,與易誘發自身頭痛之食物,如起司、巧克力、柑橘類、紅酒等。

延伸閱讀:

·長期過敏小心引起偏頭痛! 醫曝「誘發元凶」:3成國人中鏢

·常偏頭痛這「3種食物」最好要避開! 你吃對了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對牛奶才能補對營養!營養師揭密「4大乳品」真相

喝對牛奶才能補對營養!營養師揭密「4大乳品」真相

你是不是也曾站在超市的牛奶區前,一頭霧水地看著「鮮乳」、「保久乳」、「長效乳」、「還原奶」這些名字,不知道該選哪一瓶?看起來都像牛奶,喝起來也差不多,但其實營養價值與製程差很大!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揭密「4大乳品」真相,幫大家一次搞懂這些乳品的差別!

2025年05月20日 18:10

三峽車禍OHCA救回女學生情況穩定 土城醫院:未來兩三天是關鍵

三峽車禍OHCA救回女學生情況穩定 土城醫院:未來兩三天是關鍵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發生重大車禍,其中5名傷患送新北土城醫院,院方今(20)日說明病況,其中1名13歲女學生到院時無呼吸心跳(OHCA),經緊急搶救後已恢復生命徵象,目前情況穩定,但未來兩三天還是要積極努力照顧,醫院已啟動跨團隊全力投入。

2025年05月20日 18:01

「烏龜頸」年輕化!重度3C族肩頸痛 亞大醫院揭浮針舒痛新解方

「烏龜頸」年輕化!重度3C族肩頸痛 亞大醫院揭浮針舒痛新解方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近來門診發現不少患者雖然年紀輕,卻長期飽受肩頸痠痛、網球肘之苦,甚至出現「烏龜頸」、「富貴包」症狀,發現多半都是重度3C產品使用族群,手機、電腦幾乎不離身,雖然嘗試西醫復健但卻效果有限,評估後,建議採用浮針治療,果然大幅縮短患者的病痛時程,也改善頸部不適症狀。

2025年05月20日 17:45

小滿節氣報到!中醫師傳授3招養生法:健脾胃、去濕氣、防中暑

小滿節氣報到!中醫師傳授3招養生法:健脾胃、去濕氣、防中暑

氣溫飆升、小滿節氣來臨,身體容易出現濕重倦怠、皮膚癢、中暑等不適。中醫師周亞錚提醒,此時是調養體質、預防濕熱病症的關鍵期。掌握三大養生原則,讓你順利度過梅雨初夏!

2025年05月20日 17:36

【廣編】桂格康研家頂級野生魚油引領保健新標竿 奪Monde Selection特級金獎

【廣編】桂格康研家頂級野生魚油引領保健新標竿 奪Monde Selection特級金獎

桂格旗下健康品牌「桂格康研家」以科學專業為基礎,致力打造符合台灣家庭需求的健康保健產品。品牌創立短短一年,已斬獲五項國際殊榮,其中旗艦產品「頂級野生魚油」更在今年的Monde Selection世界品質評鑑中,勇奪全場最高榮譽「特級金獎」,展現其卓越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2025年05月20日 17:29

麻疹疫苗放寬「45到59歲」可自費打 血清流病調查見抗體衰退

麻疹疫苗放寬「45到59歲」可自費打 血清流病調查見抗體衰退

疾管署監測今年國內麻疹本土、境外移入病例皆創下六年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疾管署2019-2020年國民免疫力長期調查研究結果發現,1966年後出生世代的麻疹血清陽性率都低於95%,經過專家會議討論,決定擴大麻疹疫苗接種建議對象,讓45歲-59歲具較高風險的成人如不具有麻疹免疫力,也可自費接種疫苗。

2025年05月20日 17:09

「兒童CPR」和成人的不同!醫教3大關鍵 一票人狂筆記

「兒童CPR」和成人的不同!醫教3大關鍵 一票人狂筆記

新北市三峽78歲余姓老翁昨(19)日駕車暴衝,釀3死12傷慘劇,而事發當下不少民眾伸出援手,更有好心人在一旁緊急實施CPR搶命。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直言,兒童CPR和成人的略有差異,學會正確的方式,也許能在黃金關鍵時間救人一命。

2025年05月20日 16:51

2男赴越南染麻疹回台「接觸者皆破百」 境外移入創6年新高

2男赴越南染麻疹回台「接觸者皆破百」 境外移入創6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20)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例麻疹境外移入,都來自越南,個案分別是北部及中部30多歲男性,匡列接觸者都破百人,最晚監測至6月6日。由於國際間麻疹疫情持續,近期國內亦持續有境外移入病例,提醒民眾如計畫前往越南等麻疹流行地區應做好自我防護。

2025年05月20日 16:11

學生目睹車禍恐致PTSD 醫示警「8大症狀」:持續2周快就醫

學生目睹車禍恐致PTSD 醫示警「8大症狀」:持續2周快就醫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昨日發生重大車禍,不少學生都目擊驚悚現場。對此,精神科醫師提醒,親眼看到同學被撞死,對孩童與青少年的心理衝擊極大,可能導致急性壓力反應或創傷後壓力障礙,建議要多留意孩童的「情緒行為」、「認知生理」、「重新經歷事件的現象」等三大面向。

2025年05月20日 15: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