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不治療染新冠死亡風險增加 肝炎專家圖文解析

▲C肝。(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是非肝硬化者的3.3倍!」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教授說:「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新冠後,會發生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導致『細胞激素風暴』,破壞包含肝臟在內的全身器官。有鑑於肝硬化患者正常的肝細胞比正常人少很多,只要有一點損害就可能使肝功能惡化,進展成器官衰竭,增加重症及增加死亡風險。」

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三十秒就有一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

高嘉宏教授說,為了幫助國人快速擺脫C型肝炎糾纏,政府特編預算,給付高安全性、高療效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不僅治癒率高達98%且副作用輕微,治療更僅需要2個月或3個月,領藥最少只需要3次。疫情期間,其短療程特性更可幫助減輕患者回診的焦慮感,治療也不影響疫苗施打。高嘉宏教授鼓勵:「45歲至79歲的國人(原住民族群為40至79歲),應趁疫情趨緩之際,把握一生一次免費肝炎篩檢機會,確認自己是否感染C型肝炎。若確認也無須擔心,今日已有多元且有效的全口服新藥可幫助患者快速治癒C型肝炎。」

C型肝炎治療不能等

C肝治療不能等!

感染C型肝炎後,患者可能出現疲倦、噁心、食慾不振、腹部不適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遭到忽視。麻煩的是,C型肝炎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持續反覆發炎更會導致肝臟纖維化,漸漸演變成肝硬化,肝臟功能越來越差。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腹水、凝血功能變差,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意識改變、中樞神經障礙的「肝腦病變」。

肝病三部曲

長期處於慢性肝炎的狀態下,還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加速「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病程惡化。高嘉宏教授解釋,「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破壞肝臟,一旦進入肝硬化,每一年約有3%-5%患者會產生肝癌。如果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話,患者的存活或生活品質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也務必定期追蹤,每3至6個月應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肝腫瘤。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部分患者追蹤的間隔可能會拉長,高嘉宏教授提醒,肝炎檢查切莫拖延超過3至6個月,以免在這段期間裡,小顆肝癌長出來而不自知。

C型肝炎病毒除了會傷害肝臟之外,還可能導致多種肝外病變(extra-hepatic disease),高嘉宏教授分析,C型肝炎病毒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阻抗,增加多種疾病發生的機會,包括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認知障礙等,次外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例如: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不只傷肝臟,還有肝外病變

面對疫情,C肝患者掌握健康關鍵分析

「除了由國民健康署免費肝炎檢測機會,如臺大醫院在內的許多醫院,也都響應政策,在院內執行召回計畫。把醫院裡面曾經檢驗到C型肝炎抗體陽性的患者名單列出來,由肝炎個案管理師聯繫把患者找回來,到胃腸肝膽科接受治療。」高嘉宏教授說,「鼓勵患者若接到相關篩檢或召回電話,應積極配合篩檢及回診治療!」

高嘉宏教授說,近年來C型肝炎治療以全口服新藥為主,療程大約2個月或3個月,若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癒率可達98%。因為是口服藥,患者服藥也相當便利。對於新冠疫苗施打也不會造成影響,已經登記疫苗施打的民眾,不須擔心療程會延誤疫苗施打時間。高嘉宏教授提醒,接受C型肝炎治療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疫情就任意停藥,若隨意停藥不僅會使治療成功率降低、甚至失敗,還會可能衍生許多治療問題。

高嘉宏教授也叮嚀,根除C型肝炎病毒後,記得定期追蹤。因為清除病毒後,肝硬化依舊存在,患者還是需要定期回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胎兒蛋白等肝癌篩檢。日常生活中,請勿與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剪等可能沾到血液的器具,要避免飲酒,並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包括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攝取均衡營養等。透過積極治療及日常生活管理,才能雙管齊下擺脫「肝」苦人生。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如何預防C型肝炎?(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病毒蚊終身帶病!登革熱「沒疫苗特效藥」 專家:噴藥是必要手段

病毒蚊終身帶病!登革熱「沒疫苗特效藥」 專家:噴藥是必要手段

登革熱疫情居高不下,高雄市至今(2日)已累計542例本土病例,不過近期卻有民眾對防疫噴藥措施感到憂慮。對此,專家強調,緊急防治登革熱在沒有疫苗與特效藥之下,噴藥滅蚊是必要手段,有效噴藥滅蚊以爭取社區動員環境整頓及孳生源清除的時間,也是當前防疫策略。

2023年10月02日 23:07

「知道對方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他揭黑暗心理下場

「知道對方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他揭黑暗心理下場

不少人面對分手難以走出傷痛,私底下仍會偷偷地關心對方的社群動態與近況,內心不免產生「知道對方過得不太好,我也就放心了」的想法。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認為,有這想法並不全然希望對方過得不好,而是期待對方感受到「因為有我」才會如此美好。倘若把評價自己的權利都交到對方手上,「這樣的我們,注定是不快樂的」。

