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熬夜打麻將眼睛超乾! 中醫三茶飲助改善

▲▼過年,麻將,打牌,胡牌,賭博,春節,國粹,小賭怡情,聚賭,摸八圈,自摸,手氣,牌桌,聽牌,籌碼。(圖/記者李毓康攝)

▲打麻將是不少人的過年娛樂之一。(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健康醫療網 王冠廷

過年熬夜麻將,跟家人朋友聚會,隔天上起床最常見的就是眼睛乾澀,甚至嚴重時可能會誘發乾眼症,乾眼症是現代人極為常見的疾病,症狀不是只有眼睛乾澀,眼皮沉重、有異物感都可能是乾眼症的表現。中醫師吳宛容分享,利用中藥材泡成茶飲,天天喝來解救眼睛吧!

乾眼症分3種 對症治療效果好

老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乾眼症,工作太勞累、睡眠不足也會使眼睛疲累和乾澀。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眼皮有緊繃感、沉重感,眼睛黏黏的、視物突然模糊等等。雖然乾眼症的症狀表現在眼部,但原因與內臟機能有關。吳宛容醫師表示,從體質區分,乾眼症患者可分為3類:

1、肝腎陰虛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水分、氣體的通道。吳宛容指出,若體內氣、水循環不好,會影響到眼睛,有些乾眼症患者就是分泌淚液的通道不通暢。

另外,腎主陰水,有滋潤濡養的作用,腎不好也會影響眼睛。加上肝經、腎經這兩條經絡都會經過眼部,因此肝、腎有問題,容易導致乾眼症。

常見族群: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更年期後的婦女、長期熬夜者。

身體機能老化的年長者,容易有這種體質。年輕人熬夜、愛吃烤炸辣等食物,易生熱化燥,消耗津液,也會讓體質偏向肝腎陰虛,導致眼睛乾澀。

症狀:眼睛乾澀和疲勞,但不會有刺痛感、眼睛紅的情況。
治療:治療方向以補肝陰為主,使用杞菊地黃丸。
飲食:建議常食用富含黏液、可滋陰的食物,例如山藥、秋葵、白木耳、黑木耳。

2、肝火濕熱

這類體質的患者,多有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情緒起伏大且容易生氣的情況。同時,飲食較不節制,愛吃燒烤、油炸、辛辣食物,還愛喝冷飲、脾酒。

外觀看起來臉色較紅,眼球略呈紅、黃色。除了眼睛乾,還會出現血壓偏高、口臭、便祕等問題。

常見族群:以青壯年為主,且男性多於女性。

症狀:眼睛乾癢、刺痛、血絲多、眼球覺得熱熱的,以及眼屎比較多。因處於發炎狀況,這類患者容易長針眼。
治療:使用洗肝明目湯,清熱明目、消腫解毒。
飲食:飲食要清淡,蔬果要多吃。吳宛容表示,尤其是水果,多含抗氧化成分,可保護眼睛,例如奇異果、蘋果。

3、氣陽兩虛

年紀大、久坐、久臥的人都會造成氣虛,氣虛情況惡化後會變陽虛。當陽氣耗損過多,體內能量不足,會使體內的氣循環變差,沒有足夠的浸液能濡養眼睛,水分代謝也會變差。

常見族群:好發於年紀大的人、久病長期臥床者、長時間久坐的人,以及愛吃冰冷食物且不愛運動的女性。

不少女性愛吃水果,但水果多偏寒,加上不常運動,時間久了導致氣虛或陽虛。

症狀:眼睛乾澀和疲累,眼皮覺得有沉重感,想閉著眼睛休息。眼皮有沉重感在老年人身上蠻常見的,是他們的主訴症狀。
治療: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此藥方不僅可補氣,還可把氣提升到頭面部。當頭面部的氣循環變好,眼睛滋潤度也會改善。
飲食:不適合吃太寒涼的食物,水果要適量食用。飲食以溫食為主,餐點中可加點薑,或吃點龍眼。生薑要確實蒸熟,才能加強暖胃溫腸的功效。

3道茶飲為眼睛補水 改善乾眼症

針對3種乾眼症體質,吳宛容醫師分享3道茶飲。這些茶飲可以每天喝,但最好在白天飲用,避免影響睡眠。

1. 肝腎陰虛:枸杞菊花茶

材料與作法:枸杞10克、菊花5朵,放進保溫杯用熱水沖泡,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
枸杞有補肝腎、明目的作用;菊花可抒風熱,也具有明目效果。肝腎陰虛的患者,還可喝白木耳飲、黑木耳飲。

2. 肝火濕熱:決明子菊花茶

材料與作法:決明子10克、菊花5朵,用熱水泡開,同樣悶10分鐘就可飲用。
決明子有清肝明目和潤腸的作用。吳宛容提醒,如果用這個配方比例來泡,飲用後出現腹瀉情況,決明子可減少一點。

3. 氣陽兩虛:黃耆枸杞紅棗茶

材料與作法:黃耆5片、枸杞10克、紅棗3~5顆,煮法一樣。
黃耆能補氣升陽,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氣陽兩虛的人偏寒,氣的循環不好,血液循環也會較差,食用紅棗可改善。枸杞有明目的作用,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適合氣陽兩虛的患者。

熱敷加穴道按摩 改善眼部循環

改善乾眼症,不同體質有各自適合的藥方、食療,有些改善方法則是不分體質的。

除了讓眼睛適當休息,吳宛容醫師強調還要保有充足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之間處於熟睡狀態,因為此時是肝經和膽經循行的時間。平時還可熱敷雙眼加按摩眼周,改善眼部循環。

