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居家抗疫飲食不正常 醫師圖文提醒:膽固醇易失控

▲膽固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檢查發現他屬於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膽固醇非常高,很難降下來。」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表示,「我們希望他可以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以下〔1〕,所以除了口服藥物以外,也合併使用降血脂針劑,病情控制得很穩定。」

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時間在家上班,缺少運動,又經常叫外送,食物偏鹹、偏油,追劇的時候還會吃零食,黃先生的體重便逐漸上升。此外,生活作息改變之後,較容易忘記吃藥、忘記打針,而讓低密度膽固醇開始飆升。

「回診抽血時發現狀況變差,我們就會進一步了解原因。」林肇鋒醫師說,「這類病人只要飲食、運動、藥物稍有鬆懈,膽固醇就容易波動,所以一定要按時回診,持續追蹤。」

膽固醇過高,種類要搞懂

抽血檢查膽固醇時,務必先了解膽固醇的種類。膽固醇可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2〕。

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2〕〔3〕。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2〕。

血脂超標血管遭殃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全身上下所有的血管都會受到波及,漸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林肇鋒醫師指出,大腦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腎臟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腎臟病變,下肢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血液循環不足,而出現下肢冰冷、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

「雖然膽固醇過高所衍生的併發症非常多,但是當血脂超標時,患者並不會有任何感覺,而容易輕忽、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林肇鋒醫師說,「我們必須抽血檢驗才有辦法知道血脂的狀況,臨床上會遇到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就醫,進一步檢查才驚覺是膽固醇過高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醫師會希望患者可以在出現併發症前就發現血脂超標,並積極控制,才能避免血管病變、產生疾病。」

積極控制高血脂,才能避免併發症

高血脂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抽菸、過重與肥胖、不當飲食、缺乏運動等〔4〕,想要控制高血脂,必須要多管齊下。

發現膽固醇過高時,一開始會採用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戒菸等,林肇鋒醫師說明,「是否需要搭配藥物進行治療,一方面看血脂肪有多高,二方面要看看是否存在一些相關風險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控制膽固醇,避免併發症

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5〕,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會依照風險不同來調整,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之成年人應小於100 mg/dL、孩童應小於135 mg/dL,若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曾經腦中風應小於100 mg/dL,若有冠狀動脈疾病應小於70 mg/dL,若有急性冠心症候群合併糖尿病應小於55 mg/dL。

「高血脂藥物治療除了口服藥物,也有針劑藥物。如果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後,血脂仍然顯著異常的話,就會考慮合併使用針劑治療來控制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說,「目前的針劑設計得很方便,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執行皮下注射,每2-4週注射一次。」膽固醇沒能控制達標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調整藥物。

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林肇鋒醫師分析,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6〕,這些副作用的機率低,即使出現症狀,也不會太嚴重,通常在停藥或者是減輕劑量之後,就可以改善。

針劑降膽固醇藥物是注射在皮下,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出現疼痛或紅腫。根據統計,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也不高〔6〕,林肇鋒醫師說,「如果患者有反映這些狀況,我們都會進一步了解,看看是否有操作不當的地方,至於注射部位的選擇,會建議於不同部位輪流施打。經過適當的衛教與調整後,大多可以改善。」

關心疫情也要當心膽固醇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的工作方式、生活型態都受到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飲食、運動、藥物可不能鬆懈,以免血脂飆升。

關心疫情也要當心膽固醇

如果叫外送,記得挑選較健康的食材與烹調方式,林肇鋒醫師提醒,若是訂購蔬菜箱回家自己做料理,要控制油、鹽、減少調味料。煮菜時可使用大豆油、橄欖油,避免使用豬油、人造奶油。〔7〕

攝取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燕麥、蒟蒻,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追劇嘴饞時,可以用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杏仁、核桃來取代高脂、高糖、高鹽的零食。〔7〕

請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成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另外加上兩日中至高強度肌肉訓練運動。大家可以依照個人的身體狀況調整,以漸進方式逐步增加運動量。〔8〕

膽固醇過高時,患者並沒有感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衍生許多併發症,林肇鋒醫師叮嚀,請務必按時服藥或搭配針劑,積極控制讓血脂達標!

