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變肝癌 醫師解說如何治療與保養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駿逸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駿逸醫師:大家好,我是黃駿逸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B型肝炎患者產生肝癌後,他的B型肝炎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會產生的原因,B型肝炎是一個主要的危險因子,所以不管在肝癌發生之前,或者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我們都會積極的鼓勵病人,考慮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尤其是已經產生肝癌之後的病人,長期追蹤、做B肝的抗病毒治療,的確是會減緩肝癌的復發,所以如果已經產生肝癌後的病患,我們會積極的鼓勵病人,持續做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每天一顆口服藥,持續這樣使用,長時間下來,是可以減少肝癌的復發率。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治療?

黃駿逸醫師:肝癌要開始治療,我們需要先知道病人肝癌是第幾期?根據治療的指引,不管從最早期的第零期、第一期,一直到第四期,根據治療指引、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從最早期第零期、第一期,可以考慮做比較積極性的,根治性的開刀治療,或者是內科的射頻燒灼,微波燒灼的治療,甚至更積極的做肝臟移植,這是比較早期的肝癌病人,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式,如果是在比較中期的病人,就是比較耳熟能詳的肝腫瘤栓塞,這是針對比較中期,肝癌的腫瘤比較多顆的病人,可以適用的治療。

黃駿逸醫師:如果是比較嚴重一點,比如有些肝癌可能會侵犯到肝臟的血管,或者是有轉移到淋巴結,或者其他的器官,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大家也不用灰心,因為目前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這個已經算是相當標準,而且是相當普遍的治療,在比較嚴重的病患,健保有給付的標靶治療,或者是有些民眾可以考慮自費,再加上一些免疫治療,這樣對於比較嚴重的肝癌病患,仍然是有治療的機會。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的日常照護?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病患,他除了接受一些比較正式的,積極地治療以外,如果是B型肝炎、C型肝炎,或喝酒的病人,就要接受其他,慢性危險因子的緩解治療,包括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C肝的抗病毒治療,喝酒引起的病人,當然就需要做戒酒處理,這樣可以延緩之後可能因為肝功能的不足,影響到肝癌的治療效果,除了這些以外,平常肝癌的一個病患,其實就是跟一般民眾一樣,正常的作息、正常的三餐,營養、飲食攝取,這是一位肝癌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做的保養,這樣就可以。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要如何追蹤?

黃駿逸醫師:肝癌的追蹤,就是已經在治療的病患,我們可能會固定為病人,每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安排一個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檢查,比較能夠早期發現一些微小的復發,能夠做早期的介入性治療,除了影像方面檢查以外,抽血的部分,我們也會為病人追蹤他的肝功能,身體的營養狀況等,因為這些肝臟的功能、營養狀況,是我們決定病人何時可以順利接受,肝癌治療很重要的依據,我們為這些病人從影像,以及抽血檢查,固定為病人做這樣的追蹤。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駿逸醫師:掰掰。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國內接連發生急診醫師出走,神經科醫師招募困難等情況,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急重難症是國家級醫學中心應該去努力的方向,「不同工不同酬一定要做」。他也提到好消息,今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外科、急診住院醫師全部滿招,甚至還有人在排隊。陳威明說,醫院必須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給予好的環境、合理的薪資,要把年輕人的熱情喚回。

2025年06月14日 20:04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衛福部自2015年起將6月19日訂為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入十週年,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不過截至2025年5月底,仍有超過1.1萬名病患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2025年06月14日 18:46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統計,若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凸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近期全面升級乳房X光攝影設備,導入最新3D數位乳房攝影技術與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提升乳癌篩檢的精準度與舒適度,守護婦女朋友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18:02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特地說明,原來沙拉油一詞最早由食品公司「日清」創造,代表這款油品質好、達到生食等級,可以用來拌生菜沙拉。

2025年06月14日 17:50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健保今年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醫療服務申報超出一定量會遭「斷頭」不予給付,台北區於本月底將進行首次結算。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院內政策完全沒有因為新制改變「馬照跑、舞照跳」,首季實施狀況到目前尚屬穩定,可能會被扣一點,「輕微的斷頭,我覺得還可以,營運沒有問題」。他也透露好消息,觀察急診未因新制出現醫療人球,這都仰賴雙北十大醫學中心非常自律。

2025年06月14日 16:47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2025年06月14日 15:00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衛福部今年起下修免費大腸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以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5月底已經有近87萬人次接受大腸癌篩檢,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57%。國健署也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能在第0期、第1期發現,5年存活率超過9成,但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

2025年06月14日 10:28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高血壓往往讓人覺得應該是中壯年族群的健康問題,但其實也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醫師指出,現代許多孩子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加上高熱量、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不再是大人的專利問題。雖然多數兒童高血壓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傷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影響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09:50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醫院護理工作高壓,更煎熬的是,護理師常被要求保持「愛與專業」,自己卻隨時可能面對醫療暴力,例如新店耕莘醫院一般病房護理師許雅萍,便曾遭患者肢體、言語攻擊,這些經驗讓她不只一次想走,但最終選擇留下,是因為她相信自己還能對病人發揮影響力,並得到正面回饋,能量或許不大,她卻仍願堅持。

2025年06月14日 09: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