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睡覺躺平會背痛 醫推4招助改善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腰痛在日常相當常見,原因也相當多,其中有一種腰痛,是患者躺平時會痛,改成側躺後便不會,相當擾人睡眠。對此輝馥診所主治醫師許嘉麟指出常見相關原因及改善方式,有助避免狀況持續。

睡覺躺平會背痛?醫指常見2原因!

許嘉麟醫師表示,平躺時會痛,但側躺就不會,這種情況常見2大原因而起,包括骨盆過度前傾以及椎旁肌疼痛。

骨盆前傾

許嘉麟醫師解釋,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骨盆會前傾約15度,這角度會使人呈現抬頭挺胸的姿態。但因故骨盆前傾斜角度過大時,腰椎便會讓身體重心前傾、胸椎往後,使得腰椎的生理弧線過大。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腰椎、骨盆區域結構不穩定而下背痛者,容易造成代償性腰椎伸展,彎曲弧度會比健康者還要更高。因此患者常見平躺時腰部懸空、越躺越不舒服,側躺時則不會。

骨盆前傾其實比想像中常見,男性約佔八成,女性則約七成,患者普遍有腹肌、臀肌無力,以及髖腰肌、豎脊肌太緊的情況,形成「下交叉症候群」,使得骨盆角度改變,進而影響整個脊椎弧度。在這情況下也使得患者在視覺上常有胸部內縮、些許駝背、小腹隆起、臀部翹起的情況。且患者因頸部需長期持續出力、頭部前傾才能保持平衡,因此也常會有肩頸痠痛的問題。

椎旁肌疼痛

至於椎旁肌疼痛,指得就是前述提到的豎脊肌所發出的肌肉疼痛。椎旁肌是由髂肋肌、最長肌、棘肌所組成,主要負責身體傾斜、拱起背部、向前彎曲、扭轉軀幹。當椎旁肌因肌肉拉傷、肌肉萎縮、姿勢不良等因素引起疼痛,患者平躺時腰椎懸空、弧度較大,也較容易拉者肌肉,因此容易不適,平躺則較為舒適。

避免躺平背痛,醫教4招有助改善!

從上述可了解,平躺時會感到下背疼痛,主要和腰椎結構、肌肉有關,因此改善方面,許嘉麟醫師建議可透過簡單的方式作適度的肌力訓練,並放鬆肌肉,也適度的矯正姿勢,並可在睡覺時改善睡姿。

訓練肌肉

肌力訓練如一般常見的棒式、仰臥起坐等,以腰部訓練來說,也包括簡單的「挺腰健臀運動」,平躺在地,膝蓋成90度,並將臀部抬高,使腰背成一直線,約5~10秒後放下。5次為一組,早晚各作2組即可。此動作可有效訓練臀大肌,在操作時留意切勿憋氣或用脖子頂地。

放鬆肌肉

若是已經感到下背疼痛,許嘉麟醫師建議放鬆肌肉,可透過按摩、泡澡等方式進行,醫師也介紹了一組「麻花捲拉腰法」幫助舒緩,方法也很簡單。首先平躺,右腳跨至左腳膝蓋外側,並手壓跨過去的右腳膝蓋使其貼地,頭轉向右邊,並將肩膀盡量下壓,停留十秒。這樣的動作就如同麻花捲一般,有助於肌肉放鬆,改善此下背疼痛。

矯正姿勢

除了肌力訓練、肌肉放鬆,此問題也和姿勢息息相關,因此也建議平常可多矯正自己的姿勢,藉此調整回脊椎弧度。方法也很簡單,背貼於牆即可,貼牆時留意肩膀、背部貼於牆上,挺直脊椎,並記住挺胸感。此動作一樣適度即可,想做時隨時都可以做。

改善睡姿

針對睡姿的改善重點會著重在「保持良好腰椎弧度」,讓脊椎保持一直線。許嘉麟醫師建議,可適時地調整臥位,並用枕頭調整身體的支撐度,也注意床的軟硬度。另外也可以增添一個全身枕作為輔助工具,或是兩個小枕頭使睡姿成「辛氏臥位」,都有助於身體放鬆。

疼痛根源未必相同,及早檢查以利改善!

許嘉麟醫師也提醒,身體的結構環環相扣,同一種疼痛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導致,又或者表現相似但實為不同。因此建議若有腰痠背痛的情況,還是建議盡早檢查找出原因為佳,以利對症治療。特別是疼痛若超過三天持未好轉,更是建議積極就醫,因為一般肌肉骨骼的問題約在三天左右就會逐漸改善,反之可能有其他的潛藏問題,應積極面對。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止痛藥分2類「過量恐傷肝腎」 藥師:普拿疼1天最多8顆

止痛藥分2類「過量恐傷肝腎」 藥師:普拿疼1天最多8顆

很多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來吃,有些還強調止痛加消炎,但其實止痛藥分為2大類,長期吃可能會傷肝、傷腎。藥師提醒,止痛藥並非萬能,每人對藥品反應不同,建議購買止痛指示藥前時,務必向醫師或藥師詳述症狀,再依建議服用。

2023年10月01日 13:45

今年秋冬公費疫苗太複雜!健保明年推「大家醫平台」接種紀錄一次看

今年秋冬公費疫苗太複雜!健保明年推「大家醫平台」接種紀錄一次看

今年秋冬公費疫苗接種堪稱史上最複雜,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要打的疫苗更多達三種,醫師拋出應該比照兒童健康手冊的接種記錄,讓民眾與醫療端清楚掌握接種狀況。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比照先前新冠疫苗在健保APP的健康存摺有紀錄可查詢,將透過「大家醫計畫」整合不同部門的健康資料,在健康存摺中納入疫苗接種、癌症篩檢結果等資訊,甚至可以推播提醒,預計明年推出服務。

2023年10月01日 11:30

小四童一直生病 醫點開「3年空白病歷」傻了!

