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飲料恐增癌症死亡風險!每天喝1份「罹癌機率增32%」

圖、文/常春月刊

含糖飲不僅是現代人肥胖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它竟然和癌症死亡也有很大的相關性!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經常食用含糖飲料恐增加大腸直腸癌和腎癌死亡風險,而且即使愛喝含糖飲的人身形不胖,癌症死亡風險也一樣大增,研究刊登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物與預防雜誌》。

人造甜味劑是胰臟癌的危險因子

曾有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中含有玉米糖漿等人造甜味劑,是引起胰臟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美國CDC分析自1982年至2016年,共934,777名健康男、女性的各種數據,包括攝取多少含糖飲料和人工甜味飲料的訊息,統計到2016年,研究對象中有135,093人死於癌症。分析顯示,攝取含糖飲料與大腸直腸癌和腎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且在調整過BMI(身體質量指數)後仍然存在。

研究分析發現,和每天飲用超過2杯含糖飲有關的癌症,主要是和肥胖相關的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和腎臟癌,研究也發現,人造甜味劑也和胰腺癌的風險上升有關,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之間的關聯。

含糖飲與多種癌症有關

其實,過去醫界就發現,比起單純的蔗糖,含糖飲的人工甜味劑更容易誘發大腸息肉、腸癌,尤其是青春期的13到18歲的成長和發展重要時期,每天喝1份240c.c.的含糖飲料,50歲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會增加32%!

除了腸癌,含糖飲還會影響其他癌症風險。愛喝含糖飲的女性,要小心含糖飲也會增加停經前罹患乳癌的風險。而且玉米甜漿等人工甜味劑會促使三酸甘油酯快速上升,恐會增加脂肪肝的風險。不只台灣,目前許多已開發國家都發現,脂肪肝已經成為肝癌新的危險病因,含糖飲真的還是少喝為妙!

延伸閱讀

泡奶茶要先加「牛奶or紅茶」? 專家揭「正確順序」...必加1物藏健康陷阱

愛喝奶茶小心喝進的全是油! 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便秘吃益生菌沒用?醫揭1觀念錯了 做到4件事拉超順

便秘吃益生菌沒用?醫揭1觀念錯了 做到4件事拉超順

許多人一肚子大便,想著盡快解決的方式就是吃青菜或益生菌,但吞下肚卻不見有改善的跡象,原因是你吃錯了!外科醫師江坤俊說,益生菌主要是幫助改善腸胃道菌叢,但並不是一吃下肚就會馬上改變,一般需要幾周的時間,因此當下處於便秘狀態,臨時抱佛腳吃好幾包也是沒用的。醫師強調,想改善,平常就有4個元素要做到,排便也就不會成為難事。

2023年03月27日 20:26

醫大推4種奶「最佳飲用時間」!燕麥奶是澱粉 喝對還能增肌

醫大推4種奶「最佳飲用時間」!燕麥奶是澱粉 喝對還能增肌

每次到咖啡廳點拿鐵時,看到可以換成燕麥奶、豆漿或杏仁奶,讓你陷入選擇障礙嗎?近年來吹起一股植物奶風潮,事實上喝這些奶製品,有「最適合的時間」。天菜減重醫師蕭捷健直言,燕麥奶是精緻澱粉、杏仁奶就是油脂,無糖豆漿蛋白質與纖維含量最高,牛奶則熱量最高,針對這4種常見奶飲品,他一一分析其特色與最佳飲用時機。

2023年03月27日 19:32

下肢水腫「可能是1症候群」!嚴重恐肺栓塞 左腳痛小心了

下肢水腫「可能是1症候群」!嚴重恐肺栓塞 左腳痛小心了

「打麻將久坐,一覺醒來竟覺得下肢腫脹不適。」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找上身喔!人體的靜脈與動脈相比,管壁彈性較差、管腔壓力較小,易受到外力壓迫而影響血液回流,造成水腫、酸脹等症狀,而當髂靜脈受到壓迫時,即為髂靜脈壓迫症後群(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LVC),嚴重起來甚至會引發肺栓塞、靜脈高壓等疾病。

