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帶原者注意 醫籲慎防「肝癌3部曲」



圖、文/NOW健康 陳如頤

30多歲B型肝炎帶原的年輕男性,因為身體不舒服而求診,經檢查發現肝腫瘤大於10公分、癌細胞轉移至血管,且胎兒蛋白指數竟高達1萬以上(正常值20以下),確診為晚期肝癌。幸好,病友不放棄希望,經過半年多的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腫瘤不但縮小,胎兒蛋白指數也大幅降低至個位數,目前病情相對穩定且持續追蹤評估。

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 晚期肝癌治療新突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教授表示,肝病是台灣的國病,經常聽到的肝癌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令人恐慌,肝癌更是國人好發癌症第4位、癌症死亡第2位。但因為肝臟沒有神經,肝癌初期時幾乎沒有症狀,頂多覺得容易疲倦,等到有食慾不振、黃疸和腹水等現象時,大多已是中晚期了。

不過,肝癌晚期也不要放棄希望!近年來,拜醫藥科技發達所賜,晚期肝癌藥物進展神速,第1線治療的選項增加了,余明隆教授建議,若患者肝的功能狀況穩定,可選擇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除了效果佳之外,副作用較少,病人存活期也延長了,有些患者的腫瘤甚至縮小到可以接受開刀、電燒等根除性治療,是晚期肝癌藥物的重大突破。

抗血管新生標靶助力免疫治療 同時改變腫瘤微環境

同屬第1線的「多重激酶抑制劑」標靶藥物也是晚期肝癌常用藥物,但其縮小腫瘤的機會比較低,腫瘤頂多維持穩定不繼續生長。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則是透過藥物去活化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功能,進而抑制腫瘤組織的增殖,甚至能縮小腫瘤體積;抗血管新生標靶主要在於抑制血管新生,同時改變腫瘤微環境,讓抗癌變得更有效率。

余明隆教授進一步說明,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的治療,對於提升腫瘤治療反應率有很大的幫助。腫瘤治療反應率是指經治療後腫瘤縮小的程度;反應率高的話,代表有機會讓腫瘤縮小,甚至能爭取更多積極治療的選擇如開刀。但包括有自體免疫疾病、容易出血體質如肝硬化患者以及有肝衰竭等情況時,則必須先改善病況,再由醫師評估是否適用,尤其肝功能穩定與否是治療的關鍵。

肝癌高危險族群應定期追蹤檢查 慎防肝癌3部曲

余明隆教授指出,過去B、C型肝炎帶原者是肝癌的最高危險族群,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加上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致癌因子暴露,最終演變為肝癌。特別是近來國人飲食西化,又沒有固定運動習慣,導致有脂肪肝的人越來越多,未來走入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機率比平常人來得高,還好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只要飲食少油清淡、多蔬果和勤運動,肝臟有機會回正常,就能降低肝癌的風險。

酒精性肝炎患者也是肝癌的高風險群,雖然比例上比較少。余明隆教授仍提醒定期抽血追蹤肝指數,並透過超音波檢查肝臟的狀況,都能有效提早發現,早期治療。

余明隆教授呼籲,肝癌雖是國人好發癌症第4名、癌症死因第2位,且有高達6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但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好的武器可對抗中晚期肝癌,只要把握黃金期間積極治療,選擇有效且能長期使用的治療藥物,像是第1線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不但能夠延長病患存活時間、改善生活品質,少部分人甚至可降低癌症期別,接受根除性治療,達到更良好的疾病控制。

更多NOW健康報導
▸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壽! 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實名制不夠用!永芯獲專案輸入 百元快篩全台藥局販售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33歲女健檢「糖化血色素爆表」以為患糖尿病 醫曝4數值判斷才準

33歲女健檢「糖化血色素爆表」以為患糖尿病 醫曝4數值判斷才準

台中一名33歲杜姓女子由於作息不規律又少運動,健檢時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0.2%,正常值應小於5.7 %,嚇得以為自己罹患嚴重糖尿病,所幸經醫生診斷後發現是虛驚一場。杜女的主治醫生表示,糖化血色素在某些情況下,無法當成血糖控制好壞的指標,最好還是就醫交由專業醫師判斷。

2023年12月05日 01:04

進口515公噸「魔芋爽」學童瘋搶!毒物專家憂:吃多恐釀2病

進口515公噸「魔芋爽」學童瘋搶!毒物專家憂:吃多恐釀2病

超過27種添加物的中國零食「魔芋爽」入侵校園掀起各界關注,家長尤其憂心口味甚重的魔芋爽恐對學童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但根據食藥署統計,從去年1月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515公噸產品進口。對此,專家提醒,孩童的每日鈉攝取上限較低,而小小一包魔芋爽的鈉就超過200毫克,若攝取過量,恐怕會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2023年12月04日 22:15

