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廔管保養照護重點 血管外科專家圖文解說

▲洗腎廔管。(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腎臟負責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電解質與代謝廢物,當腎臟衰竭時,便得利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來替代腎臟的功能。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醫師指出,一般來說洗腎機要達到足夠的透析功能,每分鐘至少要200毫升的血流量才夠用。我們身體只有動脈有辦法提供如此大量的血流,但是動脈通常比較深,扎針的難度較高。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血管外科醫師可以替患者建立洗腎廔管。

洗腎廔管就是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讓動脈的血液直接進到靜脈裡面。」張兼華醫師說,「靜脈的位置較表層,而且在動脈血流的衝擊下,靜脈管徑會漸漸擴大,方便扎針進行血液透析。」

洗腎廔管怎麼做?

原本的動脈血液進入微血管後,再流入靜脈,要讓動脈血液直接流入靜脈可以利用「自體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張兼華醫師解釋,「自體洗腎廔管」是將自身的動脈與靜脈嫁接在一起,「人工血管」則是將人工血管的兩端,一端接著動脈、另一端接著靜脈,然後將人工血管放在皮下,未來需要透析的時候,可以直接扎針。

洗腎廔管怎麼做?

「自體洗腎廔管的問題是有可能經過幾個月後,靜脈管徑一直沒有擴大、成熟,而沒辦法扎針透析。」張兼華醫師分析,「人工血管不用等到靜脈擴大,可以直接扎針進行血液透析,但是人工血管發生阻塞、感染等問題的機會較高。」

血管外科醫師會與患者詳細討論,並綜合評估患者的年紀、需求、血管、健康狀況等,選擇合適的洗腎廔管方式。

洗腎廔管要定期檢查,確保暢通!

當洗腎廔管阻塞時,血液透析治療將被迫中斷,患者也需要接受緊急處置。為了確保洗腎廔管暢通,平日務必定期檢查。

「我們會教導洗腎病友如何自行判斷,例如要經常用手輕輕觸摸洗腎廔管,確定這是震動而不是跳動的感覺。」張兼華醫師解釋,「洗腎廔管與一般血管不同,觸摸的時候會有一種『震顫感』,感覺好像有電流通過,麻麻的感覺。這是因為洗腎廔管的血液是從高壓系統進入低壓系統,所以會產生震顫的狀況。」

另外,也會建議病友買個聽診器放在家,每天聽洗腎廔管,張兼華醫師說聽起來會有「呼!呼!呼!」像風吹過的聲音。

洗腎廔管要定期檢查,確保暢通!

每天自我檢測,用手摸、用聽診器聽,可以提早發現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不用等到洗腎當天才發現,而影響洗腎治療,打亂生活步調。

除了自我檢測之外,建議每三至六個月回門診做血管超音波檢查,張兼華醫師提醒,有時候聽起來、摸起來都正常,但是更精細的血管超音波能夠提早發現一些問題,及早治療。

洗腎廔管阻塞怎麼辦?

當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時,會較難扎針,而且血流也不順暢,洗腎機經常出現警示訊號,也可能在拔針之後,止血不易。如果出現手臂腫脹、疼痛,也需要立刻就醫檢查。

懷疑洗腎廔管有狀況時,需要先作血管超音波檢查,張兼華醫師說,「血管超音波檢查可以測量洗腎廔管的血流量、看看是否有血塊,並確認洗腎廔管狹窄的位置與嚴重程度,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

為了解決洗腎廔管的問題,目前大多採用微創導管介入治療,張兼華醫師說,「我們會將導管小心穿過洗腎廔管狹窄的位置,然後撐開氣球導管,擴張血管的管徑,讓血流可以順利通過。」

洗腎廔管阻塞怎麼辦?

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醫師還會放置血管支架來維持血管的暢通,張兼華醫師解釋,「洗腎廔管較常使用人工血管支架,與心導管使用的支架不同。心臟冠狀動脈使用的是『裸支架』,看起來就是一個網狀金屬支架;至於洗腎廔管較常使用『覆膜支架』,除了金屬骨架外,還包覆一層人工血管薄膜。對洗腎病人來說,人工血管覆膜支架會比裸支架的效果更好。醫師會視狀況決定是否放入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來保持洗腎廔管的暢通。」

雲嘉南地區血液透析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

洗腎廔管的照護需要:患者、洗腎中心、血管外科醫師,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張兼華醫師解釋,「過去的狀況是,病友在洗腎廔管出問題時,洗腎中心會請患者到外科醫師做檢查,而在外科醫師檢查之後,就會請病友回洗腎中心。外科醫師與洗腎中心之間往往是透過病友聯繫,但是病友並不知道洗腎機器出現的警示訊息是什麼意思,也不清楚洗腎廔管出了哪些狀況,傳話過程中經常有誤差。」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大林慈濟醫院與雲林、嘉義、台南、彰化、南投等地方,大約五十幾家醫療院所、洗腎中心合作,共同建構了洗腎廔管整合照護模式。張兼華醫師說,「只要病友的洗腎廔管有狀況,洗腎中心都可以即時跟血管外科醫師聯繫,說明病友的問題,然後幫病友預約外科醫師的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測。如果洗腎廔管已經阻塞了,外科醫師便會安排急診處置。」

