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疫情壓力大 慢性蕁麻疹患者心酸誰人知

▲慢性蕁麻疹。(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撰文/劉承翰醫師

疫情爆發後,多數民眾改成線上購物,導致貨物流量倍增,每天的貨運量猶如過三節,有些物流司機的工時,每日10小時起跳,在工作量暴增、壓力也變大之下,就有一位慢性蕁麻疹的貨運司機提到自己的心酸,「由於長時間戴口罩,加上天氣時而悶熱,時而暴雨,常常覺得皮膚發癢,更擔心因無法常洗手及消毒,會在不自覺中觸摸到臉,反而把病毒及細菌帶到臉上,增加染疫風險。」疫情下,讓貨運司機不只忙,心更累。

慢性蕁麻疹可能原因

壓力及情緒容易誘發蕁麻疹發作

勻禾妍美學診所劉承翰院長表示,防疫期間外出規定不得脫下口罩,確實容易因為悶熱造成慢性蕁麻疹症狀惡化。目前慢性蕁麻疹患者多數與體質有關,另外壓力、賀爾蒙、自體免疫、特殊過敏原如環境溫度、流汗、太陽、食物等也都會誘發蕁麻疹,只要症狀持續達6週就稱作慢性蕁麻疹。

日前,門診就有一位40多歲慢性蕁麻疹媽媽,因疫情被迫放無薪假,面對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長時間待在家照顧小孩,她形容「小孩的校門關彷彿是家長的鬼門開」,雙重壓力之下導致她無法適應,夜夜失眠,在這負面情緒及高壓循環下,加速惡化慢性蕁麻疹的症狀。

劉承翰院長提及,防疫期間,易敏族也容易因情緒壓力而引發過敏症狀。因此,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長時間在家也要有規律的運動、培養個人興趣,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避免壓力誘發過敏症狀。此外,也要勤換口罩、打掃消毒周邊環境,以減少病毒的傳染並降低過敏發作的機會。

慢性蕁麻疹怎麼辦?

選對治療好武器 對抗蕁麻疹事半功倍

目前對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劉承翰院長表示主要是協助病人找到或是減輕導致症狀的惡化因子,接著會為患者開立長期口服的抗組織胺,以緩解皮膚搔癢的症狀,同時也會依症狀輕重、患者需求,調整劑量或是選擇合適的抗組織胺藥品。

劉承翰院長進一步提到,過去傳統的抗組織胺容易嗜睡甚至會影響肝腎。因此,特別提醒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人士像貨運司機、工程師及考生,或是有肝腎方面疾病的患者,更需要與醫師討論與自己最合適的藥物,選用不會穿透腦血障壁及影響肝腎的抗組織胺藥物,才能避免緩解了症狀,卻因副作用影響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問題。

目前已有「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可快速有效改善慢性蕁麻疹症狀,經研究證實服用一顆,1小時內能迅速緩解過慢性蕁麻疹症狀,效果持續24小時。即使是有肝腎方面的問題,或是老年患者,都不需要另外調整劑量,安全性佳。

對抗蕁麻疹掌握5不3要

當蕁麻疹症狀發作時,劉承翰院長也提醒患者做到5不3要。「不抓皮膚、不洗過熱洗澡水、不過度清潔、不曬太陽、不壓迫皮膚(如穿著寬鬆衣服)」。而三要則為「要適度抒發壓力、要避開過敏原及刺激物、要與醫師討論合適藥物及遵從醫囑」,才能真正緩解過敏症狀。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蕁麻疹懶人包—皮膚科醫師教你不癢不癢小撇步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明年健保總額成長4.7%「首次達最高上限」 有望連2年不漲保費

明年健保總額成長4.7%「首次達最高上限」 有望連2年不漲保費

行政院今(30)日核定健保總額調整以成長率上限4.7%計算,為健保過去8年來首度成長率達到國發會核定的「天花板」上限。健保署長石崇良受訪表示,預估今年底健保結餘約1277億元,安全準備金約1.97個月,明年底則有1259億元、約1.86個月,都符合法定至少1個月以上,預期明年也不用漲健保費。

2023年11月30日 22:32

海芙音波認證診所再+1!晶翎美學診所專注客製你的美麗

海芙音波認證診所再+1!晶翎美學診所專注客製你的美麗

近期海芙音波認證診所再+1,11/26全新開幕「晶翎美學診所」主打為注重自然美的消費者提供複合式高效的精準醫美服務,晶翎美學診所傅筠醫師指出:音波為漸進式療程,效果會在施打完的一到三個月逐漸顯現,迎接農曆新年聚會最好提前3個月做準備。