小四童一直生病 醫點開「3年空白病歷」傻了!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近期遇到一名小四學童就診,仔細看了過往的病歷,發現3年前孩子生病頻率超高,接下來卻有「3年空白時期」於該診所完全無病歷紀錄。他追問後才得知,孩子在面臨疫情3年間勤洗手、戴口罩、斷絕所有社交活動「完全沒生病」,卻造成解封後幾乎沒抵抗力,生病頻率更高。

2023年10月01日 11:28

感冒vs.流感「最大2差異」!兒科醫示警:來得急又快

感冒vs.流感「最大2差異」!兒科醫示警:來得急又快

開學、換季加上免疫負債的緣故,使得不少孩童紛紛中鏢掛病號,診所及兒科急診被塞爆,其中流感患者並不少。究竟一般感冒和流感差在哪裡?兩者都會發燒嗎?有不少家長好奇發問。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製表點出兩者最大差異在於「症狀是否來得急又快」。此外,流感症狀屬於全身性,而感冒則以呼吸道為主,不一定會發燒。

2023年10月01日 10:19

中秋節受害者!23歲男三酸甘油酯飆6408 醫:吃蛋黃酥引爆點

中秋節受害者!23歲男三酸甘油酯飆6408 醫:吃蛋黃酥引爆點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多了中秋節的受害者住院,一名23歲男子罹患胰臟炎,三酸甘油酯高達6408。醫師推斷,患者平常應就有高血糖和高三酸甘油酯沒有控制,這次吃到蛋黃酥應該只是一個引爆點。

2023年10月01日 09:04

醫警告「柚子吃太多」7下場 空腹吃更慘

醫警告「柚子吃太多」7下場 空腹吃更慘

柚子香甜多汁好滋味,讓人忍不住一瓣接一瓣的享用。醫師鄭泓志提醒,「吃太多柚子」會對腸胃產生7大影響,包括腹脹腹痛及放屁、消化不良、腹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過敏反應及加重胃腸道疾病。並提醒食用這類高纖水果時要多喝水,一天別食用超過2顆,另外空腹或睡前吃柚子容易刺激腸胃,建議選在正餐後或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

2023年09月30日 21:29

運動完不吃掉肌肉!醫曝「黃金進食時間」大推2組合:一定要有澱粉

運動完不吃掉肌肉!醫曝「黃金進食時間」大推2組合:一定要有澱粉

不少人聽過減肥「7分靠飲食、3分靠運動」,卻也深怕運動後立刻進食,會快速吸收反而變更胖。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指出,中強度運動後若空腹不吃,反而會造成肌肉耗損。醫師引述研究表示,運動後把握黃金30分鐘內攝取蛋白質及醣類,會讓肌肉增長得更有效率,其中「低糖豆漿+地瓜」或「香蕉+牛奶」都是不錯選擇。

2023年09月30日 20:12

中秋烤肉悲劇了!他「用牙撕開冷凍米血包裝」 慘門牙斷裂

中秋烤肉悲劇了!他「用牙撕開冷凍米血包裝」 慘門牙斷裂

烤肉是中秋節應景活動,但要小心意外傷害!一名30歲的竹科工程師在烤肉時,試圖用牙齒撕開冷凍米血的包裝,結果卻導致「門牙意外斷裂」,之後又因吃東西太急,被熱騰騰的豬肉燙傷口腔,兩次意外讓他痛的緊急就醫治療。

2023年09月30日 19:31

運動後尿液有「1顏色」恐致命! 橫紋肌溶解症3症狀小心了

運動後尿液有「1顏色」恐致命! 橫紋肌溶解症3症狀小心了

橫紋肌溶解症是1種罕見卻很嚴重的疾病,通常會發生在劇烈運動期間,一旦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肌肉組織便會快速遭到破壞和溶解,導致肌肉細胞的內部成分,如肌酸激酶(CK)、肌紅蛋白(myoglobin)釋放到血液中,其中若是過多肌紅蛋白釋放至血液,便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

2023年09月30日 18:22

獨/3個月連看4診所沒效! 21歲男龜頭紅腫癢「數據high」秒急診 

獨/3個月連看4診所沒效! 21歲男龜頭紅腫癢「數據high」秒急診 

高雄市一名21歲的年輕人,因為下體紅腫癢跑了4家泌尿科診所看診,但都沒有好轉,直到第五家泌尿診所治療時,結被診所醫生抓到病因,要求送急診治療,原來他的病灶竟然是血糖,糖化血色素高達12.7,這名年輕人才恍然大悟,2個月內狂瘦20公斤的原因。

2023年09月30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