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雷射手術 眼科醫師解析

▲老花雷射手術。(示意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音樂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視力可以達到1.0,但是年紀增加之後,老花眼的狀況越來越明顯。看遠處很清楚,但在幫學生上課時便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外表還保持得很年輕的她非常無法接受學員們的竊竊私語「原來老師已經老花了」。

「醫師,我做過LASIK近視雷射手術,請問還有辦法做老花雷射嗎?」張女士問。

許多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人或是還沒有接受近視雷射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近視雷射可以治療老花嗎?還可以再修嗎?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解釋,只要確認角膜健康,而且角膜厚度足夠,便可以接受老花雷射手術。手術的時候,會打開原本做近視雷射的傷口或是重新製作一個傷口,再用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然後把角膜瓣鋪平傷口復原。

做完手術後,張女士恢復得很順利,隔天就開心地回報說已經可以看手機,幫學生上課時,也不需要再戴老花眼鏡,沒有人會再說「老師,妳老花了」這般刺耳的話。

老花眼跟眼睛調節力下降有關

老花眼的成因,最主要和「老」有關係,張聰麒醫師說,當我們的年紀越來越大時,身體的調節能力會越來越差,眼睛的調節力也一樣越來越差,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機,隨著年紀老化,調節力、鏡頭的伸縮功能越來越侷限。當眼睛看近的能力越來越下降,接下來就需要另外配戴老花眼鏡,藉由鏡片幫助我們對焦看近的事物。

「有近視的人常會說自己沒有老花,因為只要把眼鏡拿下來湊近就看得到,」張聰麒醫師解釋,「其實這就是老花眼,只是被近視部份抵銷掉了,並不是沒有戴老花眼鏡,就沒有老花。」

老花雷射手術,完整檢查擬訂計畫

老花雷射術前一定要檢查整個眼睛的結構是否健康,張聰麒醫師說,從前面的角膜、水晶體,到後面的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都要檢查清楚,確定眼睛處在健康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要檢查出眼睛最適合的度數,張聰麒醫師強調,度數不能只看驗光紙上的數字,因為眼睛的瞳孔、水晶體都是動態的,我們需要量測日間度數、夜間度數、散瞳度數、老花度數等。就跟訂做西裝一樣,一定得不斷試穿、調整一些微小的數值,才是符合需求的度數。



「有些人會以為拿著驗光紙來,說要做這個度數,那就是他的度數。」張聰麒醫師說,「事實上我會告訴他這不是最適合的度數,因為必須要經過反覆測試,才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度數。雷射手術後的驗光值也可能不是0度,因為那只是當時的電腦驗光值,並非你真實需要的度數,只能當作參考而已。」

Presbyond LBV老花雷射手術步驟 Step by Step

現行Presbyond老花雷射是以兩個重要原理合在一起達成目的,兩眼保留一定視差加上角膜雕刻球差達到景深延長,讓我們最重要的遠中近三個焦距都可以達到清晰的視力,張聰麒醫師說,通常大部分時候看遠6公尺,跟看電腦螢幕還有手機都夠用,唯獨如果有夜間開車需求時,可以用眼鏡更加強視力在保留視差的那隻眼睛。



老花雷射的步驟,跟LASIK近視雷射手術步驟類似,張聰麒醫師解釋,「首先要在角膜上面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度,我們會以執行SMILE近視雷射的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把角膜瓣掀起來後,用準分子雷射雕刻基質層達到計畫的形狀,最後蓋回角膜瓣,仔細鋪平整。一般而言,手術時間約15分鐘。」



老花雷射手術,術前術後照護重點

老化雷射手術前得停戴隱形眼鏡,讓角膜回復原狀,張聰麒醫師提醒,軟式隱形眼鏡要停戴1週,硬式隱形眼鏡要停戴2週,角膜塑型片要停戴4週。

老化雷射手術結束後,要注意眼睛的保養,張聰麒醫師叮嚀,請注意清潔,避免碰水,且不要壓迫、搓揉眼睛。請依照醫師指示按時點眼藥水,包括預防感染的抗生素藥水、降低發炎反應的類固醇藥水、保持濕潤的人工淚液。

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後,可能有段時間眼睛會較乾燥,醫師會根據狀況給予不同黏稠度的人工淚液,幫助患者順利度過。



老花雷射術後大約一天左右,角膜表皮便會長回去,異物感會大幅減輕。」張聰麒醫師說,「視力的部分在術後隔天就會恢復8成左右,但是因為雙眼會有些視差,所以還是需要一點適應期,讓大腦習慣新的視覺。根據臨床經驗,術後一個禮拜到一個月,大多可以適應得不錯,也能達到理想方便的視力,大幅減低對眼鏡的依賴。」

貼心小提醒

老花雷射手術是透過雕刻角膜基質層來處理近視、散光,並打上景深效果,提升遠中近焦距調整,張聰麒醫師強調,每個人的角膜厚度、用眼需求皆不盡相同,術前需要詳細檢查及充分溝通,術後也要細心照顧,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老花雷射手術比一比,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