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無糖茶越喝越胖? 營養師破解喝茶陷阱

▲▼示意圖,冬天,熱飲,熱茶,薑茶,巧克力,熱可可,保暖,養生,咖啡,上班族,身體,溫暖,飲料,茶(示意圖/123RF)
▲喝茶也要注意「代償效應」。(示意圖/123RF)

文/健康醫療網 鄭宜芬

「為麼喝了無糖茶還是變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營養師李芷薇提醒,有的民眾會有「代償效應」,覺得自己已經喝無糖茶有助於減肥,可以「心安理得」吃下更多零食,最終反而導致攝取更多的熱量,而引起肥胖。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喝含糖飲料的人對於熱量攝取會有所節制,反而喝無糖飲料的人沒節制飲食,導致越減肥越胖。

茶具有去油解膩、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之效。茶裡的多酚有助於預防老化和慢性疾病。而且根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綠茶和紅茶還有降低血壓的效果,益處多多。

陷阱1 喝無糖茶為何越喝越胖?

但有民眾疑惑,為何喝了無糖茶仍然變胖?李芷薇提醒,這是所謂的「代償效應」,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民眾喝下含糖飲料後,想要再吃點心時會有所顧忌;反而喝了無糖茶、無糖可樂的民眾,會鬆懈大吃零食餅乾,反而導致變胖。

陷阱2 吃炸雞排再喝茶有用嗎? 

若是吃了炸雞排或蛋糕,再喝無糖茶有助減肥嗎?其實,茶類雖然可以幫助去油解膩,但無法阻止腸胃吸收雞排的油脂,民眾若擔心變胖,少吃一點高熱量食物會比較有用。

陷阱3 喝無糖奶精茶「就像喝油」

至於喝無糖奶茶會胖嗎?李芷薇說明,從營養師的角度考量,「無糖鮮奶茶」是不錯的選擇,雖然茶裡面的咖啡因會影響牛奶裡鈣成分的吸收程度,但至少仍有攝取到一點鈣,可以幫助肌肉與神經放鬆,對於體重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喝「無糖奶精茶」則會變胖,她提醒:「奶精油脂含量高,所以喝奶精奶茶就像是在喝油。」

陷阱4 酸味檸檬紅茶含糖量更高

李芷薇補充,另一個小陷阱就是「檸檬紅茶」,有的茶會加檸檬,喝起來清爽酸甜,讓人以為沒有加那麼多糖,其實反而糖更多,因為要蓋掉檸檬過酸的口味,因此建議民眾喝飲料前先確認糖含量,不能光靠嘴巴感受。

當然,無論是哪種奶茶,一但加料熱量也會飆漲,想減肥的民眾務必當心熱量陷阱。

戒掉含糖飲料3訣竅:

1自己泡茶、培養喝無糖茶的習慣。

2將精緻糖改為果寡醣。果寡醣是一種帶有甜味的膳食纖維,不會變成熱量且能幫助好菌生長。

3注意市售手搖飲的總糖量。

【延伸閱讀】
過年熬夜打麻將眼睛超乾! 中醫三茶飲助改善
冬至吃湯圓易消化不良 2招配1茶飲防脹氣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北市打疫苗有禮拿!有商品券還有快篩 「3大方案」一次看

北市打疫苗有禮拿!有商品券還有快篩 「3大方案」一次看

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長者受到感染後易導致重症及死亡,近期中國呼吸道感染疾病爆發,為鼓勵民眾儘速接種COVID-19疫苗,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50歲以上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及流感疫苗,可分別獲贈生活實用禮品各1份,另65歲以上長者於12月31日前接種COVID-19疫苗可再額外獲得500元商品卡及新冠家用快篩試劑10劑。

2023年12月04日 10:08

3兄弟都中!台中2歲男童腺病毒發燒嘔吐住院 哥哥弟弟也中鏢

3兄弟都中!台中2歲男童腺病毒發燒嘔吐住院 哥哥弟弟也中鏢

台中一位兩歲的男童,上週高燒不退,家長帶來到大甲李綜合醫院看診,醫師發現他喉嚨化膿,合併結膜炎,沒想到,男童哥哥兩天後也來就診,同樣出現高燒不退還嘔吐,兩人因燒不退住院治療。小兒科主治醫師余秋霖指出,他們兄弟皆感染腺病毒,由於他們家中還有一位一歲多的小孩,出現感冒症狀,進一步篩檢也中標,所幸病狀較輕微,醫師提醒,一定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相互感染。

2023年12月04日 09:45

男女內褲怎麼挑?醫最推1材質 穿太緊恐害精液品質下降

男女內褲怎麼挑?醫最推1材質 穿太緊恐害精液品質下降

貼身衣物的挑選可不能隨便!醫師提到,內褲也可能會導致健康危機,男性和女性都要好好挑選,像是材質選擇建議「通風透氣」為主,女生常有的蕾絲或花邊內褲可以穿,但留意襠部要用棉質材料;至於男性要注意內褲別穿太緊,因為睪丸溫度每上升1度,精液品質就會受影響。

2023年12月04日 08:17

好多人咳嗽問「是不是黴漿菌」 醫:別求醫生開抗生素

好多人咳嗽問「是不是黴漿菌」 醫:別求醫生開抗生素

中國大陸發生多重呼吸道疾病疫情,又以兒童黴漿菌最受關注。對此,小兒科醫師王韋力表示,這幾天門診有一半以上的咳嗽病人,都主動問「我們家這個是不是黴漿菌感染?」

2023年12月04日 07:12

躺下、彎腰就暈眩 60歲男憂中風 醫徒手一招竟不藥而癒

躺下、彎腰就暈眩 60歲男憂中風 醫徒手一招竟不藥而癒

一位年約60歲的男性患者平常就經常頭暈,近期不但發作頻繁,甚至還引起嘔吐、噁心等症狀。老翁擔心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做過各種身體檢查卻都沒有大礙,直到看了神經內科後才發現原來是「耳石位移」,奇妙的是,醫生僅用一招就讓症狀完全消失了。

2023年12月03日 23:53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以停經前女性增加最快,台灣研究發現,化學物質PFCs血中濃度與小於50歲罹患乳癌呈正相關;PFCs日常生活常見,衣物、食品包裝塗層,甚至是不沾鍋塗層脫落釋出物都有其蹤跡。

2023年12月03日 22:22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一進入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也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透露,近期因感冒、流鼻水而求診的患者天天大排長龍,並分享「照顧呼吸道」3招,包括適當穿衣及保暖,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此外,他也提到,即使開窗真的很冷,也要保持通風及室內溼度適中,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2023年12月03日 22:08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台灣人多愛喝含糖飲料?從開得比便利商店還要密集的手搖飲店,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品項就知道。營養師張珮蓁指出,含糖飲料很傷身,容易引起脂肪肝、痛風、皮膚變差易長皺紋、記憶力減退,以及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此外,果糖還會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讓你越喝越餓、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容易因此吃過量而發胖。

2023年12月03日 21:21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痔瘡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其好發年齡為40~55歲左右。北部一名媽媽在替5歲兒子洗澡時,意外摸到肛門爆出一顆「詭異肉球」當場嚇壞,先是到小兒科求診,但醫師也無法確定病因,輾轉找上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經檢查確診為痔瘡,當下也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

2023年12月03日 20:14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您的膽固醇過高嗎?其實,膽固醇太高不是病,幾乎讓人感覺不到特別的症狀,但卻是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想要避免血管硬化、老化太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管好你的膽固醇」!

2023年12月03日 19: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