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保健食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營養師「知識大全」一次讓你懂

示意圖/Pexels


圖、文/每日健康

適當補充營養品的確可以彌補飲食攝取的不足以及身體所缺乏的營養,避免營養失衡並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不過營養師指出,若吃到不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或是吃錯方法,不僅無法達到保健目的,更有可能對身體產生傷害。

那保健食品該什麼時候吃最好呢?營養師Donna陳怡錞在部落格《Donna治本保健營養專家》發文指出,服用藥品需要考慮藥物動力學,所以需要精準的服用時間;但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用那麼嚴格的說一定要在飯前或飯後幾分鐘吃。通常飯前吃營養品的目的,是希望減少食物的干擾,讓營養素能快一點吸收 (或與腸壁接觸面積增加),所以在腸胃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如早上空腹或飯後3小時以上、到下一餐吃飯前都可以服用;而飯後或隨餐吃的目的,是要利用食物當中的成分來幫助營養素吸收,所以在食物還停留於腸胃道的時候吃效果比較好,可於吃飯當下或飯後30分鐘以內服用。

在此Donna分別為大家提供哪些是適合「空腹吃」、「飯後或隨餐吃」、「飯前或飯後都可以吃」的營養品:

適合空腹吃

1. 益生菌:在空腹、沒有食物的干擾下,益生菌可以更快速到達腸道定殖。

2. 多醣體:當腸道沒有食物時,多醣體與腸道黏膜接觸的面積較多,可以發揮較好的免疫調節功能。

3. 膠原蛋白:市售的膠原蛋白大多都是經過水解後的小分子胜肽,在沒有其他蛋白質食物的干擾下可以較完整被吸收,達到最佳的吸收率。

4. 小分子營養素:雞精、低雞精、鱸魚精、胜肽、蔬果發酵物等在製作過程中已經將大分子營養素分解為小分子,空腹吃的吸收效果較佳。

5. 乳鐵蛋白:如果是要用來螯合細菌和病毒生長所需的鐵質,必須空腹吃才能達到較佳的抗菌、抗病毒效果。但如果是要用來幫助鐵質吸收,則建議飯後或隨餐吃。

示意圖/Pixabay

適合飯後或隨餐吃

1. 油脂類:食物當中的脂肪可以幫助脂溶性成分的吸收,所以魚油、藻油、月見草油等油脂類保健品建議隨餐或飯後吃,不僅吸收率較好也可達到較理想的平衡脂肪酸目的。

2. 脂溶性營養素:葉黃素、Q10、薑黃、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等都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需要脂肪來協助吸收。

3. 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也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D、E、K,所以也需要脂肪協助吸收。

4. 維生素C:雖然維生素C是水溶性,但由於維生素C比較酸,有些人空腹吃會感到胃部不適,因此不建議空腹吃;且食物當中的類黃酮也能幫助維生素C的吸收,飯後或隨餐吃可增加維生素C的吸收利用率。

5. 鐵:空腹吃鐵質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所以補鐵的產品較適合在飯後或隨餐吃,但要避免食物當中過多的草酸和植酸會影響鐵質吸收率。

6. 幫助消化:消化酵素、胃酸和膽汁補充品應當跟著食物一起吃,才能發揮幫助消化功能。

示意圖/Unsplash

飯前或飯後都可以吃

1. 維生素B群:B群之所以可以幫助提神,主要是當作能量產生過程的輔酶,攝取含熱量的食物再加上足夠B群,就能讓能量順利產生而有精神;若只補充B群但沒有吃東西,也無法達到提神的效果。而B群本身是水溶性,可以空腹吃,但記得吃完B群後要趕快吃食物才會有幫助,也可以在飯後、隨餐食用。

2. 鈣片:一般來說鈣質是在空腹時吸收率較好,因為不會受到食物的其他成分干擾。但由於鈣質是屬於微鹼性的礦物質,具有輕微中和胃酸的作用,胃酸分泌不足的人空腹吃鈣片較容易引起胃部不適,這時可以改為飯後吃。

如何保存保健食品

一般的膠囊、錠狀、粉狀的保健食品,通常只需要置於常溫、陰涼乾燥、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即可,不用放冰箱,除非某些產品有特別標榜需要放冰箱的才放入冰箱保存。軟膠囊類的營養品,只要開封後盡快吃完,通常也可以放在室溫,除非家裡的室內溫度或濕度較高才會建議放入冰箱。但Donna提醒,營養品一旦從冰箱拿出來後要盡快食用,避免水氣與溫差加速產品變質。而液體的保健食品若有經過殺菌處理,未開封時可以在常溫保存,但開封後就必須放入冰箱,因其水活性高容易滋生細菌。

保健食品開封可以放多久?