2023年10月02日 22:02

別再盤腿了!他示警「3傷害」 網哀號:痛到爆

別再盤腿了!他示警「3傷害」 網哀號:痛到爆

受到瑜伽、打坐的影響,不少人將「盤腿坐」和養生聯想在一起,不過物理治療師三個字SunGuts直呼「盤腿坐到整組壞光光」,甚至曾比喻「盤腿坐就是2倍的翹腳」,以解剖構造學示警,對身體負擔非常大,包括髖關節過度旋轉、腰薦椎壓力過大及椎間盤突出風險,會引發背部發炎痠痛。有網友慘中鏢哀號「難怪痛到爆炸」。

2023年10月02日 21:29

她四肢瘦…體脂飆33.8%!驚曝「每天午餐」營養師聽傻了

她四肢瘦…體脂飆33.8%!驚曝「每天午餐」營養師聽傻了

別以為體脂肪高是胖子的專利,一名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四肢纖瘦的30多歲女子,體脂肪竟飆達33.8%,就醫抽血檢查發現除了三酸甘油酯高外,也有脂肪肝及高血糖問題。女子自曝有在飲食控制,因此早餐正常吃,晚餐也吃得不多、少澱粉,甚至還提早吃,至於「每天的午餐」則是喝小杯3分糖珍奶,讓營養師劉怡里一聽傻了。

2023年10月02日 20:18

高端流感疫苗被質疑「國外三流水準」 公司緊急3點聲明回應了

高端流感疫苗被質疑「國外三流水準」 公司緊急3點聲明回應了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名單納入「高端」,引起不少家長疑慮,寧可帶小孩打自費疫苗,網路上甚至傳出「高端流感疫苗引進三流國家產的疫苗」等消息。對此,高端公司2日晚間發布3點聲明回應,表示高端四價流感疫苗的合作廠商為韓國GC,更是WHO PQ認證產品,並非網路上所謂的三流或低品質疫苗。

2023年10月02日 20:12

這3種手麻恐生病了!他摸東西沒感覺 醫一查:糖尿病

這3種手麻恐生病了!他摸東西沒感覺 醫一查:糖尿病

每個人都有過手或腳不小心被壓住太久,整支麻掉的經驗。不過,醫師提醒,有3種手麻要小心,可能是身體出狀況,像是糖尿病或腦中風,除了手麻,還可能會出現身體半邊麻木,或四肢都麻感。有患者因為手麻,摸東西感覺就像戴了一層手套,醫師一查才知道,患者有糖尿病,且長期以來都控制不佳。

2023年10月02日 19:14

因新冠一砲而紅!「mRNA技術」奪諾貝爾生醫獎 2得主8月曾來台灣

因新冠一砲而紅!「mRNA技術」奪諾貝爾生醫獎 2得主8月曾來台灣

2023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今起陸續揭曉,今年生醫獎得主為mRNA疫苗研究領域學者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受訪時也分享和卡里科的緣分,直誇「他們都是很傑出的科學家,堅持數十年的研究,他們的結合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2023年10月02日 18:45

吃藥別配「這5種飲料」! 藥師示警: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吃藥別配「這5種飲料」! 藥師示警: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吃藥真的要配溫開水!藥師提醒,有些人服藥時,因為害怕苦味,或是因著方便,隨手就拿飲料搭配吃下肚,但若產生交互作用,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像是酒精飲品是絕對不可和藥物一起服用,藥師指出,如果吃的是安眠藥和抗組織胺,就有導致昏睡、呼吸抑制的風險。

2023年10月02日 18:03

屏東首例!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 搶救罕見RH陰性血型孕婦

屏東首例!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 搶救罕見RH陰性血型孕婦

36歲高姓孕婦,日前在上班中突感暈眩及腹痛,由同事送至安泰醫院急診就醫,因其孕婦身份,緊急聯繫婦產科王仁星主任至急診看診,親自為患者做超音波掃瞄,發現患者極可能是子宮外孕,而且腹腔內大出血已漫浸到上腹肝臟部位,預估內出血已超過2500ml並有休克現象,且病患在當下已疼痛到身體蜷縮意識模糊,又是RH陰性血型,經利用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緊急開刀,救回一命。

2023年10月02日 16:40

打流感疫苗還有「隱藏好處」 專家: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打流感疫苗還有「隱藏好處」 專家: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今是流感疫苗開打首日,醫界紛紛呼籲在秋冬流行期之前,要盡快接種。疾管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指出,接種流感疫苗不只預防重症和死亡,研究也發現流感疫苗有助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和「缺血性中風」發生率。另外,針對接種廠牌,李秉穎也強調,目前4種流感疫苗安全性非常高,不良反應也都是差不多的,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2023年10月02日 15: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