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留意兒童性早熟 醫師提醒「關鍵轉變」把握治療黃金期

▲兒童性早熟。(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突然發現妹妹的胸部有硬塊,這是腫瘤嗎?」林媽媽幫忙掀起小女孩的衣服讓醫師檢查。

「妹妹現在幾歲?」醫師問。

「我7歲。」小女孩答。

「這不是腫瘤,而是乳房開始發育的現象,」仔細檢查後,醫師解釋,「如果在8歲前乳房就開始發育,就算是性早熟喔。」

所謂「性早熟」指的是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開始出現第二性徵。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許嘉琪醫師指出,女性的第二性徵包括乳房出現硬塊、長陰毛、長腋毛、甚至來月經;男生的第二性徵包括生殖器(陰莖、睪丸)變大、變聲、長陰毛、長腋毛、長鬍鬚、長青春痘等。

小孩提早發育,一定要帶到醫院的專科門診評估。許嘉琪醫師表示,除了做身體檢查,還會安排骨齡、超音波、抽血等相關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置。

出現性早熟要盡快就醫

希望改善小孩的成長,得從小養成良好生活型態,睡眠、飲食和運動,三方面都要兼顧。許嘉琪醫師提醒,晚上十點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覺,而且要留意是否有好的睡眠品質,早睡、睡得好,生長激素才會正常分泌。

飲食的部分,鈣質食物不能少,例如奶類、小魚乾、黑芝麻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請不要用鈣片取代鈣質食物。許嘉琪醫師說,蛋白質攝取量要足夠,例如奶類、蛋類、瘦肉、魚類、和豆類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請避免油炸食物和甜食,以及含糖飲料及碳酸飲料,這些都是抑制生長激素的殺手食物。

運動部分,可多做跳躍的運動,每天跳繩至少5百下,有空出去打打球、曬曬太陽,對長高一定有幫助。許嘉琪醫師說,疫情期間,在家遠距教學影響小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因為吃得多、動得少,衍生肥胖導致性早熟個案也有增加。揪出性早熟的原因

臨床上較常見到女生有性早熟的現象,許嘉琪醫師說,因為女生乳房的變化比較容易被察覺,9歲的男生多半都自己洗澡,家長較沒有機會發現生殖器變大、長出陰毛,有的男生在變聲前的聲音就比較粗,變聲現象不明顯,而容易被忽略。父母、照顧者應該多關心小孩的轉變,如果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就提早發育,千萬不要輕忽,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性早熟可區分為「中樞型性早熟」和「周邊型性早熟」。許嘉琪醫師解釋,「中樞型性早熟」是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提前啟動,促性腺激素分泌亢進。而「周邊型性早熟」就不是經由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發生,是因周邊荷爾蒙腺體分泌出現問題所導致,如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卵巢腫瘤、睪丸腫瘤等病因。

揪出性早熟的原因

女生性早熟的發生率為男生的5至10倍,超過90%原因不明,也就是經過所有檢查都找不出病因。男生的中樞型性早熟,約25至75%是有病理性原因,如腦瘤、腦外傷、腦部感染所造成。

中樞型性早熟怎麼辦?

「並非每個中樞型性早熟的小孩都要治療!」許嘉琪醫師說,性早熟治療與否還是需要臨床醫師根據骨齡並參考未來身高預估值,做出綜合性的評估與建議,例如小孩骨齡並沒有超前實際年齡兩年,或雖有骨齡超前但不影響未來成人身高的小孩,可先在門診定期追蹤。

若追蹤期間,發現骨齡相較實際年齡有異常速度進展的情況,可在專科醫師的建議下,考慮接受性釋素類似物的注射治療。許嘉琪醫師說,台灣目前有四週一次的劑型和三個月一次的長效劑型,只要定時注射都可達到長期控制的目標。

中樞型性早熟怎麼辦?

根據臨床經驗,施打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的小孩,可減少到院次數,對療程有較佳的順從性,提升治療的便利性。

貼心小提醒

性早熟可能使骨骼加速成熟,在生長板閉合之後,孩童便無法繼續長高。父母親或照顧者要留意小朋友的變化,如果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之前,開始出現第二性徵,例如乳房發育、變聲、長出陰毛等,便要盡快至兒童內分泌科就診,把握治療黃金期!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狂咳好不了! 中醫示警「1類食物」害症狀加劇

狂咳好不了! 中醫示警「1類食物」害症狀加劇

咳嗽是呼吸道自我保護作用,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咳嗽能排除呼吸道的外來異物、細菌微粒或本身分泌物;然而咳嗽也會因不同原因,而有不同的合併症狀,來看看這些症狀的分析以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2023年12月06日 08:09