許多人以為開封後可以放到保存期限的最後一天,但事實上「保存期限」的意思是指在「未開封」的情況下可以存放的日期。由於台灣四季溫差大且環境潮濕,營養品開封後建議2至3個月內盡快食用完畢,避免受潮造成變質。

示意圖/Pexels

營養師的叮嚀

Donna再次強調,保健食品是屬於食品不是藥品,主要用於彌補飲食當中攝取不足的部分,通常要連續補充3至6個月才能發會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呼籲民眾平日里應確保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因為有補充保健食品就忽略維持健康最基本的條件。

再者,保健食品並不是劑量越高就越好,必須依照身體的需求來補充適當的劑量。若身體沒有缺乏營養素,過量補充不僅沒效,還有可能會出現反效果;但當身體已經出現較明顯的缺乏症狀,或有特殊需求時,才會建議選擇高劑量的營養品,建議大家諮詢專業的營養師或醫師來評估。

最後Donna提醒,每個人都有個體化差異,隔壁王太太吃某個保健食品覺得很好那也不代表你適合,吃對自己需要的保健食品才會有用,且對症給營養也才會有用。
 

本文經 陳怡錞營養師 部落格《Donna治本保健營養專家》授權報導

延伸閱讀:
吃糖像吸毒!甜食越吃越停不下來竟是「這個原因」
同款食物醃製後竟差「鈉」麽多! 身體警報:口渴、想喝甜、吃更多太鹹讓體重放飛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荷包又縮水! 超商含奶咖啡調漲

荷包又縮水! 超商含奶咖啡調漲

因受鮮奶漲價影響,包括統一、全家、萊爾富等超商都首次調漲現煮咖啡價格,卡布奇諾及拿鐵等含鮮奶類飲品均調漲5元,OK超商最快5日決定漲幅。

2011年10月05日 08:00

預防新冠肺炎,如果可以選擇您想打哪一款疫苗?

預防新冠肺炎,如果可以選擇您想打哪一款疫苗?

高凌風與金友莊的婚姻問題好不容易暫時告平息,但涉嫌介入2人之間的「眼鏡男」張志堅又有新話題。《壹週刊》5日報導,他的百富集團向藥廠購買管制感冒藥,再轉賣給販毒集團牟利。

2011年10月05日 10:45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厚臉皮是好事!專業醫師曝真相「膠原蛋白多」 超音波解析人臉

厚臉皮是好事!專業醫師曝真相「膠原蛋白多」 超音波解析人臉

經常我們在罵人時都會用到「厚臉皮」這個字眼,不過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厚臉皮可是有好處?知名皮膚科醫師彭賢禮就透露臉皮厚好處多,代表膠原蛋白比較多,相較起來,看起來比較不顯老,而現在透過超音波的畫面,帶你一起去了解什麼是厚臉皮。

2025年04月04日 17:48

川普很快「要對藥品課關稅」 專家點「關鍵隱憂」:恐發生缺藥潮

川普很快「要對藥品課關稅」 專家點「關鍵隱憂」:恐發生缺藥潮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灣特定產品加收32%關稅,更表示很快會對半導體與藥品開徵關稅,引發國人高度關注。對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全球藥品供應鏈可能受到間接衝擊,如果台灣持續仰賴原廠藥,也沒有提早增加備藥量,可能會出現缺藥潮。



2025年04月04日 16:34

徐亨罹患腦瘤!醫曝「12症狀」:頭痛、看不清當心

徐亨罹患腦瘤!醫曝「12症狀」:頭痛、看不清當心

資深本土劇男星徐亨4日凌晨發文透露自己罹患腦瘤。醫師指出,腦瘤的症狀會視腫瘤大小和位置而定,症狀上會出現頭痛、步態不穩、噁心嘔吐、語言障礙、四肢無力等,症狀出現的時間點通常和腫瘤性質有關,如良性腦瘤通常生長緩慢,症狀較晚出現,惡性腦瘤通常生長快速,症狀很快就會出現。

2025年04月04日 15:00

陽明交大、北榮研發「AI腦影像診斷3精神疾病」 獲愛迪生金獎

陽明交大、北榮研發「AI腦影像診斷3精神疾病」 獲愛迪生金獎

為突破精神疾病診斷長期依賴問診與病史,缺乏客觀量化判斷標準的醫療困境,陽明交大與臺北榮總投入腦影像與AI研究,成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的研究與臨床評估,該研發獲得今年美國愛迪生獎金獎。

2025年04月04日 14:00

葉欣眉罹直腸類癌 醫示警「10症狀」:3器官都可能發生

葉欣眉罹直腸類癌 醫示警「10症狀」:3器官都可能發生

年代電視台《百變智多星》主持人葉欣眉今天突然宣布「直腸內發現0.8公分類癌」,已進行開刀治療。醫師指出,「類癌」是神經內分泌瘤,可能原發於胰臟、腸胃、肺等器官,最常見發生於消化系統,尤其以直腸最多,一樣有惡化轉移的可能,常見有10大症狀。

2025年04月04日 13:25

腦補地震是真的!醫曝「幻震陷阱」:連手錶震動都中招

腦補地震是真的!醫曝「幻震陷阱」:連手錶震動都中招

你也有過「假性地震」?醫師指出,這是一種由大腦誤判觸發的感知錯覺,常在災後、餘震頻繁或大量接收地震訊息時出現,可能會因為過度警覺、焦慮失眠,甚至手錶震動、社群訊息提醒,都讓人「腦補」出地面在搖;假性地震通常1至2週會緩解,但若持續超過一個月,恐已影響身心健康。

2025年04月04日 11:46

清明小心外邪侵襲 中醫推「2飲食、3穴位」養生

清明小心外邪侵襲 中醫推「2飲食、3穴位」養生

清明節是一年當中的第五個節氣,但清明時節氣候冷熱交替、乍暖還寒,這時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中醫師提醒,清明時節肝氣旺盛,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議也可自製清明養身食物和多按3穴道養生。

2025年04月04日 10: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