糖尿病併發症早期症狀不明顯 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避免並遠離威脅

糖尿病併發症早期症狀不明顯 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避免並遠離威脅

糖尿病可能導致大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進而發生失明、腦中風等併發症,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應維持健康生活,遠離吸菸、飲酒等疾病風險因子,並定期檢查血糖,若是發現血糖異常,則要盡早尋求專業醫事人員協助,遵照醫囑控制血糖並定期檢查,以降低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2023年12月04日 21:58

醫揭秘「化妝水真正2用途」!驚曝:早就不需要了

醫揭秘「化妝水真正2用途」!驚曝:早就不需要了

愛美男女自有保養習慣開始,就被教導保養的第一步驟就是先擦「化妝水」,看在醫師眼裡可能多此一舉了。醫師吳易儒指出,因早期的潔膚產品都含有皂鹼,所以需要藉由化妝水來平衡肌膚的酸鹼值,然而現在的清潔產品基本上不太會影響洗後肌膚的酸鹼值,她點出化妝水真正用途,直呼「我們早就不需要了」。

2023年12月04日 20:18

魔芋爽「越禁學生越愛」!兒科醫揭完整成分:5種以上看不懂要小心

魔芋爽「越禁學生越愛」!兒科醫揭完整成分:5種以上看不懂要小心

來自中國的零食「魔芋爽」近期非常流行,有國小老師便表示,他們因為魔芋爽的添加物太多而禁止學生吃,想不到學生卻躲進廁所吃,令老師們憂心。對此,小兒科醫師林智葳建議,家長和孩子都要養成詳看成份的習慣,當一份食物或產品的內容物有5種以上看不懂時,心裡就要對它保持疑慮。

2023年12月04日 20:03

痛風「4NG行為」:看起來很健康 喝果汁也中

痛風「4NG行為」:看起來很健康 喝果汁也中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多海鮮可能會導致痛風發作,也因此高尿酸血症者會盡量避免。除此之外,還有4件事看似健康,事實上是「地雷行為」。醫師提到,像是喝果汁這個舉動就要特別注意,因為果糖代謝過程會產生普林,若每天一份含糖果汁下肚,痛風的風險會增加74%。

2023年12月04日 19:34

魔芋爽吃了停不下!營養師揭「2添加物」讓人上癮:兒童少吃

魔芋爽吃了停不下!營養師揭「2添加物」讓人上癮:兒童少吃

超過27種添加物的中國零食「魔芋爽」入侵校園掀起各界關注,家長尤其憂心口味甚重的魔芋爽恐對學童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對此,有營養師指出該零食為高鈉食物,對腎臟負擔大,嚴重時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且其27種原料中「2添加物」,吃多更可能造成兒童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下降及情緒控制不穩等風險。

2023年12月04日 18:17

小學生瘋「魔芋爽」 食藥署統計:近2年自中國進口逾51萬公斤

小學生瘋「魔芋爽」 食藥署統計:近2年自中國進口逾51萬公斤

來自中國的零食「魔芋爽」近期非常流行,但因魔芋爽的添加物過多,且鈉含量過高,有國小老師因擔心學童身體健康,禁止學生吃,不過卻爆出學生躲在廁所偷吃,事件因此引發關注。對此,食藥署表示,魔芋爽屬於專案申請進口,沒經過專案申請屬於違法,這部分是由經濟部主管。

2023年12月04日 17:51

醫激推「1款魚」全身都是寶!魚皮也是「好油脂」 藏4大營養價值

醫激推「1款魚」全身都是寶!魚皮也是「好油脂」 藏4大營養價值

氣溫下降,一碗熱騰騰的虱目魚不僅可以暖身子,還可以補充豐富的營養。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分享,虱目魚營養價值豐富,全身都是寶,連魚皮也是「好油脂」。近期,虱目魚盛產期即將進入尾聲,抓住這個時機享受虱目魚的美味與營養,成為冬季保健的好選擇。

2023年12月04日 17:42

苦等健保新藥審查!病友團體提「2大訴求」盼透明可追蹤

苦等健保新藥審查!病友團體提「2大訴求」盼透明可追蹤

為了加速病友用到新藥和新科技,明年健保總額擴大新醫療科技給付70.93億元,而癌症希望基金會和台灣病友聯盟、罕見疾病基金會今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新藥審查時程應「公開透明、可被追蹤監督」,認為審查制度的透明化與可追蹤性,才能了解審查進度及卡關原因,以利對症下藥。

2023年12月04日 17:3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