2023年03月27日 18:28

還沒打的快來!北市釋出8款疫苗、4萬名額 3/28起開放預約

還沒打的快來!北市釋出8款疫苗、4萬名額 3/28起開放預約

新冠疫情步入尾聲,指揮中心自3/6至4/30實施「疫苗+1」全民新冠疫苗接種活動,提升群體免疫保護力。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新冠疫苗接種預約平台第57期將自3/28(二)至3/31(五)上午9時至晚間9時開放預約,接種日期為4/3至4/9。本次提供逾4萬個名額,其中莫德納次世代雙價BA.4/5提供2萬6000個名額。

2023年03月27日 18:10

喝「紙杯裝熱咖啡」恐變胖! 日本醫點2關鍵:沒比較安全

喝「紙杯裝熱咖啡」恐變胖! 日本醫點2關鍵:沒比較安全

我們每天必用的日常用品中也潛藏「致胖因子」的風險。比方說你在可以外帶的咖啡店或超商買了杯熱咖啡。這個無意識的舉動,會讓你暴露在把致胖因子攝取至體內的風險中。如果不在店裡享用,通常店家會用紙杯裝熱咖啡,讓你外帶回家。

2023年03月27日 17:33

18歲女髖關節不適以為生長痛! 竟是「巨大細胞瘤」佔滿股骨

18歲女髖關節不適以為生長痛! 竟是「巨大細胞瘤」佔滿股骨

18歲的許小姐右邊髖關節不時產生疼痛感,原本以為是生長痛,後來痛到走不動也睡不著,終於到醫院求診,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其右邊股骨近關節處有50X35毫米的巨大細胞瘤,嚴重侵犯骨頭結構,甚至已經大到超過股骨頸的三分之二以上,所幸發現得早,經過輔助冷凍治療後已恢復正常生活,定期回診追蹤也皆無異狀。

2023年03月27日 17:07

蘿莉塔男友「殺價外遇賠償金」!她點出1最大問題:別勉強

蘿莉塔男友「殺價外遇賠償金」!她點出1最大問題:別勉強

蘿莉塔年初接受男友戴偉智求婚,並在情人節驚喜證實懷孕一事,但令人訝異的是,她最近坦言尚未登記結婚,因在婚前協議加了一條「外遇方須賠償300萬」的條款,豈料未婚夫居然殺價,問她能否賠200萬就好,此舉讓她傻眼又生氣。對此,兩性作家艾姬在粉專直言,該條款看出雙方信任值有問題,認為雙方若不適合,就別勉強踏入婚姻。

2023年03月27日 15:56

遊戲場不合格!北市親子餐廳「大樹先生的家、Rich Daddy」遭停用

遊戲場不合格!北市親子餐廳「大樹先生的家、Rich Daddy」遭停用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12年上半年10家親子餐廳稽查結果,共有2家不合格,分別為位於大安區的「大樹先生的家」和金山北路的「富爸爸餐飲會所 (Rich Daddy cafe & kids)」,因無法檢具附設兒童遊戲設施安全檢驗報告,已依消保法第36條命其暫停使用,若未依規定停用,最高可處150萬元罰款,並按次處罰。

2023年03月27日 15:10

今增50例本土「創新制上路新低」 周三討論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數

今增50例本土「創新制上路新低」 周三討論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新增50例本土病例、0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另增2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日本土個案為3/20輕症免隔離措施以來新低,今日也是舊制補通報最後一天,通報件數歸零。由於專責病房空床數高達7成,周三也將討論調降開設上限至2~3%。

2023年03月27日 14:01

劉宏恩/再生醫療法草案忽視病患風險造成醫院利益衝突 不應倉促通過

劉宏恩/再生醫療法草案忽視病患風險造成醫院利益衝突 不應倉促通過

《再生醫療法》草案本周正在立法院審議當中,衛福部及執政黨立委並希望能儘速予以通過。但是,相關法案不僅是產業或產值問題,而是直接涉及民眾權益與安全,以及醫政、藥政管理二者的分野,所以在立法院以及醫藥界已經爭議多年。

2023年03月27日 13: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