1歲嬰異位性皮膚炎!爸竟怪「懷孕吃太多白飯」 媽委屈哭了

1歲嬰異位性皮膚炎!爸竟怪「懷孕吃太多白飯」 媽委屈哭了

巫漢盟5日在臉書說,最近遇到好幾個壓力超大的媽媽,門診中說著說著就哭了,「讓我好心疼,就是因為育兒界許多鄉野傳奇讓爸媽好折磨。」

2023年12月06日 07:19

她懷疑28歲帥男友「長菜花」!褲子一脫 醫:沒事啦

她懷疑28歲帥男友「長菜花」!褲子一脫 醫:沒事啦

泌尿科醫師黃冠鈞分享,最近門診來了一位28歲的年輕男性,被女友帶來看門診,女友劈頭就問,「醫生幫我男友檢查一下,他是不是有長菜花(尖頭濕疣)?」結果醫師一看直呼「沒事啦」。

2023年12月06日 06:51

耳屎3大重要功用!醫師警告「別亂挖」 否則5種傷害找上你

耳屎3大重要功用!醫師警告「別亂挖」 否則5種傷害找上你

許多人經常自行掏耳朵,甚至有定期清理的習慣。不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掏耳朵不僅沒有必要,還可能造成5種傷害,若真的有異物或出現聽力下降等症狀,應諮詢專業醫師。

2023年12月06日 02:25

晚期胰臟癌無法動刀「疼痛生不如死」 台大推聚焦超音波臨床試驗

晚期胰臟癌無法動刀「疼痛生不如死」 台大推聚焦超音波臨床試驗

癌症腫瘤治療新選擇!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聚焦超音波治療室」今(5)日揭牌,象徵跨入聚焦超音波抗癌研究範疇。中心主任黃凱文教授透露,該治療過去多應用在醫美、子宮肌瘤,台大醫院已經通過「胰臟癌海扶刀治療」以及以腹腔內腫瘤為主的「晚期腫瘤症狀緩解」2大臨床試驗,希望幫助癌患有更好的治療、改善方式。

2023年12月05日 23:55

你是熬夜or晚睡?醫曝「關鍵差別」 這時候睡對身體最好

你是熬夜or晚睡?醫曝「關鍵差別」 這時候睡對身體最好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加班,回到家已深夜,匆忙吃個飯、洗個澡再追個劇,時常忙到過了12點才睡「這樣算熬夜嗎」?中醫師黃獻銘指出,因生活習慣半夜1、2點才睡,飲食運動及精神體力無異於常人,這叫「晚睡」;若累到想睡還逼自己撐下去,這叫「熬夜」。最佳的睡眠時間是「身體叫你睡就睡」,身體疲憊就要好好休息修復。

2023年12月05日 22:02

醫驚吐「健檢1項目」完全沒用!親揭原因:多做一點都是困擾

醫驚吐「健檢1項目」完全沒用!親揭原因:多做一點都是困擾

隨著國人對自我健康意識抬頭,健康檢查的人數逐年上升。但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卻驚曝,自己健檢時會加做一堆健保未給付的項目,「但我從來就不會幫自己抽血驗癌症指數」,他認為這是完全沒用的檢查,「多做一點都是困擾」。一番言論掀起網友熱議,就連醫界也有不同看法。

2023年12月05日 21:14

上周本土登革熱僅增425例「連6周降」 疾管署喊話:嚴防疫情過冬

上周本土登革熱僅增425例「連6周降」 疾管署喊話:嚴防疫情過冬

登革熱疫情穩定下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5)日公布,上周新增42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比前一周下降44%,高雄、台南等疫情發生區域的單周病例都低於200例。近期登革熱連續6週下降,顯示防治發揮效果,因為民眾配合提高,疫情有控制住,後續仍要持續防治,避免疫情過冬。

2023年12月05日 20:15

結婚7年「愛愛沒成功過」!他試怕了…妻淚求:去娶個正常的女人

結婚7年「愛愛沒成功過」!他試怕了…妻淚求:去娶個正常的女人

前幾天,我聽了一個傷心的故事。故事主角是個30多歲的大男生,他告訴我,他曾維持過一段長達7年的無性婚姻,7年裡,他們完全沒有性生活。大男生說:「一次都沒有,真的。7年裡,從來沒有成功做過愛。」聽到從來沒有成功,我心裡的警鈴自動響起,8成是因為太太做愛會痛進不去,又是陰道痙攣的問題吧。難道他們離婚是因為陰道痙攣?oh no ! 這是我最不想聽到的啊。

2023年12月05日 20:15

新冠流感春節強碰!疫苗打氣增6成 台大推「隨到隨打」XBB免掛號費

新冠流感春節強碰!疫苗打氣增6成 台大推「隨到隨打」XBB免掛號費

前陣子黴漿菌之亂衝高疫苗打氣,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5)日公布上周新冠XBB疫苗接種4萬3218劑,比前一周增加6成2,打氣有明顯提升;至於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也已經達到9成。羅一鈞分析,這波新冠可能在1月中下旬達高峰,流感以往都是在農曆春節前後達高峰,疫情高峰有可能重疊。為鼓勵疫苗接種,台大醫院宣布即起推出隨到隨打,且接種XBB疫苗可免掛號費。

2023年12月05日 20:0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