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兒童出現6症狀 指揮中心:儘速就醫

▲▼示意圖,發燒,症狀,感冒,孩童,幼童,感染,生病,傳染,育兒,流感,小孩,關懷,照顧,母親(示意圖/123RF)
▲小孩確症出現6症狀需速送醫。(示意圖/123RF)

文/健康醫療網 楊艾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出現首例確診COVID-19兒童死亡個案,4月20日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說明如下:

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警訊表徵/就醫警訊):

(一)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二)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三)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
(五)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19送醫/緊急自行就醫條件):

(一)抽搐
(二)意識不佳
(三)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四)唇色發白或發紫
(五)血氧飽和度低於94%(如家中有血氧機)
(六)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疫情遽增!各縣市啟動居家照護 分流收治原則如下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鑒於國內社區疫情持續擴大,確診病例遽增,並因應各縣市啟動居家照護,即日起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並依COVID-19確診者病症程度,調整分流收治原則,說明如下:

一、中/重症之確診者,均收治於醫院。

二、無症狀/輕症之成人及青少年確診者


如具75歲以上、須血液透析或懷孕36週以上任一條件,收治於醫院;為70-74歲且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65-69歲且獨居者,或懷孕35週以內者,安排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為69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或無懷孕,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非65-69歲獨居者,採居家照護。

三、無症狀/輕症之兒童:

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或須進行血液透析者,均收治於醫院。前開條件以外之兒童,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則由照顧者陪同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

四、例外情形:

不符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

五、下轉條件:

收治於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已達3至5天,經醫療人員評估除隔離外無繼續照護需求,且能符合居家環境條件者,得返家採取居家照護,並由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通知衛生局納入居家照護管理。

六、調整居家照護同住者快篩頻率:

同住之未確診者,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後10天,於有症狀時及隔離期滿日進行家用快篩,符合解隔條件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症狀時進行家用快篩。

指揮中心籲請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落實執行確診病例輕重症分流,以確保確診者健康權益。指揮中心將持續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確診病例照護措施,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量能。

【延伸閱讀】
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青少年打第三劑
COVID-19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 放寬就醫交通方式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居亞洲之冠,亦是本地第二大癌症類型與第三高死亡率的癌症,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曾分享一則病例,提醒民眾注意日常飲食習慣與大腸癌風險之關聯。

2025年07月16日 20:19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甚至傳出非醫事人員執行抽血等爭議,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16)日表示,衛福部目前還沒有看到教育部針對該案的調查結果,將依《人體研究法》督促教育部依法辦理,應該「把IRB整個翻過來查一遍」,檢討當初案件怎麼審過,如果計畫沒問題,校方跟計劃主持人沒按計畫執行,問題會更加嚴重。

2025年07月16日 17:54

不想被叫叔叔阿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這6個壞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不想被叫叔叔阿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這6個壞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想要「凍齡」並不分性別,也不分國界。從高端保養到街頭巷尾吹起的醫美微整熱潮,都說明了一件事,愛美是全人類共同的天性。不過想要從根本減緩老化,除了靠外部保養,不妨也參考國際專家的提醒,從日常習慣開始做起!

2025年07月16日 17:00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青少年飲酒問題近年浮上檯面,根據國民健康署近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國中生有高達49.7%曾經飲酒,高中職學生更高達72.8%,顯示飲酒年輕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不只「喝」得早,「喝」的理由也更多,壓力大、交朋友、追求放鬆等。但喝下去的,可能不只是酒,而是健康隱憂。

2025年07月16日 16:05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白內障是常見的老年眼疾,發生率隨年齡上升,但近來也有年輕化趨勢。台中一名40歲小嫻左眼模糊長達一年多,但因為身扛家中經濟重擔,生活忙碌,始終未就醫,直到最近視力惡化到幾乎看不見才至眼科求診。經診斷為過熟的白內障併發青光眼,水晶體嚴重混濁、質地太硬,手術也因此花了不少時間,最後置換人工水晶體後,小嫻才恢復視力。

2025年07月16日 15:36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女足教練周台英被控以扣學分威脅學生配合研究抽血引發爭議,然而該研究計畫中成員驚見「護國神醫」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林口長庚醫院今(16)日發布聲明指出,本研究為單一整合型計畫,各子計畫獨立執行其研究項目,林瀛洲所參與的子計畫,研究過程皆符合並遵守人體試驗委員會的規範。

2025年07月16日 15:33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國立師範大學女足隊教練周台英,去年遭爆強迫隊員配合研究抽血,並以學分作為要脅,但校方卻未積極處理,引起各界輿論撻伐。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斥責,正常人不會去連續抽血,估算約抽了全身15%的血,此舉一定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2025年07月16日 15:14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糖尿病在台灣已非高齡族群的專利,甚至正加速向年輕人蔓延。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等於每10人中就有1人受影響。

2025年07月16日 15:1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