參考資料:

1. Eur Heart J. 2020 Jan 1;41(1):111-188. doi: 10.1093/eurheartj/ehz455.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41/1/111/5556353 (Figure4)

2. HDL (Good), LDL (Ba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hdl-good-ldl-bad-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therosclerosis. 6 Nov 2020

4. Causes of high cholestero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causes-of-high-cholesterol

5. 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http://www.tas.org.tw/index.php?action=news-detail&id=3

6.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111_188

7.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AHA. 15 Aug 2017.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nutrition-basics/aha-diet-and-lifestyle-recommendations

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for Adults and Kids. 18 Apr 2018.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fitness/fitness-basics/aha-recs-for-physical-activity-in-adultsMAT-TW-2100840-1.0-08/2021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桃園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 擴大肺癌篩檢影像納入

桃園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 擴大肺癌篩檢影像納入

為提升精準健康、個人化醫療及公共衛生的發展,桃園市政府11日與中央研究院及社團法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學會共同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後續並規劃將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影像納入資料庫,以促進國內健康數據、影像醫學、電子化醫療紀錄與人體生物資料庫的串連及加值運用。

2023年12月11日 18:08

這1運動最易猝死!醫揭「奪命2大原因」 出現3警訊快停止

這1運動最易猝死!醫揭「奪命2大原因」 出現3警訊快停止

不少人會參加馬拉松,藉由慢跑來強身挑戰自我。但醫師表示,運動猝死機率最高的是跑步,因為和脫水和電解質失衡有關,如果有先天心臟病也要注意,跑步時如果出現3徵兆,要馬上補水,不然會有猝死危險。

2023年12月11日 18:07

不只呼吸道疾病!冬天也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 2種最常見

不只呼吸道疾病!冬天也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 2種最常見

冬季除了好發呼吸道疾病,也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其中又以諾羅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而輪狀病毒則是引起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

2023年12月11日 16:30

北市心理諮商夯!15~30歲免費加碼補助 已用完7成名額

北市心理諮商夯!15~30歲免費加碼補助 已用完7成名額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在今年8月1日起,承接衛福部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補助方案,針對15至30歲的年輕族群,提供1年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台北市衛生局表示,今年已服務9756人次,有一半是來自外縣市,目前還有三成名額,還有4997人次可供年輕族群預約。

2023年12月11日 16:05

台男泰國出車禍被醫院拒收身亡!專家提醒「出國前3件事必做」

台男泰國出車禍被醫院拒收身亡!專家提醒「出國前3件事必做」

台灣一名41歲陳姓男子在泰國旅遊時被當地汽車撞上,送到當地醫院後被拒收,送到另一家醫院後,陳男搶救無效死亡。對此,專家也提出3點建議並提醒海外國家狀況不一樣,建議出國前要買好足夠額度的保險。

2023年12月11日 15:16

北市明年起加碼「國中男生打HPV疫苗」 1萬名學生可受惠

北市明年起加碼「國中男生打HPV疫苗」 1萬名學生可受惠

女性子宮頸癌、男性頭頸癌等癌症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息息相關,藉由HPV疫苗接種可預防感染與降低相關癌症發生。台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國內自107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113年起將加碼提通112年入學國中男生公費9價HPV疫苗。

2023年12月11日 12:56

頭髮一直掉「11種常見原因」!恐和疾病有關

頭髮一直掉「11種常見原因」!恐和疾病有關

你有沒有頭髮一直掉的經驗?每當換季或天氣變冷時,就覺得頭髮掉不停;總在洗澡後發現排水孔被毛髮堵住,或是在梳子上面看見一堆頭髮。《Hello醫師》為大家說明常見的11種掉髮原因,讓大家從根本改善掉髮問題!

2023年12月11日 08:08

他無痛血尿「刮下5cm膀胱腫瘤」 醫生曝照片:像極了炒肉絲

他無痛血尿「刮下5cm膀胱腫瘤」 醫生曝照片:像極了炒肉絲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近日分享一則病例,有一位60歲阿伯上廁所時,偶爾會出現血尿情況,且血尿時沒有痛感,就醫後才發現「長了一顆5公分大的膀胱腫瘤」,他診斷後決定使用微創電刀手術刮除,刮下來的腫瘤重達約70g,外觀跟「炒肉絲」非常相似。

2023年12月11日 03:00

常常被說想太多?「高敏感人」4大特質曝

常常被說想太多?「高敏感人」4大特質曝

你是否常常聽到朋友說「是你想太多了」、「又沒怎樣,幹嘛大驚小怪」、「別什麼都放在心上」等語,時常陷入「別人可能不喜歡我」的情緒中?總感覺自己比別人更多慮,收到負面評價或情緒也相對難以承受,這樣的你不是抗壓性低。心理師余佳容指出,你很可能是「高敏感族群」的一份子,並分析主要有4大特質。

2023年12月10日 22:12

「最難交心」星座Top4!天蠍排第2 疑心病重難破冰

「最難交心」星座Top4!天蠍排第2 疑心病重難破冰

在人際互動中,有些人個性活潑熱情,毫不隱藏分享所有;也有人難以打開心房、表現出真實的自己,這些性格保守、謹慎的人,可能會在初次相遇時展現出矜持,傾向保護自我。塔羅牌老師艾菲爾即點名「4星座」不容易與人交心,他們對於情感與隱私格外重視,願意保持一定距離,不輕易讓外人摸透內心。

2023年12月10日 21: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