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水果」不甜卻容易胖! 小番茄、檸檬上榜

 

圖、文/常春月刊

 

不能吃太多零食,就改吃有高纖和豐富維生素的水果?專家常叫大家常吃蔬果,雖然和零食相比,水果營養性相對好很多,但可不要以為水果能無限量食用,因為裡面隱藏著高糖的危機。

 

吃起來不甜 過量仍易發胖

 

以下是幾種吃起來不甜,容易被大家誤以為熱量很低,因此容易吃過量的水果排行榜:

1、檸檬:酸溜溜的檸檬大家都以為不甜,熱量就很低,當然,一顆檸檬的熱量是不高,約32卡左右,可是大家喝起認為有助減肥的檸檬汁時往往不設防,一大杯檸檬汁可能要2~3顆檸檬,拿起檸檬汁當烹調調味時也毫不手軟,熱量就可能超量。

2、芭樂:土芭樂甜度低,大家都以為熱量也很低,但現在市場賣的泰國芭樂或珍珠牛奶芭樂,一顆就有300、400克,熱量就有150卡左右。

 

3、小番茄:因為小小的很順口,很多人一吃就20、30顆,熱量有120卡到180卡。

 

4、葡萄柚:每個葡萄柚熱量約70到80卡。

 

 

水果這樣吃 營養健康滿分

 

怎麼吃水果,才不會過量?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雖然營養專家常說「每份水果60卡,約拳頭大小」,但份量還是不好計算,建議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塊,置入飯碗約8分滿做為1份,這樣就不易過量。

此外,水果盡量可以連皮一起吃,像蘋果就可以用菜瓜布把外皮的蠟和髒污刷掉,帶皮吃可吃進果皮的營養並增加纖維量,還能改善便秘。

而家人合吃水果,例如香蕉一份是半根、金鍠芒果是1/3至1/2顆、釋迦是半顆,就不怕吃過量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榴槤、芒果、香蕉、釋迦、桂圓、荔枝、柿子、甘蔗含糖量高,蜜棗、葡萄乾含糖量更高達70~ 80%,都只能少量食用。

延伸閱讀:
·草莓不是最毒!「台灣水果農藥殘留排行」出爐 剝皮水果要先洗再吃
·「7種水果」不宜在飯前食用!番茄、香蕉都中 專家:恐引發頭暈目眩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關注,不過有專家示警,台灣要注意的是登革熱疫情,因為豪雨風災如果台南、高雄沒有做好防疫,9月可能會出現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今(19)日坦言,登革熱與屈公病的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加上近期連續颱風與暴雨,本土疫情風險相對高。

2025年08月19日 17:46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過量飲酒讓健康亮起紅燈,家庭、工作也受到影響,針對酒後駕駛的罰則也越來越重,為自己更為了家人朋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協助您改善飲酒習慣,與轄內7家指定戒治機構醫院合作,提供酒癮戒治服務。

2025年08月19日 17:29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不幸復發,可能僅剩半年壽命。而健保署在今年8月1日起,正式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符合提件病友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5年時每年將有約200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

2025年08月19日 17:09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52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發現月經週期忽早忽晚,甚至曾經三個月沒來,最近又突然出血。她常在夜裡被「熱醒」,衣服全是汗,白天又因為失眠顯得焦躁、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林女士一度以為是自己壓力太大,經朋友建議前往中醫就診,期盼透過中藥調理能改善症狀。

2025年08月19日 16:59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團隊歷經半年的艱難挑戰,順利為來自柬埔寨的阿莎完成長於耳部罕見的先天大型血管瘤治療,不僅摘除腫瘤,並重建已消失十年的耳朵,給孩子一個正常的面容。國際醫療中心在今天為阿莎準備返國前的慶生會,送上孩子喜歡的禮物與衷心祝福即將展開的美好未來。學會中文的阿莎說,「感恩醫師與護士們,我會好好長大,幫助別人」。

2025年08月19日 16:58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啟業25周年,日前舉辦院慶活動,除了切蛋糕慶生外,更結合大愛共善園遊會,共有8個義賣攤位在醫院大廳募心募愛,在歡慶院慶同時,持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2025年08月19日 16:48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瑞典一名男子成為全球首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治癒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這項突破性醫療成就令他得以擺脫長達37年的胰島素依賴,恢復正常飲食。

2025年08月19日 16:09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此外,還確認一起類鼻疽死亡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病史,發病時間為風災前,期間兩度就醫沒改善,再到急診已經雙側肺炎收治加護,發病3周後因為併發敗血性休克死亡。雖然與風災無關,但懷疑可能是塵土飛揚吸入感染致病。

2025年08月19日 15: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