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爆炸性頭痛 當心腦動脈瘤破裂

▲腦動脈瘤。(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正值壯年的林先生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有天在公司用餐的時候,突然感到劇烈頭痛,隨後便失去意識。大吃一驚的同事們連忙叫了救護車,將林先生送到急診室。

「抵達急診室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而且還有心律不整。」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回憶,「這是因為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進而誘發心律不整。」

檢查發現,患者的腦出血可能源自於腦動脈瘤破裂,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出血是非常危險的狀況,可能破壞腦部功能,導致失能、甚至死亡。與家屬討論後,神經外科醫師先動手術引流腦部血水,以降低腦壓。

患者的腦動脈瘤比較大,約1.2公分,蘇亦昌醫師解釋,為避免破裂的腦動脈瘤繼續出血,所以後續進行了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先在腦動脈瘤裡填滿白金線圈,接著在腦動脈瘤開口處置放血管支架。

在細心照顧下,患者終於度過了危險期,漸漸恢復意識,也能開始進行復健。蘇亦昌醫師說,「經過一年多,患者復原得相當不錯,已經可以走路、騎腳踏車。」

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腦動脈瘤破裂極為致命!

「腦動脈瘤不是『腫瘤』,」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因為動脈某處的血管壁較脆弱,在經過血流衝擊下,像氣球一般漸漸膨大。」動脈瘤形成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動脈瘤越脹越大,便可能破裂出血。

人體動脈的血壓較高,當動脈瘤破裂時將造成嚴重腦出血,患者會感到爆炸性頭痛、接著是噁心嘔吐,頸部會變得很僵硬。蘇亦昌醫師說,「患者的脖子只要稍微向前彎就會痛得很厲害,所以頸部非常僵硬,一動都不敢動。」

腦部構造非常精密,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讓患者失去意識、陷入昏迷,是性命垂危、非常緊急的狀況,即使經過搶救,仍可能導致失能、癱瘓、死亡。

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腦動脈瘤破裂極為致命!

腦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血管壁的健康有關,蘇亦昌醫師分析,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多囊腎、結締組織疾病等。若具有腦動脈瘤家族史,例如直系血親有1個患者,或旁系血親有2個以上患者,便要特別留意。

另外,假使身體其他部位有發現動脈瘤,代表患者患者的動脈血管可能因為某些狀況而比較脆弱,在腦部形成動脈瘤的機會也比較高。

較小顆的腦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至於較大顆的腦動脈瘤可能對周圍的神經、腦組織造成壓迫,而出現頭痛、複視等症狀。想要確認腦動脈瘤的存在,需要藉助影像檢查,蘇亦昌醫師說,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腦動脈瘤,且沒有輻射線。部分沒有症狀的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腦動脈瘤。

狀況緊急的時候,大多會使用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因為電腦斷層的速度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影像,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

腦動脈瘤危險因子莫輕忽

確定診斷腦動脈瘤之後,會進一步評估其破裂風險,蘇亦昌醫師說,因為治療腦動脈瘤本身也有風險,所以需要綜合考量腦動脈瘤大小、患者年紀、身體狀況等各項因素,並與患者仔細討論。一般而言,如果腦動脈瘤破裂風險小於1%,可能會建議患者密切追蹤,假使腦動脈瘤破裂風險較高,便會建議介入治療。

在腦動脈瘤未破裂的狀態下進行治療,病況相對較好掌控,醫師、患者都能做較好的準備;倘若等到動脈瘤破裂,狀況將非常緊急,出血會對腦部造成傷害,發生各種併發症的機會也比較高。

善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拆彈解危

腦動脈瘤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與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手術治療是由神經外科醫師打開頭顱,經由腦組織的間隙找到動脈瘤後,用血管夾將腦動脈瘤夾起來,蘇亦昌醫師說明,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還可以採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來決定治療方式,必要時也可以兩者合併使用。

進行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時,醫師會由鼠蹊處穿刺股動脈,然後送入細細長長的導管,在X光輔助下,小心翼翼的讓導管通過蜿蜒的動脈延伸到腦動脈瘤的位置。「為了不要讓血液繼續衝擊動脈瘤,我們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栓塞,」蘇亦昌醫師說,「也就是利用白金線圈填滿動脈瘤,形成栓塞,讓血液無法進入。」

腦動脈瘤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

每顆腦動脈瘤的型態皆不太一樣,開口較小的稱為「窄頸動脈瘤」,開口較大的稱為「寬頸動脈瘤」,兩者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窄頸動脈瘤只需填入白金線圈即可,蘇亦昌醫師說,寬頸動脈瘤則須在填入白金線圈後,放置血管支架,避免白金線圈掉出來。

