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即時察覺疲倦、骨頭痛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圖解說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五十多歲的廖先生平時健步如飛,幾年前體力陡降,做事有氣無力,甚至伴隨發燒症狀。經家人提醒緊急至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且因發病原因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約占二成五的難治類型。若採納傳統化療,恐因療效不彰,存活期僅四個月。面對突如其來的罹病事實及很短的存活期,廖先生只覺晴天霹靂。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說,自2017年起,數款標靶藥陸續上市,臨床上已有FLT-3標靶藥及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可用,今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經評估後,該患者開始使用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並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僅完成兩次療程,體內癌細胞幾乎全滅。進一步完成骨髓移植後,病程穩定控制逾三年,順利達成搶時間救命的治療目標。此外,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更在今(2021)年七月通過健保給付資格,成為我國第二款通過健保給付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

警覺四大症狀、進行兩種檢查、確診一定要就醫!

滕傑林主任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是一種病程惡化快速、與骨髓相關的血液疾病。每年約新增800多例,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患者平均年齡為六十至六十五歲,且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男性略多於女性。

滕傑林主任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病後,失去正常分化及死亡機制的血癌細胞(芽細胞)會佔據血液及骨髓,導致正常血球數量降低且功能受到影響。例如紅血球數量太少,會導致臉色蒼白、異常疲倦、嚴重貧血;白血球數量太少,導致免疫力下降,引起發燒、難以控制的感染;血小板數量太少,導致凝血功能降低,出現莫名瘀青或流血不止,例如流鼻血、月經出血不止;此外,大量芽細胞堆積於骨髓內,也會導致骨髓膨脹,引起骨頭疼痛。

滕傑林主任分享,十幾年前,診間有名22歲年輕女性患者,因高燒不停且全身蒼白如紙而緊急送醫,意外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無法接受罹病事實,也擔心化療會破壞結婚及生子計畫,該患者竟選擇採納民俗偏方。兩週後因疾病大幅惡化,再次緊急送醫,白血球數量從原先的一萬提升至六萬,激增了六倍。爾後患者才正視疾病,在完成標準化療後,終於成功控制疾病。

滕傑林主任提醒,若發生相關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盡快就醫進行血液檢查確認血球的數目;透過骨髓檢查確認骨髓內細胞型態,確定症狀是否由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起。確診後也應即早治療才能搶時間救命。

421口訣揪出AML

終結四十年治療困境,標靶藥物助年長、體弱者戰勝AM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曾長達四十年無新藥問世,患者過去存活時間很短。滕傑林主任說,過去僅可透過化療消除癌細胞,可否接受標準化療成為預後的重要關鍵。然而,標準療程需要採納強效、高劑量且密集的化療,約有二成五的患者,因年長或因心臟、肝腎功能不佳等共病症導致體弱而難以承受,因此這類病人存活期僅有4個月。

及早治療迎戰血癌

所幸自2017年起,有多款標靶藥問世供臨床治療使用。滕傑林主任舉例說明,過往難以採納標準化療的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就有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可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服藥方便,且適用於所有突變基因型別,約六至七成屬於難治型的患者可受惠。BCL-2抑制劑需與低劑量化療或去甲基化藥物合併使用,有望以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提升存活期,甚至爭取治癒。

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

滕傑林主任說,因為標靶藥所費不貲,沉重經濟負擔讓患者難接受最適切的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期。政府為照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2020年首度給付一款FTL-3標靶藥,今(2021)年七月起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又成為第二款給付標靶藥。在政府德政及標靶藥支持之下,鼓勵患者一定要即時採納正規治療、積極遵照醫囑,與醫療團隊一起戰勝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沒有撞到也瘀青?當心白血病(急性血癌)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國內9成媽媽願「餵母乳」!石頭奶、乳汁不夠怎麼辦? 3QA解答

國內9成媽媽願「餵母乳」!石頭奶、乳汁不夠怎麼辦? 3QA解答

國健署公布111年限是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顯示有9成以上的母親「有意願哺餵母乳」。但哺乳期間會遇到重重關卡,統計3大媽媽們最需要解答的問題分別為「如何讓寶寶吸到奶水?」等。衛教師也提醒,平時許多人以為可以發奶的食物,其實在出現「石頭奶」的時候,就不要再食用,否則會導致母乳更難擠出。