● 熱敷:
毛巾以40度的溫水浸泡,擰乾後敷在眼部,以蒸氣加強眼睛局部的氣血循環。
● 按摩眼周:從眉頭攢竹穴開始、依序按眉毛中間的魚腰穴、眉尾的絲竹空穴、眼尾的瞳子髎穴、眼睛下方的承泣穴,最後到眼內角的晴明穴。

定點按壓這6個穴位,各旋轉20次。按摩時,是以指關節施壓於眼眶骨,而不是按在眼球上。如果按摩時,眼睛有酸脹感,代表眼周循環差、肌肉緊繃,建議增加每天按摩的次數。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3.7公噸黑心豬大腸流向曝光 北市寧夏市場陳先生購入1.3公噸待查

3.7公噸黑心豬大腸流向曝光 北市寧夏市場陳先生購入1.3公噸待查

屏東「百威食品公司」遭查獲涉嫌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意圖改善外觀以牟取暴利。食品藥物管理署今(4)日深夜再次公布最新進度,問題產品分別是「B級大腸」與「白小腸」共3.7公噸流入台北、桃園、高雄、屏東等4縣市業者,最大宗是桃園市2.1公噸已全數下架,但另有1.3公噸全部流入北市寧夏市場1業者,相關狀況有待查核釐清。

2025年10月04日 22:21

黑心豬大腸流入「北桃屏高」4縣市 衛生局急追下游下架2公噸

黑心豬大腸流入「北桃屏高」4縣市 衛生局急追下游下架2公噸

屏東「百威食品公司」遭查獲涉嫌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意圖改善外觀以牟取暴利。食品藥物管理署今(4)日公布,衛生機關已要求業者暫停作業、封存產品,並下架回收;初步調查業者銷售涉及問題產品達3公噸,流向台北、桃園、高雄、屏東等4縣市,到今天傍晚為止下架達2公噸(2104公斤)。

2025年10月04日 19:09

打針神器!卡通氣球棒助攻 彰化幼兒流感接種率衝75%

打針神器!卡通氣球棒助攻 彰化幼兒流感接種率衝75%

每年到了疫苗接種季節,幼兒園裡總免不了上演一場「哭哭大作戰」。為了讓寶貝們能勇敢面對針頭,彰化縣衛生局今年祭出超萌法寶「卡通造型氣球棒」,成功將接種站的緊張哭聲,轉變為開心的歡笑聲,這項貼心服務結合「到校接種」的便民政策,讓家長省時省力,也讓小朋友在熟悉的環境中,輕鬆完成健康防護,整體接種率達到75%。

2025年10月04日 18:22

假日急症中心11月六都試辦 輕症不衝大醫院「省600元」

假日急症中心11月六都試辦 輕症不衝大醫院「省600元」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研擬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預計11月試辦。健保署今(4)日說明細部規劃,UCC的部分負擔費用將比照基層與地區醫院急診費用為150元,也就是說,未來民眾不衝大醫院急診而是先去UCC看診,可以省下約600元費用。

2025年10月04日 16:59

肉烤焦「剝掉」就能吃?營養師籲3類人別碰 搭配5蔬果助代謝解毒

肉烤焦「剝掉」就能吃?營養師籲3類人別碰 搭配5蔬果助代謝解毒

中秋節不少人會聚在一起烤肉,偶爾還會遇上把肉烤焦的狀況,這時到底還能不能吃?或者把焦的部分剝掉就好?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高溫碳烤含油脂或澱粉的食材,容易產生致癌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如果整片食材烤到焦黑、過度碳化,PAH會飆升到最高400倍,身體健康者還能剝掉焦黑處食用,但體質較弱、有家族癌症史的建議直接丟棄不要吃。

2025年10月04日 15:43

流感疫苗3天近87萬人搶打「明天有望破百萬」 新冠打氣翻5倍

流感疫苗3天近87萬人搶打「明天有望破百萬」 新冠打氣翻5倍

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新冠疫苗10月1日開打,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流感疫苗昨日接種數衝破30萬劑,3天累積接種達86.8萬人,是去年同期的4.2倍;新冠打氣也佳,昨天單日接種7萬劑,累積接種24萬人,是去年同期近5倍。疾管署表示,今天起中秋連假,部分院所休息,接種數量可能會略少,但是各縣市衛生局有持續設站接種,明日統計流感疫苗「突破百萬人」機會高。

2025年10月04日 13:10

喝瓶裝水體內「年增9萬塑膠微粒」! 恐罹癌傷腦引發呼吸道疾病

喝瓶裝水體內「年增9萬塑膠微粒」! 恐罹癌傷腦引發呼吸道疾病

塑膠微粒對人體引起的危害已經多年備受討論,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喝瓶裝水的人比起喝自來水的,每年攝入的塑膠微粒多出9萬顆,長時間下來,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神經損傷,甚至增加罹癌風險。

2025年10月04日 12:11

9月519人熱傷害送醫 「鏟子超人」連假赴花蓮注意3大預防措施

9月519人熱傷害送醫 「鏟子超人」連假赴花蓮注意3大預防措施

10月仍炎熱如夏!衛福部統計9月份因為熱傷害就醫人數達到519人次,比去年同期略高。今天開始是中秋連假,有不少「鏟子超人」再湧入花蓮光復鄉災區,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排出,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居民與志工們要注意保持涼爽、勤補水分,做好自我保護。

2025年10月04日 11: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