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水缺油脂 乾眼症治療保養重點

▲乾眼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眼睛好乾、好澀、很容易疲勞!」80歲的張女士從年輕時就有乾眼症,隨著年紀增長,眼睛乾澀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得點幾十次人工淚液,但是眼睛依然非常乾澀。

忠孝大學眼科診所侯宗昀醫師分享,「為了判斷乾眼症的成因,我們使用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檢查患者的瞼板腺,發現瞼板腺已經有萎縮的狀況,而且阻塞較嚴重,於是建議她接受熱脈動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眼睛乾澀的情況改善許多,一天只要點一、兩次人工淚液,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在門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有乾眼症的狀況,比例頗高。」侯宗昀醫師指出,除了依照指示使用人工淚液外,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是瞼板腺功能異常,便可盡快接受治療。

眼睛缺油,乾澀、好疲勞!

侯宗昀醫師表示,乾眼症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眼睛疲勞、眼皮比較沉重,可能有一些發炎的症狀,例如眼睛癢、分泌物較多、有刺痛感,對風沙、光線、煙霧等外在刺激較敏感,嚴重還會造成視力模糊。

缺油型乾眼症

根據臨床研究,乾眼症患者中,86%有「瞼板腺功能障礙」,侯宗昀醫師解釋,瞼板腺功能障礙俗稱眼瞼發炎,造成瞼板腺阻塞,導致乾眼症。我們的淚水最外面是油脂層,油脂層的功能是讓淚液不要快速蒸發,若瞼板腺功能障礙、阻塞,影響眼瞼的油脂分泌,淚液就會快速蒸發,而產生乾眼的症狀,是常見的乾眼症原因。

病人因為乾眼就診時,可以做淚液測試,檢查淚水分泌,侯宗昀醫師解釋,透過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可以測量眼球表面脂質層的厚度及分布、眨眼睛的次數、眨眼睛的習慣,且利用紅外線將眼睛的瞼板腺做詳細的紀錄,包括瞼板腺的型態、分布是否正常,是否阻塞、扭曲,或是因為長期阻塞而造成萎縮。

仔細檢查揪出乾眼症的原因

乾眼症的傳統檢查包括淚液分泌試驗、螢光淚膜崩解時間、角膜螢光染色、眼皮邊緣檢查等,侯宗昀醫師說,相較於傳統檢查,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能夠進行動態分析,提供詳細的資料,幫助判斷乾眼症的原因,以採取適當的治療。

乾眼症的保養與治療

乾眼症的治療會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方面使用人工淚液來補充淚水的量,一方面疏通瞼板腺來增加油脂層,以減少淚水的蒸發,另外,必要時可使用抗發炎藥物,緩解眼瞼發炎的狀況。

乾眼症的保養與治療

疏通瞼板腺的傳統作法,是指導患者在家裡按摩、熱敷,侯宗昀醫師說,如果乾眼症較嚴重、瞼板腺阻塞比較厲害的話,可以做熱脈動治療。熱脈動治療是國際上治療乾眼症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會以攝氏40度加溫持續12分鐘,並利用規律的脈動來按摩瞼板腺。透過瞼板腺局部加熱,可以軟化、疏通阻塞的瞼板腺,除了緩解乾眼症狀,也可以避免瞼板腺阻塞造成進一步萎縮。

維持瞼板腺暢通,搭配人工淚液、抗發炎藥物,能夠改善乾眼症,提升生活品質。

預防乾眼症,請你這樣做

乾眼症的形成跟平常的用眼習慣很有關係,預防乾眼症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養,侯宗昀醫師提醒,建議有乾眼症的病人作息要規律,睡眠要充足,不可以熬夜,且要避免長時間過度用眼,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或是魚油,少吃油炸類食物。

保持眼部清潔也很重要,在洗臉的時候要注意眼瞼和睫毛的清潔,小心擦拭眼睛的周圍,可避免眼瞼的阻塞發炎。侯宗昀醫師說,每天可以用溫水或溫毛巾來熱敷眼部,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淚液的分泌,保持滋潤、減少眼睛疲勞。

侯宗昀醫師說,建議乾眼症病人可以練習「眨眼操」,眨眼操的做法就是:眼睛閉2秒鐘,再用力閉2秒鐘,再來把眼睛睜開2秒鐘。每天重複5到10次,可以在睡覺前、起床後、三餐前後、或是看手機電腦、閱讀的過程中,都可以做做眨眼操,讓眼睛的淚水能夠充分的分泌,維持眼睛濕潤。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眼睛乾澀好疲勞,乾眼症檢測、保養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求考試順利未必要拜文昌君,吃黑巧克力也許就能奏效。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日本芝浦工業大學一項研究,指黑巧克力的苦味能在1小時內啟動大腦記憶系統,使短期記憶更快轉為長期記憶,關鍵在其多酚成分能引發海馬迴中正腎上腺素急速升高,有助大腦在短時間內提高辨識能力。

2025年11月18日 11:42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