2023年11月30日 12:24

「K他命」竟可當救命藥!醫曝最新研究:助抗憂鬱「降5成自殺風險」

「K他命」竟可當救命藥!醫曝最新研究:助抗憂鬱「降5成自殺風險」

憂鬱症患者是自殺高危險群,雖抗憂鬱劑使用普遍且新藥陸續上市,但近年憂鬱導致的自殺率並未下降,而近期竟有研究發現「低劑量K他命注射有助抗憂鬱和抗自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教授指出,臨床研究發現,K他命抗憂鬱作用可達7-14天,對「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難治型重度憂鬱症患者有用,有助下降想自殺病患50%以上的自殺風險。

2023年11月30日 12:14

天冷走路爆痛!男腳趾發紫腫脹竟是血管病變 醫警告:再晚恐截肢

天冷走路爆痛!男腳趾發紫腫脹竟是血管病變 醫警告:再晚恐截肢

最近日夜溫差大,台中一名75歲老翁只要走路,走沒幾步腳就爆痛,日前在家時又因腳抽痛跌倒擦傷,結果傷口潰爛難癒合,就醫檢查結果竟是周邊動脈阻塞惹禍,緊急安排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後狀況好轉;醫師建議,長者如發現下肢冰冷、疼痛或膚色蒼白發紫等徵兆,應儘速就醫,否則以老翁狀況來看,再拖下去恐須截肢。

2023年11月30日 12:01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北醫大經營之三大醫院:萬芳、雙和、北醫附設,自邱文達時代開始,就引入品質管理,經營始往上,雙和醫院也度過了風聲中轉讓委託他校經營的危機。然而,今天還沒有把雙和醫院扶上醫學中心之際,長久歷史以來有醫學中心地位的萬芳醫院,意外落馬了,被台北慈濟超越。

2023年11月30日 11:30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大陸黴漿菌疫情嚴峻,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警告,台灣明年恐爆發流行。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中國的黴漿菌疫情恐怖主要是藥物抗藥性極高,怕這些抗藥性高的黴漿菌傳來台灣,但其實台灣抗藥性居然也達6成了。他憂心地向醫師們喊話「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遲早追上中國。

2023年11月30日 10:42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記憶力變差」是難以避免的老化現象,但到底要如何辨認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醫師指出,失智症除了會出現記憶力問題,還會伴隨「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等10大警訊症狀,而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高齡、肥胖、三高、抽菸和患有其他疾病」,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

2023年11月30日 09:57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吃軟飯當然是比較難聽的說法,但有許多的男生還是不介意「暫時」給女朋友或老婆養一下,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有一些男生天生就不是太愛面子,認為「女主外、男主內」的狀況好像也滿不錯的,也有些男生認為多讓女生照顧一點其實也很不錯,不見得非得扛起太重的擔子,到底有哪些星座的男生比較容易發展成這樣子的個性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星座的男人不介意吃吃軟飯呢?

2023年11月30日 07:00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由於多位高知名度國際級影劇界人士(侯孝賢、布魯斯威利等等),罹患失智症,於是造成本就受到年長者高度關心的話題,又再度引起熱議 --- 「如何才能預防失智症」。

2023年11月30日 06:49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南投縣仁愛鄉爆出民眾吃河豚中毒案件,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救治,目前相關檢體已送到食藥署以釐清魚種和毒素。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9)日表示,研檢組已經著手檢驗,若順利最快下周一可有結果。至於是否比照日本推河豚處理證照,林金富坦言《食安法》沒有授權限制某一食品須取得許可證照才能販售,將涉及修法,需要蒐集意見進行跨部會討論。

2023年11月29日 22:35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9)日宣布國內防治成績,今年截至10月底,國內新增感染數為804人,只要趨勢不變,到12月底累積個案預估為960至970人,不但是連續6年下降,更將是20年來首度跌破千例,防治具相當成效。

2023年11月29日 22: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