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我有腦霧嗎?1分鐘自我檢測 醫:超過3項就符合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撰文/星幸福美學診所 王德生醫師

淺談腦霧

門診中,有越來越多患者來診時,抱怨著自己記憶力下降、做事情的效率變差、原本不會失誤的事居然連續失誤,這樣的狀況從年紀輕到年紀長的都有,年紀大的問我是不是失智症前兆,年紀輕的問我是不是老了?

其實近年來對於人體營養的探索,以及營養素、賀爾蒙可能影響的層面,討論是越來越廣泛,原本上述的主訴症狀在過去可能得到的答覆是:

『別擔心,你只是睡眠不足太疲累了,多休息一點就會好。』

『你還年輕,不會這麼早失智症啦!』

『你的檢查都算正常,應該不至於,不然我們半年後再追蹤一次抽血報告。』

是的,你覺得腦袋有些不對勁了,但好像又找不出問題根源,總覺得思路沒以前通透、記憶力沒有以前持久、處理事情無法如以往迅捷,就像腦袋隔層紗。

腦霧其實是許多腦部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放任腦霧發展可能會造成肥胖、焦慮、憂鬱、失智、甚至阿茲海默症。

那麼腦霧是怎麼發生的呢?近年的研究顯示,神經慢性發炎(neuroinflammation)是主要原因,造成神經慢性發炎及退化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腸漏以及粒線體的凋亡。

那麼要如何診斷自己是否有腦霧呢?

在此提供一個簡單的問卷,讓讀者們可以自己評量。

1.是否開始經歷思考敏銳度下降、無法專注等情形?
2.是否開始有慢性疲勞、每天缺乏能量並覺得嗜睡的感覺?
3.是否增加每日咖啡因的需求以提振精神?
4.如果有懷孕經驗,是否在產後發現自己偶爾會有措辭困難的狀況?
5.是否曾經有腦部外傷、中風的病史?
6.是否長期有腸胃道相關症狀?如便祕、腹瀉、脹氣等。
7.是否在近期有甲狀腺低下等症狀?如腹圍增加、手腳冰冷、落髮等。
8.是否罹患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
9.是否最近有感染狀況?如蜂窩性組織炎、肺炎或嗜其它急性感染等。
10.是否近期有使用麻醉或抗組織胺等藥物治療?
11.是否有接受過化學治療?
12.上述腦霧的症狀,是否會在短暫的壓力下加重?

如果十二個問題中,有超過三項,那麼就符合腦霧的診斷!
如果十二個問題中,有超過五項以上,那麼除了腦霧之外,身體可能有更多問題需要處理!

老生常談,沒有一個症狀是正常的

在傳統醫療院所中做完健康檢查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某些數據不正常、身體有某些小症狀,但門診醫師根據診斷標準,跟你說目前狀況只需追蹤還不需治療,請你回家調整生活飲食,半年或一年後再追蹤一次。

之後你再做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原本不正常的數據符合疾病診斷標準、症狀變得更嚴重一些,這時候門診醫師可以開藥或使用其他治療方式了!

這個邏輯聽起來很奇怪對吧?
是的,很奇怪,但卻天天在你我身旁上演!

不過當體認到『沒有一個症狀是正常的』之後,其實在發生疾病之前我們仍然有許多積極性作為。例如腦霧,初期的症狀可能很微小,症狀還可以忍受,因此我們多半得過且過,但放任腦霧及神經發炎繼續下去,對於身體的影響可是非常深遠的!

如果上面的問卷自我評量後,發現有很大的機會已經產生腦霧,那麼下一篇文章即將跟讀者揭露,有哪些方式可以改善、甚至治癒腦霧!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