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變肝癌 醫師解說如何治療與保養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駿逸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駿逸醫師:大家好,我是黃駿逸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患者產生肝癌後,他的B型肝炎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會產生的原因,B型肝炎是一個主要的危險因子,所以不管在肝癌發生之前,或者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我們都會積極的鼓勵病人,考慮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尤其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的病人,長期追蹤、做B肝的抗病毒治療,的確是會減緩肝癌的復發,所以如果已經產生肝癌後的病患,我們會積極的鼓勵病人,持續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每天一顆口服藥,持續這樣使用,長時間下來,是可以減少肝癌的復發率。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要開始治療,我們需要先知道病人肝癌是第幾期?根據治療的指引,不管從最早期的第零期、第一期,一直到第四期,根據治療指引、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從最早期第零期、第一期,可以考慮做比較積極性的,根治性的開刀治療,或者是內科的射頻燒灼,微波燒灼的治療,甚至更積極的做肝臟移植,這是比較早期的肝癌病人,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式,如果是在比較中期的病人,就是比較耳熟能詳的肝腫瘤栓塞,這是針對比較中期,肝癌的腫瘤比較多顆的病人,可以適用的治療。

黃駿逸醫師:如果是比較嚴重一點,比如有些肝癌可能會侵犯到肝臟的血管,或者是有轉移到淋巴結,或者其他的器官,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大家也不用灰心,因為目前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這個已經算是相當標準,而且是相當普遍的治療,在比較嚴重的病患,健保有給付的標靶治療,或者是有些民眾可以考慮自費,再加上一些免疫治療,這樣對於比較嚴重的肝癌病患,仍然是有治療的機會。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的日常照護?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病患,他除了接受一些比較正式的,積極地治療以外,如果是B型肝炎、C型肝炎,或喝酒的病人,就要接受其他,慢性危險因子的緩解治療,包括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C肝的抗病毒治療,喝酒引起的病人,當然就需要做戒酒處理,這樣可以延緩之後可能因為肝功能的不足,影響到肝癌的治療效果,除了這些以外,平常肝癌的一個病患,其實就是跟一般民眾一樣,正常的作息、正常的三餐,營養、飲食攝取,這是一位肝癌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做的保養,這樣就可以。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追蹤?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追蹤,就是已經在治療的病患,我們可能會固定為病人,每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安排一個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檢查,比較能夠早期發現一些微小的復發,能夠做早期的介入性治療,除了影像方面檢查以外,抽血的部分,我們也會為病人追蹤他的肝功能,身體的營養狀況等,因為這些肝臟的功能、營養狀況,是我們決定病人何時可以順利接受,肝癌治療很重要的依據,我們為這些病人從影像,以及抽血檢查,固定為病人做這樣的追蹤。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駿逸醫師:掰掰。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假日急症中心人力「基層優先」 石崇良:醫院不用鼓勵人員加入

假日急症中心人力「基層優先」 石崇良:醫院不用鼓勵人員加入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2日起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但有醫師認為該措施根本無法解決問題,上路前就已經出現亂象,包含醫院內部鼓勵醫師與醫護人員下班時間去上這個班等,奇怪案例。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7)日回應,UCC人力會以基層為優先,醫院端不可以強迫、也不用額外鼓勵人員參與。

2025年10月17日 13:08

爽吃海鮮大餐喝到斷片!隔天胸痛...竟是2根「兇器」插食道險死

爽吃海鮮大餐喝到斷片!隔天胸痛...竟是2根「兇器」插食道險死

台中一名61歲男子在國慶連假跟朋友聚會吃海鮮大餐,未料隔天一起床就感到胸痛,吃東西喝口水都感到胸口刺痛,忍了半天受不了自行掛急診,醫師一度以為是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赫然發現患者食道卡了長約三公分異物,緊急會診腸胃內科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竟夾出2根3公分長的大魚刺,再拖下去恐釀腹膜炎,相當危險。

2025年10月17日 12:14

男子疲累誤當中暑 一覺醒來「右眼外偏無法動」竟是中風

男子疲累誤當中暑 一覺醒來「右眼外偏無法動」竟是中風

50多歲黃姓男子某天覺得疲累以為中暑,想說睡一覺就會好,沒想到醒來看東西模糊不清楚,一開始也不太在意,後來太太看他「右眼眼球卻偏向一邊」,提醒不太對勁才趕緊就醫,結果竟然是缺血性腦中風。醫師提醒,眼球活動無力、單側眼皮下垂、看東西模糊或複視,可能是腦中風警訊,千萬不要輕忽,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2025年10月17日 11:41

進口菜農藥超標!一票人「以為沒吃」不擔心 菜販卻曝驚人真相

進口菜農藥超標!一票人「以為沒吃」不擔心 菜販卻曝驚人真相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涉及品項包括越南高麗菜、越南蘿蔓萵苣、越南青花菜與澳洲羽葉甘藍等,引發民眾關注。不少消費者看完後坦言「只買台灣青菜」,對此消息並未感到憂心。不過,新莊公有市場的資深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你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碰到」。

2025年10月17日 10:57

昆凌食譜養出好身材 醫曝真相:久坐上班族不適合

昆凌食譜養出好身材 醫曝真相:久坐上班族不適合

藝人昆凌的苗條身材備受追捧,她日前分享瘦身祕訣,三餐都相當自律,早餐只攝取高蛋白與低GI碳水,例如水煮蛋、香蕉配黑咖啡,午餐相對放鬆,晚餐則儘量「戒掉澱粉」,並盡量挑選原型食物;醫師指出,其實這種吃法不適合每個人,例如胃食道逆流、久坐上班族等,民眾仿效要注意。

2025年10月17日 10:24

她彎腰「啪」一聲劇痛竟是骨髓瘤 四合一療法助擺脫輪椅

她彎腰「啪」一聲劇痛竟是骨髓瘤 四合一療法助擺脫輪椅

一名中年女性日前彎腰攙扶長輩,突然聽到背後「啪」一聲,隨後背、腰劇痛,連手臂都僵硬到無法抬起,而且疼痛日益加劇,不僅起床困難,還痛到嘔吐,就醫後才發現不是筋骨問題,而是「多發性骨髓瘤」,後接受最新「四合一」標靶治療,3個月便擺脫輪椅。

2025年10月17日 09:40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等三大亮點守護全民健康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等三大亮點守護全民健康

2025長庚醫學週16日起於林口長庚醫院展開,為期4天,首日在「公共議題論壇」癌症防治上,聚焦精準篩檢(AI輔助)、健保給付優化與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匯集產官學研跨界觀點,共同勾勒健康台灣願景。

2025年10月16日 23:34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整合照護推動「健康台灣」

長庚醫院領航癌症防治 AI精準篩檢+整合照護推動「健康台灣」

「2025長庚醫學週」今(16)日起展開為期4天活動,首日公共議題論壇聚焦精準篩檢(AI輔助)、健保給付優化與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匯集產官學研跨界觀點,共同勾勒「健康台灣」願景。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強調,癌症是國人健康的最大威脅,長庚不僅要在醫療技術上領先,更要在公共政策與健康促進上扮演領導者,長庚將持續推動 AI 精準篩檢與整合照護,攜手政府與社會,共同守護全民健康。

2025年10月16日 18: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