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不能等! 醫:需注意「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小莉的身高都比同學矮,需要看醫生嗎?」看著一群小朋友玩耍,媽媽擔心地說。

「聽人家講大隻雞慢啼,過幾年就會長高吧?」奶奶發表意見。

「如果一直等,會不會來不及啊?」媽媽顯然相當憂慮。

究竟孩子的身高怎樣算正常?何時該就醫?哪些狀況需要補充生長激素?

什麼是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不治療會怎樣?

小朋友的成長與生長激素有關,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前葉分泌,並隨著血液循環全身,生長激素可以刺激骨骼生長、提升骨質密度、使肌肉量增加、促進脂肪代謝。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是因為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放射治療等因素,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少。罹患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小朋友會生長遲緩、身材矮小、肌肉無力、骨質疏鬆、牙齒發育較慢、運動能力較差。

我們的骨骼在生長板癒合之後,便會停止生長,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便會造成終身影響。

什麼是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身材矮小,何時應該就醫檢查?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定期量身高、體重,並記錄在男孩或女孩的兒童生長曲線圖中,先比對橫坐標的年齡向上延伸,再比對縱座標之身高橫向延伸,然後在年齡與身高之交會點做記號,持續追蹤生長狀況。

一般而言,從國小至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約增加5 至6 公分,直到生長板完全癒合為止。

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性別、同年齡的兒童來得嬌小,身高落在兒童生長曲線圖中第三百分位以下且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便要盡快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懷疑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導致生長激素過少的原因很多樣,必須進一步檢查釐清。經過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專業評估後,可能會安排生長激素刺激測驗、骨齡X 光檢查、血液生化檢驗等,必要時還會安排腦部影像檢查、染色體檢查。

由於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呈現「脈衝式分泌」,主要在夜間分泌,所以無法靠隨機抽血來判斷身體分泌生長激素的能力,必須進行「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是藉由藥物刺激,了解生長激素是否能夠正常分泌。檢查時會先幫小朋友抽血並建立靜脈留置針,再給予口服藥或針劑,然後會間隔15 至30 分鐘抽一次血,依序檢測生長激素的濃度。完成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大約需要2 至3 個小時。後續醫師便能根據生長激素濃度的變化,判斷小朋友分泌生長激素的功能。

懷疑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兒童骨骼的生長與生長板(growth plate)有關,所以會幫小朋友安排骨齡X 光檢查。骨齡X 光檢查是拍攝左側手掌與手腕的X 光片,藉由骨骼的形狀、生長板的癒合程度,來推算骨骼年齡。

由於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與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有關,必要時醫師會安排腦部染色體檢查或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等,以幫助鑑別診斷。

如何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針對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目前已可藉由補充生長激素來治療,幫助成年身高正常化。補充生長激素是利用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在經過醫療團隊的指導後,家中成員便可以幫忙注射生長激素。

提醒您,生長激素治療的成效與生長板有關,越早治療,預後越好,等到生長板完全癒合後,便無法繼續長高。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齡小朋友嬌小,一定要盡快讓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把握成長關鍵黃金期。

如何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除了遵循醫師的醫囑把握時機補充生長激素之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也能幫助小朋友長高,平時要攝取均衡營養、足夠的熱量,並少吃甜食,因為甜食、糖飲可能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由於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分泌,所以每天要有充足睡眠,最好在晚上十點前就寢。維持規律運動,例如跳繩、跳舞、籃球、游泳等,也可以刺激骨骼生長。

貼心小提醒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身材矮小千萬不能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請務必紀錄兒童生長曲線圖,持續追蹤生長速度,如果發現身高落在兒童生長曲線圖中第三百分位以下,請及早至兒童內分泌科就診,把握治療時機,幫助孩子自信成長!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如何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圖解說明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高雄一名40多歲黃姓女子,從小因為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牙齒嚴重「前牙開咬」,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她回憶,自己多年來連吐司、玉米這類日常食物都沒辦法咬斷,只能靠後牙或用舌頭頂碎,直到接受林詩詠醫師安排的3年隱形矯正,她終於能用門牙順利咬斷吐司,感動直呼:「這是全新的人生體驗!」

2025年09月17日 18:28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會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嚴重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得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卻有約2成患者視力改善有限。台北榮總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首度破解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的關鍵,證實若皺褶中的「膠質細胞」密度越高,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就愈差,也因此,黃斑部皺褶的早期介入變得更加重要。

2025年09月17日 18:17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被誤解為單純的「好動」或「不聽話」,醫師指出,ADHD其實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腦部的功能,在台灣約有9%的兒童受到影響,但僅有1.6%接受正式診斷,真正接受完整治療的比例更僅約1%,意味著許多孩子未能及時獲得支持,導致學習、人際及情緒發展受阻。

2025年09月17日 17:22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一名年僅21歲的黃小姐,近日在公司年度健檢中,意外發現尿液檢查結果為「潛血陽性」,雖然平時生活規律、運動習慣良好,且沒有出現頻尿、解尿灼熱或血尿等症狀,但異常數據仍讓她十分不安,因此前往嘉義榮院家醫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經醫師陳加判斷黃小姐屬於「鏡下血尿」,建議複檢後數值已恢復正常,考量其年紀輕、無抽菸史與家族病史,無需過度緊張,但仍建議民眾持續可透過定期健檢追蹤,了解及掌握自己的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7:05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減肥路上常常卡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營養師珊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問題往往不在努力不夠,而是踩進了「隱形減重陷阱」,並點出「10大地雷」要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17日 17:04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15日舉辦盛大簽約記者會,正式宣布邀請世界棒球12強冠軍台灣隊長 陳傑憲 擔任品牌代言人。本次合作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為主題,象徵運動精神與細胞醫療的跨界結合,並傳遞「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的核心理念,將全壘打精神從球場榮耀延伸至守護生命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5:21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近日Threads瘋傳一段影片,內容指出「蟑螂都不吃,你還狂吃」、「看完這集,也就不難理解台灣為啥有這麼高的洗腎率、大腸癌患者」的內文,這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之餘,更一句吐槽「不是啊兄弟,你又不是蟑螂!」

2025年09月17日 15:18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一名女性肝癌患者曾接受電燒與栓塞手術,怎料在術後檢測發現,其體內累積較高濃度的「永遠化學物質」。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隱藏污染,包括不沾鍋具、速食紙盒、某些化妝品與清潔品等,「大家千萬別忽視了!」

2025年09月17日 14: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