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天冷容易引發的6種疾病 醫: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冬天天氣寒冷、潮濕,太陽露面的機會也不多,不論是身體或心理的疾病,風險都隨之提高。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提醒,冬季留意6種常見疾病,並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更有助確保健康。

中風、心肌梗塞:

洪暐傑醫師
表示,天氣冷血管收縮,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且不單僅限於寒冷,也包括溫度變化過大,例如太冷或太熱,像是在較冷的浴室洗熱水澡,又或者是洗完澡後從溫暖的浴室回到較冷的房間等。這些情況年長、三高等慢性疾病者、有心、腦血管疾病史者等風險族群更要注意。

因此防範中風、心肌梗塞等,醫師提醒,平時應做好保暖,除了適度添加衣物外,頸部禦寒也很重要。洗澡前建議先用熱水暖暖浴室再進入然後脫衣;洗澡時先用溫熱水暖暖手腳再沖身體;洗澡後則先穿好衣服再出浴室。睡覺時,也建議放件外套於伸手可及之處,以利夜間上廁所時做好保暖。而慢性病族群自然更要穩定控制病情。

除此之外,也留意中風及心肌梗塞徵兆,若有臉歪嘴斜、出現單邊無力等肢體障礙、講話口齒不清等,可能為中風,用「微笑、舉手、說你好」的方式檢視。而胸悶、胸痛、甚至延伸至肩部、頸部、背部等,則可能為心肌梗塞,亦可能因不適冒冷汗、喘不過氣。如有上述情況應盡早就醫!

呼吸道疾病:

洪暐傑醫師指出,天冷之際是病菌活躍度最高的時後,因此現階段民眾除了需對新冠病毒有所防範以外,另外也包括了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而冬季也有不少聚會活動,例如聖誕節、跨年、過年等,若當中有人受到感染,其他人受到感染的風險也會提高。另一方面,天冷也容易讓氣管收縮,使得氣喘、呼吸道過敏加劇。

醫師建議,即便現在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還是應持續做好防疫,不可完全鬆懈,除了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也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更有助提升保護力。平時也可以再多戴一層布口罩,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氣,降低氣喘、呼吸道過敏的機會。當然,多戴一層口罩有可能擠壓原本防疫用的口罩而出現細縫,因此也要留意完全密合,以助防疫。

糖尿病低血糖、併發症:

洪暐傑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寒冷的天氣,因為患者容易有各項併發症,包括前述提到的中風、心肌梗塞等大、小血管問題,天冷血管收縮,易釀成周邊動脈阻塞,發生機率也就更高。其他併發症也包括神經病變,患者也容易因此忽略寒冷的感覺,暴露於風險當中而不自知。而若藥物使用不當,患者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但同時因為天冷的關係,往往讓患者忽略低血糖發冷的警訊,嚴重可能休克、喪命。

因此呼籲糖尿病患者,天冷時也更需要注意保暖,且務必規律用藥,而若有感覺到發冷、手抖、心悸等症狀時也應提高警覺,別忽略了低血糖警訊。另外也提醒,糖友也盡量避免冬季進補,洪暐傑醫師表示,進補的概念出自於早期社會營養較缺乏之時,現代普遍營養過盛,其實沒有進補的必要,補的大多是心靈層面,而糖友不論是以羊肉爐、薑母鴨等方式進補,都容易使得血糖飆高,且也多為重鹹、高蛋白,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建議維持原本的健康飲食即可。

冬季皮膚癢:

冬季皮膚癢,最常見出自於乾燥所引起的「缺脂性濕疹」,當保護肌膚的油脂因乾燥而減少,便有可能出現乾癢的情況,各種過敏原也容易從皮膚細微裂痕長驅直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不乾淨而不斷沖洗,使得原本所剩不多的油脂持續被沖刷掉。也有民眾會用熱水沖洗,試圖以熱水刺激蓋過發癢的不適,但這情況也容易使得病況加劇,甚至引起皮膚發炎。

洪暐傑醫師建議,防範、改善冬季皮膚癢,最主要就是保濕鎖水,建議可使用沒有人工添加物的乳液,並避免使用洗淨力過強的肥皂或沐浴乳等。而若真的出現皮膚乾癢,除了避免抓癢外,上述的不良行為也應避免,建議以冰鎮的方式止癢,最好的改善方式自然還是請醫師協助為佳。

骨折:

冬季天氣濕冷、環境不易乾燥、容易滑倒,進而產生骨折,特別在浴室更要留意。且也因太陽照射較為不足、民眾外出減少,普遍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這也容易影響骨密度,增加跌打損傷時發生骨折的風險。且活動減少,肌肉保護下降,也是骨折的風險之一。

洪暐傑醫師提醒,冬季應多留意環境地板保持乾燥、止滑,以免發生危險,若浴室有窗戶,建議敞開通風,若沒有窗戶,可使用電風扇、除濕機等。而有太陽露臉時,可把握機會多曬曬太陽,平時也可以直接從保養品攝取維生素D,以利維持骨密度。並不論在家或戶外,皆可維持簡單運動的好習慣,更有助保護骨骼。

憂鬱症:

冬季除了時常陰雨綿綿,容易使得人心情低落,也因為日照不足的關係,血清素濃度就可能受到影響,血清素與情緒息息相關,若缺乏,便容易出現憂鬱等負面情緒,若更嚴重、持續沒有改善,也可能形成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症。

洪暐傑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可多留意適度攝取水果的養分,大多數水果當中含有色胺酸,其為血清素的原料,有助彌補因日曬所造成的分泌不足,另外像是香蕉、牛奶等,也是有助於舒緩情緒的食材。平時不論在家或戶外也一樣可以保持運動習慣,或是多元培養興趣,有助避免憂鬱情形出現。平時也可以多加觀察,若近兩周內頻繁出現憂鬱的情況,以及兩周內明顯對以往喜歡的事物逐漸失去興趣,便建議及早追蹤。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