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下巴合不攏 原因竟是「肩頸僵硬」



圖、文/健康醫療網 賴欣平報導

講話、進食及喝水,這些都是日常再普通不過的動作,但你有想像過若是哪一天自己嘴巴突然合不起來,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一名年約六十的鄭先生(化名),兩年多來嘴巴不明原因地持續性痙攣,導致無法合起,他說:「雖然不能正常咬合、喝水也很不方便,但改吃流質食物,生活還是能過……最可怕的是有時無法正常換氣,要人怎麼『活』?」

而只能攝取流質食物也讓鄭先生因營養不良,導致健康亮起紅燈。為改善症狀,他跑遍各大醫院,求助過許多科別,包括牙科、齒顎科、骨科,也至神經內外科做過完整檢查仍找不出原因,甚至一度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花大錢植入腦部晶片卻仍未獲改善,最後因緣際會才找上同時擁有中西醫執照的楊龍駿醫師。

肌肉相互牽連 未及時處理僵硬問題症狀恐遍布全身

肌肉從頭、肩頸、腰延伸至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楊龍駿醫師表示,以他的多年看診經驗,會依循患者肌肉走向,症狀發生處由近至遠來判斷哪些肌肉相互牽連,再一一進行檢查。最終發現,鄭先生會出現顳顎關節咬合異常,主因竟為「肩頸僵硬」。

楊龍駿醫師指出,肩頸肌肉有部分會延伸到顏面顳顎關節,所以肩頸太僵硬的話,整條肌肉拉扯,也有可能會影響到顳顎關節咬合。而由於鄭先生肌肉僵硬的情形較為嚴重,除了以撥筋舒緩放鬆淺層肌肉之外,臨床上也再以小針刀深入將肩頸深層肌肉鬆開。

治療隔日,鄭先生已經有兩年無法閉合的嘴巴終於可以正常合起來了,於回診追蹤時,言談之間難掩興奮與感動之情,頻頻向楊龍駿醫師道謝,「我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正常吃東西,真的要感謝楊醫師讓我找回人生希望!」

找出勞損肌肉群 撥筋、小針刀助深層放鬆

在生活壓力大、3C產品使用需求大增的現代社會,辦公族、低頭族……受苦於「肩頸僵硬」的民眾越來越多,楊龍駿醫師提醒,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肌肉缺少活動的機會,自然就會導致肌肉僵硬。而局部僵硬的肌肉未及時處理,緊繃的情形可能沿著整條肌肉向全身上下蔓延,引發不同的症狀,肩頸僵硬酸痛是最常見的,往上延伸往往會造成睡眠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往下也常導致背、腰部甚至下肢的酸脹痛。。然而,由於西醫科別分類較細,尤其在肌肉骨骼方面,更有可能會因專注在控制局部症狀,導致找不出病源,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治療效果有限,症狀也隨時有可能再復發。

楊龍駿醫師分享,長期頭痛、背痛及腰痛患者,頻換醫院、不停找方式治療卻還是無顯著效果的話,即可考慮以撥筋或小針刀的方式,撥動深層肌肉,讓其沾粘或僵硬現象得以舒緩放鬆。一旦肌肉恢復彈性,身體其他相關併發問題也能隨著迎刃而解。



【延伸閱讀】
7歲兒罹患妥瑞氏症遭歧視 「頭皮針」治療獲重生
頭皮針+耳針迅速改善鼻過敏 擺脫藥物束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