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我有腦霧嗎?1分鐘自我檢測 醫:超過3項就符合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撰文/星幸福美學診所 王德生醫師

淺談腦霧

門診中,有越來越多患者來診時,抱怨著自己記憶力下降、做事情的效率變差、原本不會失誤的事居然連續失誤,這樣的狀況從年紀輕到年紀長的都有,年紀大的問我是不是失智症前兆,年紀輕的問我是不是老了?

其實近年來對於人體營養的探索,以及營養素、賀爾蒙可能影響的層面,討論是越來越廣泛,原本上述的主訴症狀在過去可能得到的答覆是:

『別擔心,你只是睡眠不足太疲累了,多休息一點就會好。』

『你還年輕,不會這麼早失智症啦!』

『你的檢查都算正常,應該不至於,不然我們半年後再追蹤一次抽血報告。』

是的,你覺得腦袋有些不對勁了,但好像又找不出問題根源,總覺得思路沒以前通透、記憶力沒有以前持久、處理事情無法如以往迅捷,就像腦袋隔層紗。

腦霧其實是許多腦部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放任腦霧發展可能會造成肥胖、焦慮、憂鬱、失智、甚至阿茲海默症。

那麼腦霧是怎麼發生的呢?近年的研究顯示,神經慢性發炎(neuroinflammation)是主要原因,造成神經慢性發炎及退化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腸漏以及粒線體的凋亡。

那麼要如何診斷自己是否有腦霧呢?

在此提供一個簡單的問卷,讓讀者們可以自己評量。

1.是否開始經歷思考敏銳度下降、無法專注等情形?
2.是否開始有慢性疲勞、每天缺乏能量並覺得嗜睡的感覺?
3.是否增加每日咖啡因的需求以提振精神?
4.如果有懷孕經驗,是否在產後發現自己偶爾會有措辭困難的狀況?
5.是否曾經有腦部外傷、中風的病史?
6.是否長期有腸胃道相關症狀?如便祕、腹瀉、脹氣等。
7.是否在近期有甲狀腺低下等症狀?如腹圍增加、手腳冰冷、落髮等。
8.是否罹患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
9.是否最近有感染狀況?如蜂窩性組織炎、肺炎或嗜其它急性感染等。
10.是否近期有使用麻醉或抗組織胺等藥物治療?
11.是否有接受過化學治療?
12.上述腦霧的症狀,是否會在短暫的壓力下加重?

如果十二個問題中,有超過三項,那麼就符合腦霧的診斷!
如果十二個問題中,有超過五項以上,那麼除了腦霧之外,身體可能有更多問題需要處理!

老生常談,沒有一個症狀是正常的

在傳統醫療院所中做完健康檢查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某些數據不正常、身體有某些小症狀,但門診醫師根據診斷標準,跟你說目前狀況只需追蹤還不需治療,請你回家調整生活飲食,半年或一年後再追蹤一次。

之後你再做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原本不正常的數據符合疾病診斷標準、症狀變得更嚴重一些,這時候門診醫師可以開藥或使用其他治療方式了!

這個邏輯聽起來很奇怪對吧?
是的,很奇怪,但卻天天在你我身旁上演!

不過當體認到『沒有一個症狀是正常的』之後,其實在發生疾病之前我們仍然有許多積極性作為。例如腦霧,初期的症狀可能很微小,症狀還可以忍受,因此我們多半得過且過,但放任腦霧及神經發炎繼續下去,對於身體的影響可是非常深遠的!

如果上面的問卷自我評量後,發現有很大的機會已經產生腦霧,那麼下一篇文章即將跟讀者揭露,有哪些方式可以改善、甚至治癒腦霧!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造成嬰幼兒呼吸道重症和死亡。母親在懷孕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策略,母親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也就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一直到6個月,都有保護力。

2025年07月13日 14:44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喉嚨像卡了一顆球,喝水也會嗆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口乾,而是吞嚥障礙在作怪!門諾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與陽光基金會合辦「頭頸癌病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病友一同關心自己的吞嚥功能,並由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張嚴云以淺顯又趣味的方式,深入解說吞嚥困難的原因與改善之道。

2025年07月13日 12:39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近期天氣炎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指出,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若有「腰痠腰痛、血尿、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2025年07月13日 12:00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13日 11:07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炎炎夏日容易因吃不下而忽略正餐進食,但醫師提醒,「適度咀嚼」是有益處的,包括「預防肥胖、培養味覺、改善發音、活躍腦功能、預防蛀牙、預防癌症、舒適腸胃、增加體力」,現代食物通常質地柔軟易於食用,導致現代人咀嚼的頻率減少以及咀嚼能力下降的隱憂,尤其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建議要適度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

2025年07月13日 10:13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臉上痘痘總是冒不停,皮膚科醫師指出,這和臉部皮膚出油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先天體質、青春期荷爾蒙等影響,後天習慣熬夜、晚睡都會讓臉部出油增加,堵塞毛孔造成肌膚痘痘粉刺問題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製品和精緻甜點這兩類食物也被認為會讓出油變嚴重,要改善痘痘肌,生活、飲食習慣都要做調整,如果情況嚴重,也應該尋求醫師協助。

2025年07月13日 09:33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在中醫看來,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毛孔自然開張,出汗是身體順應氣候、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這是「心主夏、在液為汗」的自然生理現象,有助於氣機通暢與體內陰陽調和。

2025年07月12日 23:33

門診名稱太寫實 醫院設「不上班專科」 醫師揭背後真相

門診名稱太寫實 醫院設「不上班專科」 醫師揭背後真相

大陸河北省的陳女士(化名)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秦皇島一家二甲醫院除了掛有「不愛上學門診」牌子外,還掛出了「不愛上班門診」的牌子,引發討論。對此,該院工作人員證實院內的確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消息曝光後,網友們紛紛調侃,「這下周末真得去趟河北了」。

2025年07月12日 17: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