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坐著看報竟骨折! 醫師圖文解析對抗癌症骨轉移

▲癌症骨轉移。(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一個平凡的早晨,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坐在餐桌吃早餐、看報紙。挪動姿勢的時候,突然感到背部劇痛,雙腳麻木無感、動彈不得。

在急診室見到這樣的狀況,通常會懷疑是脊椎發生問題壓迫脊椎神經所造成的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醫師指出,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脊椎有壓迫性骨折,且脊椎神經被嚴重壓迫,進而造成下肢癱瘓。

更麻煩的是,在胸部X光中也發現了腫瘤,因此判斷是肺癌轉移到脊椎骨,導致病理性骨折。當癌症轉移到骨頭,及稱為「癌症骨轉移」。

出現癌症骨轉移時,患者通常會感到痠痛不適,然而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退化或工作勞累,便不以為意,容易錯過治療的時機。馮博皓醫師說,及早接受治療,可以控制癌症骨轉移,減少骨骼併發症的風險,有助維持生活品質

哪些癌症出現骨轉移的風險較高?

癌細胞是一群生長快速、不受控制的細胞,隨著疾病進展,部分癌細胞可能會侵入血管、淋巴管,然後隨著血液在體內流動。當癌細胞抵達骨骼、肺臟、肝臟、腦部等處時,可能落地生根,開始分裂生長。

當心癌症骨轉移

「胸腔科比較常遇到的肺癌患者中,大概3至4成會合併骨轉移。其中有不少病人是在剛發現肺癌時,便已經有骨轉移。目前於確診肺癌時,大多會進一步安排骨骼掃描,評估是否有骨骼轉移。後續在治療過程中,會定期追蹤患者狀況,若出現背痛、痠痛等警訊,將會視狀況進行骨骼掃描。」馮博皓醫師說

癌症骨轉移有什麼症狀?

骨轉移的症狀與轉移的部位有關,馮博皓醫師解釋,最讓人擔心的應該是轉移到所謂的中軸骨,也就是需要承受重量的骨頭,例如脊椎、骨盆、大腿骨等處。除了會造成疼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倘若脊椎崩塌掉,可能壓迫到脊髓神經,嚴重會造成下肢癱瘓、失禁,假使發生在頸椎,還可能讓患者手腳都無力,非常嚴重。

病理性骨折會讓患者疼痛難耐,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還會導致行動不便、失能,對患者、家屬產生極大的影響與心理負擔。

提防骨骼併發症

癌症轉移到骨頭後,會刺激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吸收作用,一方面會破壞骨骼的結構,一方面將骨骼中的鈣離子釋放進入血液中,而導致「高血鈣」。

「並非每位癌症骨轉移的病人都會產生高血鈣」馮博皓醫師解釋,「但是如果癌症骨轉移合併高血鈣,通常表示狀況比較嚴重,算是一個不好的因子。」

高血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漸漸可能會出現口渴、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馮博皓醫師說,輕微的症狀如腸胃不適、便秘,還算好處理,嚴重的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心律不整,恐危及性命。 

積極治療骨轉移,減少骨骼併發症

癌症骨轉移的治療,首先要針對癌症進行全身性治療,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馮博皓醫師說明,如果已發生骨轉移症狀,例如疼痛、壓迫性骨折、神經壓迫等,就要針對局部加強治療,可以使用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切除。

另外,癌症骨轉移也可透過藥物治療,馮博皓醫師說,由於癌症骨轉移會刺激蝕骨細胞過度活化,進而導致一連串骨骼併發症,所以可以使用單株抗體藥物、雙磷酸鹽藥物來抑制蝕骨細胞之活性,以延緩、降低骨骼併發症的發生。

積極治療骨轉移

「脊椎壓迫性骨折,常常讓患者失去行動能力,須長期臥床,如果又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會讓病患、家人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馮博皓醫師說,「我們的努力目標就是盡量避免骨骼併發症的發生,只要判斷有骨轉移的病人,就建議開始使用對抗骨轉移藥物,以維持生活品質、治療品質,並延後骨頭併發症的出現。」

