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睡過頭鬧鐘設10分叫一次  醫師:反覆睡睡醒醒醒有2壞處



圖、文/NOW健康 陳如頤

早上怕遲到,手機鬧鐘設定7點,擔心沒聽到,睡過頭,再設定7點10分。這應該是很多人設定鬧鐘的習慣,不過,醫師提醒,設置多個鬧鐘,擾亂睡眠的生理時鐘,這對健康是有害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中心副主任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Dr. Ooi Hean》貼文指出,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Dame)研究顯示,57%的人實際上都要被鬧鐘叫了2次才會起床,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了50%,而夜貓子和年輕人需要被鬧鐘叫2次的頻率更高。

該項研究證實,有些人,擔心鬧鐘叫不醒自己,甚至會設多個鬧鐘,據統計,超過20%的人設置1個以上的鬧鐘。

黃軒強調,「反覆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小心身體更疲倦」,如果多設定鬧鐘時間,響了又停,停了又響,斷斷續續鬧鐘,根本就是在剝奪睡眠過程。

鬧鈴響了,再次入睡,未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又硬是被叫醒,只會讓起床時,頭腦變得更加昏昏沉沉的。經常這樣擾亂睡眠的生理時鐘,對健康有害的。黃軒提醒,長期被鬧鐘影響,容易造成2種危害:

1.「注意力不足」:
長期處於鬧鐘驚醒,代表睡眠周期無法完成,從而影響情緒和正常工作狀態,出現日常生活類似腦霧狀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頭痛問題等狀況。

2.「慢性疾病,急性惡化」:
若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長期突然被鬧鐘驚醒,人的血壓和心率,還有腎上腺素都會迅速上升的,長期反覆刺激下,會給自己身體的心血管帶來壓力,而增加了高血壓和心臟病併發症的 高風險。

黃軒建議,除了鬧鐘之外,多利用「晨光」、「燈光」、「輕音樂」、「睡到自然醒」等方式讓身體甦醒。此外,每天在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只要多訓練幾次,就可以在固定時間醒來,不需要任何鬧鐘,讓人精力充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足底筋膜炎只痛足底?醫揭好發部位 親授4招居家緩解
▸當耳鳴合併耳悶持續未改善! 醫示警:1癌症恐找上你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