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就白髮? 營養師揭「3大元凶」:想預防就吃這些

 


圖文/常春月刊

你也有白頭髮嗎?老了才會長白頭髮?其實,白髮增加跟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

白髮生長因素多 這些NG行為要避免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她身邊一位有個愛美的朋友,因為疫情都待在家,突然閒了下來,竟然開始長白頭髮,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在家飲食三餐不正常吃、疫情也讓她心理壓力恐慌,進而導致頭頂佈滿白髮。其實,不止衰老才會長白頭髮,營養不足、不好的生活習慣、壓力等,都是造成白髮的原因。

 

 



補充這些營養素 擁有烏黑頭髮

高敏敏列出補充哪些營養素,可以擁有烏黑亮麗秀髮:

1、優質蛋白質

頭髮最重要的基底!而「酪胺酸」更是黑色素的原料。

推薦食物:雞、魚、豆類、肉

2、維他命B群

幫助能量代謝的維生素,壓力大易流失,若缺乏B1、2、6、12,容易有早發性白髮。

推薦食物:綠色蔬菜、全穀飯、燕麥胚芽

3、維他命E

幫助抗氧化,減少壓力性白髮。

推薦食物:堅果、芝麻、好油

4、礦物質鋅

是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原料之一。

推薦食物:牡蠣、蝦、肉

5、鐵質

將氧氣運送全身,促進頭髮健康生長。

推薦食物:豬血、鴨血、紅莧菜、豬肝

6、礦物質銅

是生成黑色素的必要原料。

推薦食物:可可豆、黃豆
 

 



避免抽菸、喝酒 提高新陳代謝

此外,高敏敏強調,長期抽菸、喝酒的人,易讓體內自由基偏高,進而破壞黑色素、影響毛髮黑色素生成、甚至破壞毛囊細胞,造成白頭髮產生、掉髮的症狀;建議在家也要多活動提高代謝率、放鬆心情,因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循環差、壓力過大都會影響頭皮血液循環,影響毛囊中製造黑色素的細胞,白頭髮就會開始增多。

延伸閱讀:
·第1根白髮出生就註定! 皮膚科醫曝「男、女生長時間」:頭髮綁太緊也會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今年全台人瑞5749人「最高齡122歲」 重陽金鎖片預算增至7699萬

今年全台人瑞5749人「最高齡122歲」 重陽金鎖片預算增至7699萬

今(29)天是重陽節,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國內百歲人瑞達到5749人,這也反映在社家署致贈的「人瑞金鎖片」預算,總金額上看7699萬,皆創下新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高齡長者是北市一名122歲女性長輩,和去年最高齡相比多了3歲,原來是該名長輩因新冠疫情無法返國而遭除籍,今年終於回來台灣。

2025年10月29日 16:12

范姜彥豐抓姦粿粿「看到出軌證據手抖、心悸」 醫揭6現象快就醫

范姜彥豐抓姦粿粿「看到出軌證據手抖、心悸」 醫揭6現象快就醫

范姜彥豐29日公開點名王子(邱勝翊)介入他與粿粿的婚姻,提到自己知道事情之後,出現睡不好、吃不下等狀況。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面對伴侶的不忠,身心反應會非常劇烈,這是一種創傷壓力反應,而不是單純的情緒低落,建議若有類似情況者,身心出現6大現象,就是就醫警訊。

2025年10月29日 16:07

HPV「男性感染風險更高」 醫示警:恐引發6種癌症

HPV「男性感染風險更高」 醫示警:恐引發6種癌症

許多人以為HPV只是女性問題,其實男性風險更高!醫師指出,約8成性活躍者一生中曾感染過HPV,多數人並無症狀,很容易在無意間傳染給伴侶,因此建議男女都要接種HPV疫苗。

2025年10月29日 15:12

13處「假日輕急症中心」周日上路 看病省600元、大醫院做後援

13處「假日輕急症中心」周日上路 看病省600元、大醫院做後援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仿照日本開設「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週日(11月2日)起試行上路。根據健保署規劃,目前6都共有13個地點,民眾UCC就醫處置部分負擔花費最多可省下600元,且會由台大、長庚、亞東、成大等大醫院配合做為後援醫院。

2025年10月29日 12:48

3歲童上鋪摔落反覆嘔吐 已「嚴重顱內出血」緊急開顱搶命

3歲童上鋪摔落反覆嘔吐 已「嚴重顱內出血」緊急開顱搶命

一名年僅三歲男童,日前在家中與姊姊玩耍不慎從上舖樓梯跌落。家人起初未察覺異常,直到隔日清晨餵奶時,男童出現反覆嘔吐,才趕緊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顱內嚴重出血,經緊急開顱手術才成功搶回孩子性命。

2025年10月29日 11:57

別輕忽手沒力 研究:握力衰退與憂鬱症、阿茲海默症有關

別輕忽手沒力 研究:握力衰退與憂鬱症、阿茲海默症有關

提拿物品、開瓶蓋到打掃家務,這些生活中平凡的動作都少不了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5年3月發表於《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

2025年10月29日 11:38

便祕難改善 醫曝「好菌沒吃飽」:洋蔥、香蕉富含益生元助通暢

便祕難改善 醫曝「好菌沒吃飽」:洋蔥、香蕉富含益生元助通暢

許多人苦於便祕 ,以為多喝水、多吃菜、多運動即可改善,卻還是常被困在馬桶上。醫師說,其實改善的關鍵不只是纖維量,而是腸道好菌有沒有吃到「對的食物」,日常可多攝取洋蔥、香蕉、燕麥、地瓜與全穀類,因為這些天然食材都富含「益生元」,是好菌最愛的能量來源,好菌多,排便自然會順。

2025年10月29日 11:29

桃園長庚健檢中心導入新一代鎮靜麻醉新藥 「非牛奶針」健檢流程再優化

桃園長庚健檢中心導入新一代鎮靜麻醉新藥 「非牛奶針」健檢流程再優化

國內近年頻傳醫美診所麻醉意外造成患者死亡的悲劇,導致不少人對於健檢、治療要接受麻醉都有些擔心。為提高醫療安全、提振就醫信心,桃園長庚健診中心率先引進新一代短效麻醉藥,結合專業麻醉團隊與完善監測系統,為民眾帶來更安全、舒適的內視鏡檢查體驗。

2025年10月29日 10: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