除了白金線圈栓塞治療,現在還可使用「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蘇亦昌醫師解釋,這是使用網孔很密的血管支架,可以有效阻擋血流進入腦動脈瘤,不會再對腦動脈瘤造成衝擊。醫師會根據腦動脈瘤的型態、大小、位置來決定適合的栓塞方式。筆記重點記起來

腦動脈瘤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隨著腦動脈瘤日漸膨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蘇亦昌醫師提醒,腦動脈瘤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家族史、多囊腎等,利用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無症狀的腦動脈瘤。

倘若評估起來,腦動脈瘤破裂的風險較高,會建議介入治療。目前是以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為主,可使用白金線圈栓塞治療、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

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可能在短時間內昏迷、甚至奪命。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降低失能的風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突發性劇烈頭痛,當心腦動脈瘤!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致死率達6成!今年全台恙蟲病已15起 踏青掃墓注意「2部位易叮咬」

致死率達6成!今年全台恙蟲病已15起 踏青掃墓注意「2部位易叮咬」

清明節即將到來,民眾前往戶外掃墓機會增加,而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今年已經累積15例恙蟲病確定病例。防疫醫師提醒,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戶外要特別小心防範。

2023年03月23日 07:01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不少人便祕時都會自行購軟便劑,卻擔心長期使用會影響腸胃道功能。對此,食藥署分析5大常見軟便劑成分,另提醒若使用後症狀惡化,或者一周後仍未改善,就應近一步就醫診斷治療。

2023年03月23日 00:03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隨著氣溫逐漸上升,那被肥油包裹的肚子快要藏不住,只能瘋狂做仰臥起坐、不吃澱粉來消小腹嗎?事實上有些大家認知中「消肚子的方法」其實無用處,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營養師劉怡里分析2原因,透露「補充蛋白質」才是正確瘦肚子的好方法,蛋白質若吃不夠,恐當一輩子小腹婆。

2023年03月22日 22:01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WG)2023農產品農藥殘留指南公布,最新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其中「草莓」已經連續8年獲得冠軍,且超過90%的草莓、蘋果、櫻桃、菠菜、甜桃和葡萄樣品檢測出兩種或多種農藥殘留,更發現了210種殺蟲劑,建議大家在清洗時,可以流水邊沖洗、邊浸泡共15分鐘,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幫助減少農藥殘留。

2023年03月22日 21:09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名男網友日前聚會喝到斷片,結果隔天醒來,震驚發現下體的毛全被剃掉了,這時女友一副得意的模樣,細數著剃毛的好處,還自豪地說「我剪得很棒吧!」讓他瞬間爆氣,覺得對方超不尊重自己。

2023年03月22日 20:24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甲狀腺亢進似乎是常聽到的疾病,但並不代表它是可忽視的小問題。醫師表示,一旦有甲狀腺亢進,可能會出現心跳、身體代謝變快或較怕熱等症狀。不過有醫師提醒,不要亂進補,以免誘發免疫反應錯亂導致亢進,因為一名16歲學生每天喝一杯參茶,結果出現甲狀腺亢進。

2023年03月22日 20:23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體臭與飲食有關,研究顯示,常吃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質食物較易散發體臭,如果在老人家身上就形成老人臭。李幼華表示,肉類和起司等乳製品食物,含有動物性蛋白質,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為活躍,以致於有人說吃肉的人較易有體味,就是這個原因。

2023年03月22日 19:38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是日式料理店、餐廳Buffet中頗受歡迎的美食。不過營養師提醒,魚肉雖含有豐富營養素,但除了有寄生蟲疑慮外,吃太多還可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建議一周吃一次即可。

2023年03月22日 19:01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又稱QQ蛋,是夜市常見小吃之一。不過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地瓜球經老闆不斷擠壓後,便慢慢膨脹?營養師說明,其實是生麵糰內含有氣體,油炸時擠壓球體可驅趕油,使空氣進入的緣故。但一份熱量不低,還是要適量食用。

2023年03月22日 18:16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衛福部健保會今(22)日召開112年第2次委員會,討論各總額部門111年度執行成果。在中醫、牙醫、醫院與西醫基層中,僅牙醫、西醫基層在新醫療科技部編列預算未用罄,111年牙醫高風險疾病口腔照顧計畫執行率僅千分之8,餘下4.015億元依規定扣減,將退回安全準備金使用。

2023年03月22日 17: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