除了即時溝通管道外,還有編制個案管理師負責追蹤病友的情況。張兼華醫師說,目前已追蹤了將近一千個病友。因為洗腎廔管需要每三個月回診檢查,所以會提前一周通知各個洗腎中心,請他們提醒病友。如果病友沒有回診,個案管理師也會持續追蹤、了解原因,盡可能請病友定期檢查,確保洗腎廔管暢通。個案管理師都會教導病友照顧自己的洗腎廔管,並提供一些實用的醫療知識。

「我們也會定期舉辦研討會,讓洗腎中心的醫師、護理人員參加。」張兼華醫師說,「透過雙向溝通平台,大家可以交流洗腎廔管的新知、照護上遭遇的問題,也能共同討論解決辦法,持續提升洗腎廔管的照護品質。」

貼心小提醒

做好洗腎廔管後,病友務必時常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不要戴手鐲、不要穿著會束緊手臂的衣物、不要背太重的包包、睡覺時不可以壓迫手臂等等。洗腎廔管照顧得宜,可以使用十幾、二十年不是問題。張兼華醫師叮嚀,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即使接受血液透析,洗腎病友也能維持正常工作,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廔管健檢自己來,血液透析好順暢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台灣首度在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醫示警「唇部產品」風險最高

台灣首度在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醫示警「唇部產品」風險最高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檢出禁用蘇丹色素,受影響還業者還不乏知名綠藤生機與歐萊德!皮膚科醫師指出,蘇丹紅最大風險在於會被吃進入,經腸道代謝產生致癌風險,化妝品會使用於皮膚、粘膜,其中又以護唇類產品風險最高,即使擦在皮膚上,小朋友也可能不小心食入。通常宣稱天然的化妝品,顏色、香味都不會持續太久,如果發現異常鮮豔、香氣持久,可能要懷疑非天然。

2025年11月21日 20:41

快訊/「陸製卸妝膏、綠藤生機護唇油」驗出蘇丹紅 食藥署令下架

快訊/「陸製卸妝膏、綠藤生機護唇油」驗出蘇丹紅 食藥署令下架

國內驚爆首見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1)日公布,網購平台(MOMO商店)業者銷售中國大陸製「且初越桔清透卸妝膏(無花果味)」以及綠藤生機自主通報「專心護唇油-莓紅版」被檢出蘇丹4號,需全面下架問題產品;且經查國內進口商輸入新加坡問題原料也同樣遭檢出蘇丹4號,食藥署已公布相關下游廠商14家業者,其中也包含知名廠商歐萊德、綠藤生機,要求暫停販售下架、且於48小時、下週一之前完成自主清查。

2025年11月21日 19:03

總統吃壽司隔天「福島食品全解禁」 食藥署否認相關:依程序公告

總統吃壽司隔天「福島食品全解禁」 食藥署否認相關:依程序公告

衛福部食藥署今(21)日傍晚公告即日起全面取消日本福島食品輸入限制,讓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然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談「台灣有事」論調引發中國大陸不滿,重啟日本水產品禁令,賴清德總統昨日則特別分享自己吃日本水產品的照片力挺,這也讓福食解禁時間點耐人尋味。食藥署長姜至剛強調,「沒有啦」,相關公告完全按照行政程序。

2025年11月21日 18:12

快訊/日本福島5縣食品全解禁!衛福部公告廢止管制:即起生效

快訊/日本福島5縣食品全解禁!衛福部公告廢止管制:即起生效

日本福島食品全面解禁!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1)日傍晚將公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自即日生效。這也意味福島核災發生14年來,國內對於日本福島食品輸入相關管制終於取消,回歸一般輸入食品邊境管制。

2025年11月21日 16:28

跳出你的健康節奏!三位人氣創作者接力「完膳舞」傳遞「不被糖控制」的生活態度

跳出你的健康節奏!三位人氣創作者接力「完膳舞」傳遞「不被糖控制」的生活態度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我們重新審視糖與健康的關係,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20歲以上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為12.8%,換句話說,平均每10個成人中就有超過1位罹患糖尿病,

2025年11月21日 15:52

衛福部將實地查核「藝人閃兵案」3醫院 最快2周有結果

衛福部將實地查核「藝人閃兵案」3醫院 最快2周有結果

藝人閃兵案延燒,衛福部上月底發文請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負責複檢的台大、北榮和三軍總醫院。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21)日表示,根據衛生局的回報,醫院已經提供書面資料,但是還要了解流程,已再度行文請衛生局安排實地查核,最快2周內有結果。

2025年11月21日 15:17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許多人午餐、晚餐常會選擇來一碗生菜沙拉當作輕盈的一餐。看似健康、清爽又不負擔,但邱筱宸醫師分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女性朋友問:「醫師,我中午都戒掉碳水、改吃健康的生菜沙拉了,怎麼還是會經常感到整天疲倦沒力氣?」

2025年11月21日 13:13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台中市1名66歲許姓男子有登山健行習慣,健康狀況穩定,但今年初因一場寒流,許男起床後突感到頭暈、走路不穩,求診檢查後竟是腦幹梗塞性中風,經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一站式治療」,許男2個月後病情好轉出院,目前門診追蹤中。台中醫院提醒,近期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民眾要加強保暖。

2025年11月21日 12: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