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過度用3C 恐加速白內障影響視力



圖、文/NOW健康 陳如頤

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恢復視力須換人工水晶體 醫:按照需求選擇

霖陽眼科診所醫師李尹暘指出,白內障的主因是因年齡增長導致水晶體代謝異常,逐漸變得混濁。國人50歲以上白內障盛行率達6成,60歲以上達8成,到了70歲以上,幾乎所有人都會罹患一定程度的白內障。近年來,隨著3C產品發展,近視人口增加,年輕人罹患白內障比例也越來越高。

白內障治療分為藥物及手術治療。李尹暘醫師說明,藥物僅能延緩白內障惡化,並無法改善視力,若要恢復視力,必須進行超音波乳化術,並植入人工水晶體,而超音波乳化手術也可以搭配更精準、安全的飛秒雷射輔助。

「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根據患者的年齡、工作及生活需求而不同。」他舉例,有近距離用眼習慣,如看書、看報紙,術後不希望戴老花眼鏡,適合多焦點或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有夜間活動需求,如開車,適合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門診中就有1名62歲婦女,近來發現看不清楚手機螢幕,就連鄰居打招呼也看不到,就醫檢查視力只剩0.2,確診白內障。醫師評估個案平時有近距離視力的需求,建議選用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不用再戴老花眼鏡,也能使用手機與家人、好友互傳LINE,維持生活品質。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提供近距離視力 擺脫老花眼鏡

李尹暘醫師進一步解釋,目前市面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供的近距離視距為44至50公分,而照鏡子、化妝、看手機、閱讀、剪指甲等,最自然的近距離用眼需求大約25至35公分;如果術後不希望戴老花眼鏡看手機的長輩,建議選擇提供較近視距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臨床上,許多患者術後無論是用手機、閱讀都沒問題,也能快速適應。

「通常植入人工水晶體幾乎使用一輩子。」因此,術前應與醫師討論日常用眼習慣,才能選擇最符合需求的人工水晶體,目前健保給付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以提供看遠視力為主,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僅能提供看近、看遠,但中距離視力模糊;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則可提供遠中近的連續視力,沒有視力中斷的問題,相較於多焦點可降低夜間眩光,另外,保留健康藍光的特性可提升夜間視力,增加安全性。

睛選5撇步 挑選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李尹暘醫師提供「睛選5撇步」,挑選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1.晶體材質經臨床長期驗證。
2.晶體設計可降低2次白內障發生。
3.矯正最多球面像差,提升夜視力。
4.低折射、低色散雙低材質,提升視覺對比度。
5.保留藍光,提升夜間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節律。

視力模糊當心白內障 別與老花眼搞混

李尹暘醫師最後提醒,一般人可能會將白內障、老花眼混淆,如果單純是看近物模糊、看遠處清楚,通常是老花引起;而白內障無論是看近、看遠,都會感到視力模糊,除了看不清楚,也會合併畏光、顏色對比敏感度降低等情形,若有異狀應趕緊至眼科就診檢查。


▲李尹暘醫師提供「睛選5撇步」。(資料來源/李尹暘醫師提供;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菜花容易春風吹又生?中醫治療調節免疫力降低復發率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會臉紅絕對不是好事!今天(5/9)是台灣無酒日,專家指出,飲酒與七個癌症有顯著相關,根據台大研究顯示,如果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飲酒後罹癌風險會飆升70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帶有酒精不耐症基因的人比例高達49%,幾乎是半數國人都有這樣的風險,除了民眾應該注意酒精無安全劑量,專家也呼籲,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

2025年05月09日 17:02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後悔自責怎麼辦?「最強1咒語」自我原諒 負能量是正常通關過程

後悔自責怎麼辦?「最強1咒語」自我原諒 負能量是正常通關過程

告訴你一個憐惜自己的關鍵:原諒自己。為什麼是原諒?不努力原諒自己,我們就會背負沉重的負擔,而這負擔會加重我們內心的自我批評。自我原諒與愛護自己、憐惜自己之間密切相關。

2025年05月11日 07:00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留意9徵兆 有菸檳酒習慣風險增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留意9徵兆 有菸檳酒習慣風險增

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食道癌新發個案2,831人,其中男性計2,600人,而食道癌新診斷個案中,75.6%有吸菸行為、50.8%偶爾喝酒或習慣性喝酒、46.8%有嚼檳榔的行為,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建議民眾應落實健康生活型態、遠離菸、酒、檳等危險因子,以預防食道癌。

2025年05月10日 23:28

生酮、斷食餓不死癌細胞!反而更兇狠 營養專家揭肺癌飲食法則

生酮、斷食餓不死癌細胞!反而更兇狠 營養專家揭肺癌飲食法則

肺癌已經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肺癌權威、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分享,自己治療肺癌病患最常被問的問題大多和飲食有關,甚至有人以為「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營養專家表示,生酮、低碳、斷食等方式「絕對不會餓死癌細胞」,反而會是自己的細胞先餓死,且癌細胞在險峻環境下還會變得更惡劣,應該均衡飲食、先顧好自己的免疫力,才有辦法抗癌。

2025年05月10日 19:10

千人凱道聲援剴剴案!衛福部回應6訴求:加速研商設兒少專責單位

千人凱道聲援剴剴案!衛福部回應6訴求:加速研商設兒少專責單位

1歲男童「剴剴」遭虐死案引發民眾怒火,數千名民眾今(10)日自發集結凱道參加「終結兒虐,陪你長大」集會,要求政府徹底檢討兒保制度缺陷提出6大訴求。衛生福利部傍晚逐項回應,目前正加速評估規劃設立「兒少專責單位」,透過提升行政效能和網絡合作,強化對兒少的保障;至於增訂刑法虐殺兒童罪,由於涉及刑事司法量刑政策,衛福部將配合法務部凝聚共識研商處理。

2025年05月10日 17:40

「甘露糖」能讓膀胱癌細胞自爆!醫揭5種天然食物吃得到

「甘露糖」能讓膀胱癌細胞自爆!醫揭5種天然食物吃得到

吃糖往往會有不健康的印象,但有一種糖懂得殺死癌細胞!醫師指出,天然甘露糖能讓膀胱癌細胞自爆,因為甘露糖與葡萄糖長得很像,使癌細胞會誤以為是熟悉的糖而吞進去,最後導致能量斷鏈、代謝混亂、細胞失控,最後走向死亡。日常飲食中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和豆類,都是天然甘露糖的來源。

2025年05月10日 15:47

被點名應代表前往WHA 台大名醫陳晉興:若被徵召願自費前往

被點名應代表前往WHA 台大名醫陳晉興:若被徵召願自費前往

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19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台灣已經是連續9年沒有獲邀,衛福部仍組「世衛行動團」前往,但受到預算刪減影響,專家成員少了10人。前副總統陳建仁今(10)日受訪直言可惜,這讓台灣來幫助世界各國的這個力道減少。被藍委陳菁徽點名應前往WHA的肺癌權威、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今受訪表示,如果部長有徵召,一定全力配合,自費前往也沒有問題。

2025年05月10日 13:10

失智是病非老化!早期發現治療可延緩病程 醫曝5大攻略對抗

失智是病非老化!早期發現治療可延緩病程 醫曝5大攻略對抗

花蓮玉溪地區農會主辦114年度農民節表彰大會暨玉里大西瓜展銷活動,不僅表彰辛勤耕耘的在地農民,更結合健康推廣,邀請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設攤參與,進行失智症相關衛教與篩檢,落實「陽光正好.同在玉溪」的理念,為玉里鎮民健康生活注入新活力。

2025年05月10日 13: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