2023年11月30日 22:23

健保總額「成長4.7%」 洪子仁:盼未來每年至少6%以上

健保總額「成長4.7%」 洪子仁:盼未來每年至少6%以上

衛福部今提出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核定為成長率最上限的4.7,行政院今也確定拍板敲定,並同時撥補新台幣51.33億元,補助健保點值下滑問題。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希望未來8年能持續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每年至少6%以上。

2023年11月30日 20:49

「新興菸品」觸法最重罰200萬!董氏破除「網路常見6大術語」

「新興菸品」觸法最重罰200萬!董氏破除「網路常見6大術語」

《菸害防制法》新法在今年3月正式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林雪蘭科長表示,網路販賣或廣告電子煙、未通過審查的加熱菸,可處20萬元~100萬元,且《台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也特別規範高中職以下學校周邊50公尺禁止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菸。

2023年11月30日 20:33

疾管署實施機場自願篩檢!首3日驗出4病毒 張上淳:偵測未釋放消息

疾管署實施機場自願篩檢!首3日驗出4病毒 張上淳:偵測未釋放消息

中國大陸北方發生多重病原呼吸道疫情,疾病管制署26日起於4處國際機場針對自中港澳入境,且有類流感症狀旅客實施鼓勵採檢,首3日總共有35名旅客受檢,目前檢出包含流感、新冠、腺病毒、鼻病毒等4種病毒,尚未檢出黴漿菌和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科權威、台大副校長張上淳今受訪表示,透過篩檢可比對結果是否與陸方釋出資訊一致,又或許可及早偵測到未釋放消息。

2023年11月30日 20:26

國小弟健檢「2種GG問題」最常見!泌尿醫:不處理恐癌變

國小弟健檢「2種GG問題」最常見!泌尿醫:不處理恐癌變

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指出,小學學童健康檢查複檢高峰期剛過,但有些家長仍因太忙碌至今未帶孩子回診。他透露,門診中最常見男童需複檢項目為「隱睪症」及「包皮問題」。並提醒家長,男童在生殖相關項目都是越小處理越好,否則未來不僅產生不孕疑慮,甚至有癌病變的隱憂。

2023年11月30日 20:15

呼吸道疾病恐大流行!藥局傳缺藥?食藥署:已整備相關藥物

呼吸道疾病恐大流行!藥局傳缺藥?食藥署:已整備相關藥物

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中國大陸黴漿菌疫情嚴重,專家也表示台灣可能在明年春天面臨感染確保臨床端藥品供應無虞。潮,而近期傳出藥局、基層診所有缺藥情形。對此,食藥署回應,已持續整備秋冬傳染性疾病用藥需求。

2023年11月30日 18:28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超基因生技公布「最新NK細胞療法」為癌友帶來曙光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超基因生技公布「最新NK細胞療法」為癌友帶來曙光

2022年新加坡RMT控股集團入主台灣21年老字號臍帶血銀行「再生緣生技」,並更名為「超基因生技」,除了投入更多資源,為發展再生醫療技術更接軌國際,結合多國的專業卓越人士,希望帶給全人類可以共享的生技網絡。

2023年11月30日 17:43

喝咖啡可燃脂、降低發炎反應 營養師點名7種類人要特別注意

喝咖啡可燃脂、降低發炎反應 營養師點名7種類人要特別注意

早上一杯咖啡已經是很多人生活常態,不過,營養師劉怡里提醒,雖然咖啡可以提神,但有7大族群不適合攝取過多的咖啡,必須特別注意。

2023年11月30日 17:39

黴漿菌抗生素缺藥?藥師公會理事長驚爆:社區藥局遇「陸配搶買藥」

黴漿菌抗生素缺藥?藥師公會理事長驚爆:社區藥局遇「陸配搶買藥」

中國大陸爆發多重呼吸道疫情,台灣因此提高戒備,但屢屢傳出治療黴漿菌感染的抗生素「日舒(Zithromax)」恐出現缺藥,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強調目前不管兒童、成人的用藥都相當充足。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今(30)日受訪時驚爆,社區藥局近期已經接獲10多起「陸配想買藥寄回中國」,因為沒有處方箋買不到,才傳缺藥。

2023年11月30日 16: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