貼心小提醒

接受癌症骨轉移的治療時,記得要攝取充足鈣質與維生素D,讓造骨細胞有原料能夠形成新骨質。馮博皓醫師提醒,規律運動對身心都有幫助,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也要小心安全、避免跌倒。

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要積極治療癌症骨轉移,才能降低骨骼併發症的風險喔!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痛入骨髓很煎熬!治療癌症骨轉移,乳癌專家圖文解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一名40歲男子因腹痛至急診求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並已轉移至肝臟。這名男子兩個月來持續腹部悶脹,近來甚至無法正常進食,但因無抽菸、無飲酒習慣,亦無家族病史,唯一明顯的危險因子是體重過重。胃腸肝膽科醫師張璨璿發文表示,幫男子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中有一顆5公分大的腫瘤,幾乎完全堵住腸腔。

2025年07月06日 00:01

「膠原蛋白」能配咖啡、奶茶!營養師解析「7個常見問題」

「膠原蛋白」能配咖啡、奶茶!營養師解析「7個常見問題」

膠原蛋白是最流行的美容保健品,許多愛美的民眾紛紛會詢問要膠原蛋白怎麼吃、膠原蛋白什麼時候吃最好!另外,膠原蛋白粉可以配果汁、咖啡、奶茶嗎?還有膠原蛋白可以泡熱的嗎?讓好食課營養師一次解答7種膠原蛋白怎麼吃、什麼時候吃的疑問吧!

2025年07月05日 22:00

她頻頻打破杯盤竟是「肺癌腦轉移」 兄妹先後罹癌揭家族風險

她頻頻打破杯盤竟是「肺癌腦轉移」 兄妹先後罹癌揭家族風險

一名71歲婦人近期經常打破杯盤,走路搖晃、頻頻跌倒,甚至無法順利穿褲,家人警覺異常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是肺腺癌末期且嚴重惡化至腦轉移,導致四肢無力且平衡感不佳,巧合的是,該名婦人的哥哥也在1年多前罹患肺腺癌,醫師提醒肺癌家族化問題不可不慎。

2025年07月05日 18:58

民團批「狼醫查詢平台」建置拖延跳票 衛福部:在找法源依據

民團批「狼醫查詢平台」建置拖延跳票 衛福部:在找法源依據

前台大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嫌下藥性侵猥褻,竟棄保潛逃出境遭台北地院發布通緝,近期狼醫事件頻頻鬧上媒體版面,民間團體怒批,衛福部今年5月承諾1個月內提出「狼醫查詢平台」規劃,期限早已屆滿卻看不到任何具體成果。衛福部今(5)日回應,仍在找尋法源依據。

2025年07月05日 17:52

「代排阿公阿嬤」徹夜排甜甜圈引關注 專家:沒大家想得那麼老

「代排阿公阿嬤」徹夜排甜甜圈引關注 專家:沒大家想得那麼老

東京超人氣甜甜圈品牌「I'm donut?」4日開幕就引發民眾搶購,現場甚至又出現代排阿公阿嬤通宵排隊現象,令人憂心長者健康安全。不過高齡醫學專家認為,現在60~70歲長輩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老」,只要身體狀況健康,年輕時可以做的事情老了也可以做。只是要長時間排隊,一定要做好相關準備,如避免曝曬、補充水份等措施,也應注意不要憋尿。

2025年07月05日 15:43

8歲童染噬肉菌「發病兩天就休克」 醫示警:社區內出現流行

8歲童染噬肉菌「發病兩天就休克」 醫示警:社區內出現流行

日本過去兩年發生有「食人菌(嗜肉菌)」之稱的A型鏈球菌疫情引發民眾關注,現在有國內醫師示警,過去兩週臨床觀察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明顯增加,不僅造成咽喉炎、猩紅熱等輕症,上周更收治到一名重症9歲學童,出現發燒、肌肉痛症狀不到兩天就演變為「毒性休克症候群」,目前都還在住院治療。

2025年07月05日 13:11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一名45歲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數月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認為腕隧道症候群。中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如果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影響生活,甚至肌肉萎縮、手部無力,後續透過經4週針炙治療,手部抓握功能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07月05日 09:50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