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人」最容易得糖尿病!專家示警6前兆 脖子黑黑小心了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圖、文/常春月刊

台灣人糖尿病前期比你想像的還多非常多!在台灣18歲以上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100-125mg/dL(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而糖尿病前期其實是可以逆轉的!

糖尿病前期6症狀 多數表現不明顯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糖尿病前期為空腹血糖值 100~125mg/dL、糖化血色素HbA1c 5.7~6.4% (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況)、口服葡萄耐受試驗 140~199mg/dL。

此外,也容易出現疲勞、容易飢餓、口渴、頻尿、視線模糊,以及黑棘皮症。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是黑色素沈澱引起的皮膚異常,其中又以皮膚皺摺處最常發生,像是頸部、腋下與大腿內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的人症表現不夠明顯,因此建議抽血診斷。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8大危險因素 肥胖是大魔王

程涵宇列出糖尿病8大危險因素:

1、最強危險因素-肥胖
直接導致胰島素代謝異常!過重、肥胖、體脂高,直接就是罹患糖尿病風險大增大魔王。

2、久坐不動-慢性發炎
更容易有肥胖問題,造成身體慢性的發炎狀態,胰島素敏感性也變差。

3、高油、高醣飲食-促進身體發炎反應
升高血糖血脂,造成身體大發炎狀態擾亂代謝。

4、含糖飲料-增加糖尿病風險
含糖飲料與糖尿病發展有關,同時還可能吃進更多熱量,導致肥胖造成糖尿病。

5、腸道菌失調-代謝紊亂
腸道菌調節免疫系統和身體發炎狀況,維持人體正常代謝!當菌叢失調腸道屏障改變會導致代謝混亂。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6、父或母有糖尿病,小孩得糖尿病機率40%
糖尿病與遺傳易感性有關係,但非常多的研究證據發現,可以透過健康飲食、正常體重、運動來改善。

7、妊娠糖尿病史
懷孕時曾有妊娠糖尿病,在產後5~10年內會有40~60%的機率發展成糖尿病。

8、多囊卵巢綜合徵史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生殖內分泌性疾病。約有40%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人在診斷的同時就合併有肥胖問題,發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若要逆轉前期糖尿病,程涵宇建議,這樣做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1、 減重幫助恢復正常代謝
直接逆轉初期糖尿病同時有助於血糖控制,甚至是已經是糖尿病的人(過去 6 年內被診斷患有 2 型糖尿病),原先是過重/肥胖,透過減重就可以讓HbA1c<6.5%。

2、每天運動30分鐘減脂、抗發炎
改善血糖及胰島素敏感性。

3、足夠膳食纖維控糖改善腸道菌平衡
15g~35g膳食纖維,降低空腹血糖、HbA1c、血脂、體重和身體發炎反應。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晚年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元凶」
·防糖尿病、控血糖!研究認證「10種食物」跟著吃就對了 早餐要吃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留言版